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課程建設 >> 形勢與政策 >> 專家論壇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沈浩時事報告廳報告——我在小崗村當書記

2010年10月12日 11:17 佚名 點擊:[]

編者按:11月6日晨,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傳來噩耗,小崗村村支書沈浩意外去世。驚聞這個消息,編輯部上下都很震驚。去年11月17日,本刊“時事報告廳”曾把沈浩書記請到中國農業大學,為現場400多名大學生講述了他在小崗村的故事。報告會上,沈浩書記談到小崗村未來發展的目標時說:“到2012年,小崗村人均收入要突破1萬元,可用財力要達到1000萬,我們的農工業總產值要達到10個億?!边@個目標尚未實現,沈浩書記卻突然過世了。

報載,小崗村村民對沈浩的突然離世都十分悲痛和惋惜,大包干帶頭人關友江說:“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干部、貼心人,他的心里一直裝著我們小崗,他是為我們小崗村的發展累死的,他真是當代焦裕祿!”去年的報告會上,我們感受最多也是沈浩書記對小崗村的責任和深情——他當天上午到的北京,下午在農大做完報告,當晚便又風塵仆仆地趕回了小崗村。同樣,當天報告會上,沈浩書記談及自己在小崗村當書記5年工作的點點滴滴,語言樸實無華,在場的同學們卻聽得淚光盈盈。我們在此再將沈浩書記當天的報告全文登發出來,以紀念這位“新小崗村”曾經的領路人。

我是安徽省的第二批選派干部,2004年2月從安徽省財政廳被選派到小崗村任黨支部書記,在小崗村工作已經有5年了。第二批選派干部任期在2007年快結束時,小崗村的村民又摁下了手印找到財政廳,找到省委組織部,要求我留下來。后來,在6000名選派干部當中,我是唯一的一個留下來的,作為第三批選派干部連任至今。

下面我介紹一下小崗村。小崗村是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的一個行政村,鳳陽縣大家都知道,這里出過朱元璋皇帝。小崗村地處淮河的南岸,它離最近的縣城也有將近40公里,很偏僻,是幾個縣交界的地方。當年摁手印的時候小崗村還是一個小生產隊,只有20戶人家,其中還有2戶是單身漢。后來到了1993年,因為小崗村有名氣了,就和另外一個生產隊合并成一個行政村。到今年年初還是一個不足500人,有1800畝耕地的小行政村。今年3月,小崗村又進行了調整,這也是農村改革的一部分,把小崗村和另外兩個行政村合并了。合并后的小崗村是一個有850戶,將近4000人,有1000畝耕地的大行政村。發展的空間大了,任務也更艱巨了。

“大包干”讓小崗村一年跨過“溫飽線”,但為何20年沒過“富裕坎”?

小崗村在30年前是一個什么狀況?家家以要飯為生!就是現在的村委會副主任,當年大包干的帶頭人之一,也曾經和老婆孩子一起去要過飯,他說,那時候要到了干糧,回來才能吃一頓熱乎的,要不到,連過年都沒飯吃。吃糧要靠返銷,花錢要靠貸款,生產要靠救濟,生活非常困難,家家戶戶都出門要飯,還發生過餓死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餓死也是死,不如拼一下,大家就合計,把田分了,把地種好才能夠有飯吃,結果他們就把地分了。到了1979年的春天,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了一次大豐收。有人就提出來,能不能讓我們多干幾年?當時的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說了這么一句話:“老百姓有飯吃,能增產,就是最大的政治。”結果下面也就沒什么雜音了,這樣就干起來了。當年不但給國家還了過去的貸款,而且還交了公糧,自己還吃不了。1979年年底,小崗村就過了一個很肥的春節,沒有一戶要飯的,敲鑼打鼓,唱歌歡慶,這叫“一年越過了溫飽線”。

但是,隨之而后的20多年里小崗村又停步了??赡芡瑢W們會問,小崗村是中國改革第一村,因為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農村改革就是從小崗村開始的。這么一個村應該讓它帶頭富起來?。恳膊蝗?。我舉個例子,很多學生在讀高一時成績很好,到高二也不錯,到高三考大學時就沒有考好。小崗村摁了手印,做了一個舉動,被定義為改革第一村,應該是比較富,我原來也這樣想。雖然我是安徽人,又在省財政廳工作,但是我以前沒有去過小崗村,我去了以后的感覺跟大家一樣——這個村怎么能是這樣呢?后來我在那兒工作了以后,我覺得小崗村不富裕有它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地處偏遠,雖靠近淮河但十年九旱,又是一個典型的分水嶺地貌,生產基礎條件非常差。一家人有20畝或者是多一點的土地分散在30個地塊、40個甚至是50個地塊,并且地塊的形狀和土質還不一樣。小崗村村民就是在這種客觀原因下依靠種地生存,而且還是用簡單、粗放的種植方式,怎么能夠富裕?很困難。第二個就是農民的綜合素質主要是文化水平還非常低,小崗人摁手印時,就兩三個人是小學文化,只有一個人是文化水平最高的,是初中文化。到了第二代人,能吃飽就感覺是達到了最大的理想,也有點小錢花了,對于上學還是不夠重視。第二代人真正讀大學的還是很少的。這樣對信息的接受能力肯定很弱,市場開發能力就不要談了。第二代人中也有想創業、想致富的,知道種地不行了,想搞一點別的,但資本從哪里來?沒有原始資本,經濟基礎薄弱。貸款的話,在農村貸款是很困難的。第三個原因就是主觀上的,當時摁手印的時候是冒著生死的危險,“如不成干部殺頭、坐牢也安心”,這句話實際上是有托孤的氣氛在里面?,F在他的愿望滿足了,能吃飽飯了,用一句話說就是“小富即安”??赡墙惺裁锤??根本不叫富。還有就是,小崗村出名后,又跟一定的利益結合在一起了,村里可能就會因此鬧一些糾紛,不團結,影響了村里的發展。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缺少一個好班子。在我們國家,小到家庭,大到國家,我們都認為一個好的領導班子、領頭人非常重要。但是小崗村多少年來沒有這么一個班子。種種原因致使小崗村在20多年里發展很慢。

沈浩初到小崗村,六問小崗村,并組織村民進行思想大討論——我們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想不想好?想好的話怎么加快發展?

我2004年到小崗村,給我的感覺是,這里還不如人家一般的村子富裕,這種狀況實在不行。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調查研究。在我之前有很多的工作班子到那里去,都是干半年就干不下去了。老百姓對我們是懷疑的:我們小崗村人都搞不好小崗村,你們怎么可能搞好?村民們對小崗村的前景是迷茫的,沒什么信心。我了解了情況以后首先開展了一次思想大討論,首先從轉變觀念入手。我出了幾個題目:小崗村是怎么出名的?出名以后人家是怎么看小崗村的?社會上的評價對我們有沒有幫助?我們后來又落后了,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想不想好?想好的話怎么加快發展的步伐?一系列的問題,從村干部會議到黨員會議一直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大會,我們都在討論這些問題。我帶隊參觀學習,到華西村、到大寨、到紅旗渠,回來的路上我在河南登封招待所開座談會,讓我們的黨員代表、村干部分析,看看人家再看看我們自己,差距在哪里,下一步應該怎么做。大家都說,很慚愧,我們雖然有名,是窮出名了,人家那個出名是真地干出來的。他們當時感覺到,回去一定要團結,要好好地做。這個討論、學習就產生了很大的效應。

回村以后我又做了一件實事,為了樹立在村民當中的威信,我決定把村里的路修一修,當時小崗村的瀝青路大概只有一公里,其他的都是土路,很破舊。我爭取到了50萬元的資金,當時規定是要工程招標的,開始也招標了,結果最多的要76萬才包這個工程,少的也是60多萬。而且,我是財政廳下來的,我知道這幾年國家的支農支出是增加了,但真正讓老百姓受益的還不多,資金跑冒滴漏的現象還是有的。當時有個別的村干部提出來要承包這個工程,我堅決反對。我沒有招標,提出來組織老百姓自己干。我們制訂了資金分配機制,租來了機械,讓老百姓都參與進來。我親自帶著隊伍干了三天,制訂了質量和進度標準,比如,一天一個班組能修70米,修70米之內,我給你7塊錢1米,你修到70米以上,我就給你9塊錢1米。之后我就是不去,這個路的質量也有保證了。大家都說這個路是我們祖祖輩輩要走的,大家一定要保證質量。有一天晚上,人都走了,機械也弄走了,但有一包水泥沒有用掉,撒落在路面上,當時只剩下幾個村干部,我就帶頭用手捧,給弄干凈了。這事傳出去后,大家都說,這個書記是來為我們辦實事的,雖然人家是從省里來的。最后,大家比我還積極,機械也都會用了,結果我們保質保量地修了路,才花了23萬塊錢。路修好以后,我們就開了一個全村表彰會和總結會,因為20多年來沒有這樣集體干活了,這樣一干,增加了大家的團結意識、互助意識,凝聚了力量。另外,干自家的活還可以拿到工資,又學到了勞動技能,大家都很感謝我,這一下我在小崗村的威信就樹立起來了。

通過引進人才,規模生產,發展現代農業,大力開發旅游業,如今,小崗村的人均收入從2004年的2300元增加到6000元。但沈浩認為,小崗村最大的變化是思想觀念的變化。

后來我們根據小崗村的現狀提出了“三步走”振興小崗村,那就是發展現代農業,開發旅游業,招商引資辦工業。

現代農業怎么發展?土地就是這樣的土地,人還是這樣的人,觀念是有些轉變了,老百姓也想種先進的東西,但不知道種什么,種什么不知道怎么管理,管理好了又不知道到哪里去賣,這都是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就想通過引進大學生,引進先進技術來帶動村民。我們引進安徽科技學院的大學生來種雙孢菇,當時有五六個同學到小崗村來考察,到現在真正留下來的只有一個女學生,叫苗娟,她現在已經是鳳陽縣的團支部書記了。2007年,又來了十幾名大學生,包括南京農業大學的,襄樊的、河北的都過來了,還有更多的農民加入進來,搞了一個創業基地。大學生不光是帶來了技術,最主要的是給我們帶來了一種觀念,實際上也是一種精神,感染了我們的村民。村民們會想:人家一個女孩子家,一個小男孩到了這個地方,這么艱苦,能做這些事情,我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什么不能做?一下子就把小崗村一潭死水攪活了。

大學生不光是帶來了先進技術,而且以大學生為主體還成立了合作社。去年生產雙孢菇還是單搞單干,比如收購稻草,他家是收5分錢1斤,我為了搶稻草,我就給6分錢1斤,這樣搞,生產成本老是控制不住。今年,大學生成立了合作社,統一用工,統一購原料,統一銷售,成本大大地降低了,這就是大學生起的作用。另外聽說大學生到小崗村創業,有一家安徽的工廠一下子贊助了300萬元資金,在小崗村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地服務中心。我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農村才渴望人才了,太需要大學生了。

現在講一下開發旅游業,我們蓋了一個大包干紀念館,依托這個我們開展了紅色旅游,另外大學生創業基地、葡萄示范園也都是值得參觀的地方。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小崗村應該是處處是看點,點點是風景,現在正在做4A級的旅游區。我們的“農家樂”紅紅火火。胡錦濤總書記在我們一個大包干創始人家里座談吃飯后,現在這家的“農家樂”排隊都坐不上,一天都是七八桌十幾桌的飯,旅游業潛力非常大??倳浺暡旌?,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有三萬多人走進小崗村,跟農民搞互動,吃住在農家,所以旅游業正在紅紅火火地發展起來。

還有就是招商引資辦工業,這是小崗村人的夢想,也是一個發展規律,每一個地方都是無工不富。我們利用小崗村這塊金字招牌招商引資辦工業,現在工業剛起步,我們有了小崗面粉廠、小崗鋼構廠,還有小崗村人在外面打拼了多年回來辦的公司。小崗村在外面打工的人紛紛地回來創業,叫作“鳳還巢”,這個非常好。

我們小崗村的生產這幾年有了很好的發展,我也是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另外,我特別注重從每一個環節中提高村民的素質。為什么我們要積極地推廣“農家樂”旅游?主要是家里來客人了,衛生環境就要搞好,原來兩口子吵架、罵人,客人來了就會不好意思再吵了。包括我們村的文化生活,我們成立了婦女協會、老年協會,一方面是豐富他們的生活,最主要的還是提升素質。

通過方方面面的事情,我在這幾年里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要不然老百姓也不會摁手印把我留下來。最讓我感動的一幕就是今年的大年三十,我要回家過年,早晨起床一開門,有一個婦女站在我門口,她說老奶奶要請我吃飯,她說的老奶奶已經80多歲了。老奶奶請她的孫媳婦在家里做了很豐盛的飯,她說,我請你吃飯你不要害怕,我不找你要錢也不找你麻煩,只覺得你在這里干得太不容易了,你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大的變化,我請你吃頓年飯表達一下我80多歲的老人對你的心意。當時我聽了之后很感動,端起了酒杯我就喝了一滿杯。結果村里的老百姓都來了,有的拿來臘肉,有的拿來雞蛋、蘋果,讓我帶回家,這種情形下,我有再多的苦也蕩然無存了。我說這些的意思就是,你只要真心地對待農民,為他們去辦事情,他們就會接納你。

這幾年通過黨的好政策,通過社會各界的幫助,通過小崗村人的努力,小崗村有了很大的變化。村民的收入這幾年是一年一個臺階。2004年的時候人均年收入才2300多塊錢,到現在人均已達到6000塊錢,我們安徽省平均是3400塊錢的水平。我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農民家里的電器跟城里人是一樣的,手機是人手一個,有的家里還買了小轎車。

小崗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它太農村了,它是廣大農村的縮影,它所發生的每一點進步確實也不易。當然,國家近幾年在財政上有很大的支持,那都是基礎建設投入,基礎設施現在也基本完善了,有一家醫院,有一所設施完善的小學,接下來還要設鄉鎮的銀行,還有農貿市場,等等。最大的變化,我可以驕傲地給同學們報告的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小崗村這幾年最大的變化是思想觀念的變化,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小崗村人現在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并且積極地投身和參與,與我剛開始去的時候相比,思想觀念的變化太大了,現在說話都是談發展,談怎么賺錢,講和諧,講團結。還有就是我們的村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增強了,這也是加快發展的最根本原因。包括村里的三個大學生村官,也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借著胡錦濤總書記走訪小崗村的機遇,小崗村描繪出新的發展藍圖。

今年9月30日,沒有想到胡錦濤總書記能夠走進小崗村。1998年,江澤民總書記走進了小崗村,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胡總書記又走進了小崗村,可見黨中央和全社會對我們小崗村是多么地厚愛。這對于小崗村來說更是一種發展的最好最大的機遇?,F在,小崗村人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倳浺步o我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把生產能夠搞得更好一些,農民的文化生活搞得更豐富一些,村莊搞得更整潔一些,也祝愿我們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結合總書記的講話,我們又對小崗村進行了重新定位。第一,小崗村要成為現代農業的示范村,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多的企業家走進小崗村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致富。第二個就是小崗村要成為城鄉一體化的新農村,我們是一個普通的農村,現在在做這方面的創新和實驗。第三個,小崗村要成為致富創新的實驗村。小崗村改革在先,成為了典范,應該繼續弘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在制度方面要創新,繼續創新,這也是上級部門對我們的要求和信任。

最后就是建設全面小康的新農村。根據發展的形勢,結合小崗村的實際,也是實實在在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給小崗村定了一個保守的目標:到2012年,小崗村人均收入要突破1萬元,可用財力要達到1000萬,我們的農工業總產值要達到10個億。我相信有黨的好政策,各級政府的關懷,社會各界的幫助和關注,小崗人堅持繼續弘揚“大包干”的創新精神,這個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小崗村應該有一個好的發展,因為小崗村不僅僅是小崗村人的小崗村,也不僅僅是安徽的,它是中國的乃至是世界的。因為有很多的國外媒體,包括國外想了解中國農村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崗村。

“大學生到農村,你要融合農民,但你不能被農民融合掉,你要當農民,你還要‘跳出’農民”。

同學們肯定會問,你在那個地方工作難不難?我是省財政廳的,我到農村去,別的不說,上廁所都遇到困難,你說難不難?我那么好的工作,我年齡也不小了,我在小崗村工作不止一次地流淚,你說難不難?這個村太有名了,別的村做一些事情可能很正常,小崗村一做就會引起很大的關注。小崗村人搞分田單干是敢為人先,實際上這里面再仔細地想一想,我有時也琢磨,分田單干實際上是一種不團結的表現形式,它要是團結就不會分了;但是它也透著一種團結,你要說它不團結又分不成,偷偷摸摸干的,有一戶舉報了就干不成了,這也說明小崗村內部的情況比較復雜。另外,小崗村中央關注、省里關注,縣里更直接地引導,再加上鎮的管理,從行政上是這么一攬子下來,還有社會、媒體等各方面的關注,新聞單位說這里是一個焦點,我就處在這個焦點上,你說難不難?但是我相信你只要真心為老百姓辦事,老百姓擁護你,你就可以大膽地往前走,當然你不能亂來,可以創新,但不能違法。

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將來你們中可能會有一些大學生村官,如果有這樣的經歷,對你人生意義的是很大的。但是到農村不光是一腔熱血,你面對的問題有很多,農民的素質需要我們去影響、提高。要融合他們,但是不能讓他們把我融合掉,我要當農民,還得要“跳出”農民做好引導的工作。我家里面也有90歲的老母親,我有一個女兒正在上高中,因為我長期不在家,女兒的學業也受到了影響。但是,今年9月30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小崗村,在和總書記握手的那一刻,我所有的辛酸都蕩然無存了,剩下的只有幸福感。這幾年讓我在小崗村當書記是組織對我的信任,因為小崗村不是一般的村,這是很不平凡的經歷,這幾年的磨煉對我的人生價值是一個提升,對我的人生也是一個極大的豐富。

最后,我有一個祝愿,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說的,農村是個廣闊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為?,F在的“三農”事業需要更多的人才來為它服務,為它創造,我真心地希望在座的學子有一大批人能為“三農”做出更多、更大、更好的貢獻,為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謝謝大家!

提問:沈書記您好,在聽您作報告的時候我非常感動,我知道您在那個環境下會遇到種種困難。您在小崗村克服困難的動力是什么?

沈浩:我不說大道理,在小崗村這幾年我的人生觀和我的思想覺悟都在改變和提高。舉一個例子,我原來在機關的時候也跟很多同事一樣想當個處長,當廳長,工資再增加一點。但是你到了農村之后跟農民打交道,發現他們的幸福感很強,70多歲了還在地里干活,咱們一個月的收入相當于他一年的收入,但他們覺得很幸福,這個給我的啟發也很大。

另外,從當官來說,有的鄉鎮書記也是大學生,干了一輩子最大的理想是回到縣里,能當個科技干部當個局長就不錯了,人家也是兢兢業業地在基層做工作。我是一個選派干部,我是從省里選派過去的,說白了,我本身也沒有什么后顧之憂。小崗村是不一樣的村,我能在那里,首先是組織對我的信任,另外還有小崗村人對我的期盼,大多數的老百姓都還是支持我,幫助我,關懷我的,我應該要好好干。

小崗村不僅僅是小崗村人的,它成了中國農村的窗口。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個國家干部,又是選派干部,本身有這種(帶頭建設好小崗村)責任和義務。我也考慮過、退縮過,但是我最終懷著積極地態度堅持到了現在。如果不是一種積極地態度,一種責任感的話,你說我圖什么?其實,明年的這個時候,第三批選派干部的任期就結束了,但總書記的到來對小崗村來說是最大的發展機遇。這個機遇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你要不重視起來肯定就會錯過。其實我也可以糊弄你(指小崗村),給你修修學校,打個井,修條路,你們也會說我好,不會有任何矛盾。但是我不能這樣做,我必須要抓住小崗村這個難得的機遇謀發展。能做多少算多少,我今天是上午到這里來的,晚上馬上坐車要趕回小崗村。我覺得做人要有一種責任感。

提問:沈書記您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合作社在小崗村的發展情況和一些成功的經驗,謝謝。

沈浩:講到合作社我一再強調的是,大家要吃飽穿暖,30年前一定要分田單干;要建設美麗富裕的家園,30年后一定要合作。中央電視臺的“我們”欄目走進小崗村時,我當時講我們現在一定要合作。農民還是一盤散沙的話,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那是很困難的,終究要依靠有組織的、農民自愿合作的形式,而且要靠村干部引導。小崗村有葡萄合作社、蔬菜合作社、雙孢菇合作社。比如雙孢菇合作社跟沒有建合作社時相比,經濟效益凸顯,成本大大降低,產量也增加了,另外市場的話語權更大了?,F在是多家收購商到小崗村來爭相收購,過去是他家賣1塊錢1斤,我為了賣出去我就賣9毛錢,這樣一來就降低了收入。說實話,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嘗到了甜頭不由自主地就會加入合作社。我們還想成立農民資金合作社,每家有一點錢合在一起就可以做事情,然后帶領大家致富。合作社的建立不僅僅是在經濟上有效益,更主要的是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誠信、互助,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容。我們從政策上對這個工作非常重視,積極引導,充分發揮合作社的作用。

現在最困難的是什么?缺乏這方面的人,也就是說合作社的領軍人。我不是貶低我們的農民,農民有樸實、勤勞、吃苦、大方等很優良的品格,也有自私、狹隘、嫉妒、相互不服氣等不好的東西。已經分了30年了都習慣了那種分的理念,單干的話,一塊有規模的土地要涉及到幾十戶人家,他種小麥,他種玉米,他種花生,七零八落的,就是種同一種東西,比如說水稻,種的品種也不一樣,打農藥的時候,隔壁的看到他打藥了明天也去打藥了,而且加大劑量?,F在就是這種狀況。我們要是合作呢?適度規模的地塊要是種小麥就統一種一個品種,管理上可以統一管理,比如要打農藥了,讓一個人牽頭,把這幾十戶統一起來,委托一個人來打藥,控制好劑量,然后賣的時候還能夠賣個好價錢。還可以統一收割,現在的小田塊,60塊錢一畝,人家收割機還不給你收。合在一起的話,首先勞動量降低了,第二是成本降低了,藥錢、種子錢、技術服務包括收割費等成本都降低了,產品質量和產量卻提高了,而且還可以賣個好價錢,所以一定要合作。搞新農村建設,生產要發展,首先要把農民組織起來,走合作的道路。

提問:沈書記您好,我來自農村,您在去小崗村之前是干財政方面的工作,您剛才也說過向農村撥款的時候,即使是招標,錢到了農民手中還是會減少一部分,假如您現在再回到財政廳,怎么減少涉農支出“跑冒滴漏”的現象?

沈浩:你的意思就是如何發揮好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得到更大的利益和實惠。假如我回財政廳,要讓我一下子改變現狀還是很困難的。但是,假如要我負責某一塊資金的話,我就會有一個創新和改革,要充分相信農民,讓農民得實惠。現在是什么狀況呢?有一些項目性資金,比如要修一條道路,按規定應該招標。招標的話,農民怎么去投標?而且還要有資質要求,于是,就出現縣里有些人打著公司的名義去投標,實際上還是個人在干。然后他用工如果用本地的工人還好,但是他不愿意用本地的工人,他中標了就想把這個利益最大化,就有可能偷工減料。本地人在本地干事,不太敢偷工減料,怕被人家發現,外面的人,你就管不了了。這些項目能不能給我們小崗村人干?有些事其實很簡單,挖一條溝我們農民不能挖嗎?挖一米你給他10塊錢就行了,他干了自己的活還能拿到錢,這多好。但是按照現行的制度,資質、發票等很多問題,農民都解決不了,達不到招標的要求。我向省財政廳長也反映了這個問題,我們廳長說,現在是你沈浩在當村書記你可以這么干,有的村,要是真把錢給他以后,你看那跑冒滴漏的,還不如招標。前一段《焦點訪談》就報道過,有一個地方工程干得亂七八糟,錢都落在了村干部的腰包里去了。所以說,這確實是新時期的新課題,因為國家的支農財政投入越來越多,所以我向總書記提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新時期建設農村發展農村需要人員素質的提高,特別是要進一步提高村一級干部的素質,要進一步加強村這一級組織的管理

上一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下一條:2009年中美外交布局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