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洋溢著青春與快樂的博文,用輕松的話語,概要介紹3天時間內參觀上海世博會的最佳路徑。它一經面世就在網上迅速傳播,被譽為“民間最牛觀博攻略”,連本屆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也贊不絕口。
這是一個看上去學生氣十足的小伙子,熱情開朗,上海世博會開幕當天恰好是他23歲的生日。因為這篇用3個晚上寫就的“觀博攻略”,他在網絡和現實世界里迅速走紅,為上百家媒體所關注,一時間成為“世博名人”。
這篇博文題為《世博會3日游攻略》,這個小伙子名叫倪文灝。
一篇攻略何以受到如此熱捧?有人說,不僅是因為上海世博會是當今最大的時尚,還在于這份指引更多人分享世博的攻略與世博會傳遞的“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相符,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東道主風貌。
一個年輕小伙為何如此迅速地走紅?有人說,不僅是因為他用開心、快樂的心態傳遞和放大了世博的美好,還在于這個曾經擔任特奧會、奧運會、世博會志愿者的年輕人,脈搏與時代同步躍動,展現了80后一代勤奮、熱情、奉獻、開放的優秀品質。
世博開幕之際,記者走近了80后“世博通”倪文灝,傾聽他結緣上海世博會的背后故事。
結緣世博
他堅信,“倪文灝如有一份幸運,世博將添一片異彩”。
2005年秋天,倪文灝進入上第二工業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就讀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學制3年。開學不久,輔導員把該專業兩個班的50多名學生召集在一起開會,問大家:“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專業?”其時,上海已申博成功近3年,迎接世博的氛圍日漸濃厚。不少學生回答說:“會展策劃是朝陽產業,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到來能為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钡捎诰妥x的是新興專業,很多學生對今后具體的就業方向并不明晰。倪文灝是這些學生中的一員,懷著懵懂的理想,度過了大學的前兩年。
2007年,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上海舉辦,倪文灝成為一名特奧會志愿者。首次參加志愿活動的他付出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在服務過程中收獲了極大的心理滿足。由于表現出色,活動結束后,他被評為特奧會盧灣區先進志愿者。這次經歷使他對參與志愿服務產生了感情,成為他從事更多志愿活動的開端。
大三下學期,倪文灝進入一家會展企業實習,他所中意的成為奧運會志愿者的機會同期而至。在工作機會和志愿服務之間,他反復權衡,選擇了后者?!叭9?8名志愿者,是從400個報名者中選拔產生的,每個人都是佼佼者,身在這個群體,我感到無比自豪?!彼f。奧運志愿者培訓安排在每周二和周四,放棄了工作機會的他還有空余時間,便又報名做了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的志愿者,除了周二和周四,每周的其余5天他都到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服務,全負荷運轉,連休息日都沒了。雖然身體很疲勞,但他精神狀態很好?!耙驗樽龅氖亲约合矚g的事情,所以不覺得累,很多人可能體會不到,做志愿者是會上癮的。”他說。
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是唯一常年免費開放的定點宣傳世博的場所,來到這里了解世博歷史、提前感受上海世博場館魅力的游客很多。日復一日地面對沙盤模型、圖片展板、多媒體信息等資料,倪文灝開始思考為解說詞加入一些新穎獨特的內容。他慢慢探索著不按既定的講解詞照本宣科,而是每次都力求有所側重,講出新意。比如,今天著重講美國館,明天就著重講英國館。在講解過程中,他還會根據現場情況將某一環節充分展開。比如,面對貴州觀眾,他就會講起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上“茅臺酒瓶碎,香飄惹人愛”的故事。面對來自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的游客,他就會講述一兩個當地與世博相關的小故事,引起游客的興趣。
隨著世博場館建設的持續推進,媒體上不斷有最新的世博報道。倪文灝認真收集各個媒體發布的世博信息,下班后還去世博官網瀏覽學習。日積月累,他儲備的世博知識越來越豐富,并變得立體起來,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世博通”。
因為在解說工作中表現出色,大三時還是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志愿者的倪文灝,在完成奧足賽志愿服務之后,正式成為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的工作人員。他的講解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多次擔當為軍區首長、地方市長、國外貴賓講解的重任。世博倒計時一周年之際,倪文灝從上千名講解員中脫穎而出,光榮獲評“十大金牌講解員”。
雖然成了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的工作人員,但在內心里,倪文灝還是愿意把自己當成一名志愿者。他認為,相對而言,志愿者更有責任感、使命感,不求回報,無私奉獻。他難以忘記為一位盲人小女孩講解的經歷:他把小女孩的雙手放在展品上,讓她通過觸摸用心去參觀。他還為盲人小女孩講述起海倫·凱勒的故事,過程中,他分明感受到小女孩的表情充滿了堅毅與希望。那時,他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坝腥藭f,工作人員每個月拿一樣的工資,做多做少都一樣。但是,每天為觀眾多介紹一些,看到他們期盼世博的眼神,我就會覺得這不是一件單調乏味的事情?!蹦呶臑f。
上海申博時,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中國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彼麆t堅信,“倪文灝如有一份幸運,世博將添一片異彩”。如今,世博的大幕已經拉開,他正懷著志愿服務的奉獻心態,為世博增光添彩。
志愿由心
他說:“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志愿者,也很慶幸生在這樣一個時代?!?/p>
之所以能夠如此投入地奉獻世博,在倪文灝看來,是因為他的志愿情結。
從2007年到2010年,特奧會、奧運會、世博會接連在中國舉辦,幾項重大國際性活動倪文灝都參與了。在他看來,這幾次志愿服務體驗有著不同之處:做特奧會志愿者來得最純粹,感情投入最多,或許是第一次做志愿者的緣故,印象最深刻;奧運會備受世人矚目,加之上海的奧運志愿者總數不多,投身其中感到很驕傲;世博會是中國與世界的又一次親密對話,持續時間長,對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的考驗更大。不過,不管參與哪項志愿活動,他覺得那種由衷參與、快樂開心的感受是相同的,正是這些參與志愿活動的經歷,構成了他近幾年快樂生活的底色。他說:“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志愿者,也很慶幸自己生在這樣一個時代?!?/p>
特奧會期間,倪文灝全程陪護一位名叫梅多姆的法國運動員。梅多姆34歲,來自巴黎,是籃球隊里的中鋒。他有讀寫障礙,平時說話不多,很相信倪文灝,視他為可信賴的朋友,就連拍照時,他都會按照倪文灝的要求擺造型。倪文灝也會為梅多姆取得的每一項成績而高興。當梅多姆在比賽中很好地貫徹了教練的意圖,或者梅多姆的照片出現在法國報紙上時,倪文灝都會笑得特別開心。倪文灝告訴記者:“有些人對特奧運動員有誤解,認為他們是累贅,那是大錯特錯。他們相當漂亮,也很有禮貌。雖然語言不通,但是笑容能融化一切,理解、包容、友誼無處不在?!?/p>
奧運會上海賽區的志愿者選拔非常嚴格,第一輪學校面試,第二輪體能測試,第三輪團市委面試,過得三關才能勝出。和倪文灝一起參加最后一輪面試的學生個個來歷不凡。面試官的最后一個問題是:“作為志愿者,你們覺得怎樣才能讓外賓記住中國?”倪文灝不假思索地舉了手,他的回答是“微笑”。在參加過特奧會志愿者服務后,這是他發自內心的體會。不久,他接到通知,成功入選奧運會志愿者。
在奧足賽場地,倪文灝的工作內容是在炎熱的天氣中查驗證件。這是進入安檢口之前的一關,也是危險系數較高的一關。倪文灝在過程中學會了堅守,在奉獻中收獲了快樂。奧運閉幕式時,全場觀眾向志愿者報以熱烈的掌聲,正在上海觀看電視直播的倪文灝不由心潮澎湃,感到自己仿佛置身北京鳥巢,也是接受掌聲的志愿者之一。
在一些人看來,大學生從事志愿服務,可能抱有奉獻、助人之外的目的:鍍一鍍金,讓簡歷更有競爭力一些;鍛煉個人能力,如提高英語聽說水平;混進場內觀看比賽或展覽;擴大人脈圈,結交異性朋友,等等。倪文灝認為,志愿由心而生,是一種無私的付出,不管初衷如何,每位志愿者都應該養成、秉持這樣的態度。
在志愿服務過程中,也會有很多委屈。因為參觀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是免費的,一個個旅游團紛至沓來。2009年4月的一天,倪文灝總共講了8場,每場40分鐘不打折扣。最后一場正講著,一個導游沖進展廳喊:“出發時間到了!”40多個觀眾轉瞬間消失了蹤影。在倪文灝心里,考試成績差、和導游吵架都不會傷心,可是觀眾的集體退場讓他情難自已,躲進廁所哭了一場,回家路上還是禁不住流淚。想到第二天要繼續在觀眾面前講解,倪文灝擦干了眼淚。他想,工作的本意是給別人帶去快樂,不能因為一點委屈影響了工作情緒,等到世博會圓滿結束時,曾經真心付出過的人必定無悔。
從今年3月開始,倪文灝進入世博園區,在城市未來館擔任接待服務組副組長。除了安排好不同批次志愿者的崗位銜接,他的工作就是站在特定地方,為游客提供咨詢服務。這或許有幾分枯燥,卻又是保障世博會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工作。帶著一顆志愿服務的心,倪文灝說,他已經作好了準備。
樂在分享
對愛好旅游、樂于分享的他來說,寫攻略是基本功,把實用信息告知他人是無比開心的事。
提起寫了簡明實用的“世博”攻略,倪文灝覺得這對自己來說并不困難,因為他熱衷于研究旅游路線、喜歡與大家分享心得的習慣由來已久。
一張張陳舊的火車票,記錄著倪文灝往日的行蹤:柳州、武昌、濟南……只要有空閑時間,酷愛旅游的他就一定會跑到外面的世界去。有時囊中羞澀,他便從父母那里“透支”。有時心血來潮,他頭一天作決定,第二天就去買火車票。當然,更多情況下,倪文灝還是會仔細籌劃,詳細了解目的地情況,進而確定旅游路線和日程。有一次,他準備去廬山,啟程前一個多月,就從網上找來大量資料,整理成一篇四五千字的“廬山游攻略”,交通方式、住宿安排、行走路線、門票價格、景點介紹、風味小吃等一應俱全。去廬山時,他的游覽完全參照攻略進行。有了周全準備,在此行中,他充分放松身心觀覽美景,享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習慣旅行的人,往往會對途中花費精打細算。對倪文灝來說,青年旅社是外出投宿的不二選擇。在這里,不僅能享受到低廉的價格,而且還會遇到世界各地的旅友,感受多元文化的融合。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媽媽入住青年旅社,進房間沒幾分鐘就要求退房:“這里沒有拖鞋怎么?。窟€擠了那么多人!”一位法國旅游者用蹩腳的漢語為她解釋什么是青年旅社——不提供一次性用品,提倡自助精神,經常男女混住,等等。倪文灝覺得這樣的場景很有意思,他總是用一種品味、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旅途中的人和事。
旅途中有許多發現、體驗,倪文灝很樂意與朋友們分享。他的博客里有很多文字和圖片,記錄著他的游玩歷程。“那么多的名山大川,那么多的民俗美食,即將出行的人可以得到參考,已經去游玩過的人可以回味過往體驗,我也可以在用文字與圖片對旅程進行回顧的過程中再過一把癮?!彼f。
除了分享旅游心得,倪文灝還會與大家分享和同學朋友的相處、工作中的挫折與快樂、成長中的曲折和收獲……這些內容,在他的博客里都有詳盡的記錄,對所有人公開。他經常把自己和朋友的照片貼到網上,單是在一個叫“又拍網”的網站上傳的照片就有6700多張。他還擁有新浪微博、網易相冊、校內網空間,等等,事無巨細,悉數呈現。在分享中,倪文灝的“生活觸角”變得更加敏感,也捕捉到了更多的樂趣。
寫《世博會3日游攻略》之前,倪文灝只在2008年進過世博園區,那時整個園區還是個大工地,很多場館連影子都沒有。憑著勤奮和用心,倪文灝通過各種手段積累了大量世博資料,從2010年1月11日開始,連續寫了3個晚上,完成了這份8000字的私人世博導覽手冊。對愛好旅游的他來說,寫攻略是基本功,把實用信息告知別人是無比開心的事。何況,在他看來,世博園是一座濃縮了各國經濟、科技、文化精華的大旅游區,景點多,內涵深,游覽引導自然更有指導意義。
倪文灝說:“用我的知識或者說一點心得,給更多參觀世博者提供幫助,不是很好嗎?我就是要趁著年輕按自己的興趣做些喜歡的事,那是一種快樂?!背诉@篇8000字的博文,他還在網上貼出了多篇介紹購票、交通等世博各方面資訊的文章。其中比較引人注意的是一篇英文版的3日游攻略,那是倪文灝和朋友一起翻譯出來的,不僅可以為外國游客提供指引,還可以為園區志愿者使用英語作參考。更重要是的是,在分享信息的同時,倪文灝介紹世博的博客文章洋溢著熱情與自豪,散發出80后群體的青春與激情,向更多的人傳遞了朝氣與快樂。
笑對未來
他期望,待到上海世博會勝利閉幕的那一刻,他能夠自豪地說:“2010年,我就是那成功、精彩、難忘的一部分!”
《世博會3日游攻略》讓倪文灝迅速走紅,找他做采訪的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媒體絡繹不絕,加起來已超過100家。隨著世博會的試運行和正式開幕,他對攻略的內容有了不同的看法。他發現攻略寫得比較理想化,不太符合現實情況。比如,攻略介紹了最方便進入園區的入口,但實際上在哪個入口都得排隊;攻略上按照3天時間來安排觀看行程,但實際上普通游人的體力很難承受住3天連續觀看;攻略上說從一個館進入另一個館不用排隊,而實際上排隊是參觀世博的常規環節。于是,他對這份攻略作了修改補充,后來索性全部推翻了。如今,倪文灝對游客的建議就一句話:“目測哪個場館排隊的人少,先去看了再說?!?/p>
如今,媒體與公眾對世博的熱情持續升溫,倪文灝這位“世博通”更頻繁地出現在各類媒體上,為人們指點迷津。接受采訪、錄制節目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出于分享世博的愿望,倪文灝幾乎對媒體來者不拒,誠心以待。以4月30日上海世博會開幕這天為例,他上午8點參加上海東方廣播電臺音樂臺節目,10點參加上海東方廣播電臺“都市792”節目,下午1點參加東方衛視節目,4點上了“第一財經”的一檔節目,晚上11點又出現在上海東方廣播電臺“都市792”節目,另外還穿插出現在央視新聞頻道的大直播中。倪文灝很享受這種大眾傳播方式,因為頃刻之間他就能將世博的魅力傳遞給上百萬乃至上億受眾,這個數目比他在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現場講解時的觀眾數多得多。
通過現場講解、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倪文灝和上海世博會相互成全,構成了一種奇妙的配合:他有世博,便獲得了施展才華、實現夢想的舞臺,個人能力、眼界、修養在參與世博過程中得到提升;世博有他,便多出了一種生動活潑、富有感召力的展示途徑,“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倪文灝的網名叫“蝴蝶飛”——渴望美麗,向往飛翔。他曾經成績黯淡,默默無聞:大學前兩年補考4次,重修兩次,沒有拿過獎學金,兩次報名學生會都被刷下來。因為世博,他找到了撬動昂揚生活的支點。講解和寫博客時滿懷信心地自稱“問不倒·倪”;博客首頁展示著他身穿志愿者服裝在水立方前展臂欲飛的照片;在“焦點訪談”節目出現的那一刻,他感到人生躍上了新的高度;世博官員贊他為“大內高手”,電臺主持人稱他“金牌導游”;開幕式當晚他能享受警車開道的禮遇……這些都為他的翩然飛翔增添了注腳。然而倪文灝又清醒地認識到,面對媒體畢竟不是工作的常態,他更在乎的是觀眾為他的服務投來的微笑和謝意,那更真實,也更持久。有企業伸出橄欖枝,邀請他去工作,倪文灝絲毫不為所動,裝在他心里的,是上海世博會。
2009年8月,倪文灝與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續約,那時的他,剛剛經歷了從“金牌講解員”的榮耀到光環淡去時的失落。他總結說:“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時間點,過了這一點,人生就開始走向輝煌,然后又去尋找另一個時間點。不知不覺當中,我似乎已經完成了一次起落。事情總是來得那么不經意,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那么光榮,但也沒有想到,又會慢慢陷落低谷。盡管這樣,我還是要執著走下去。”如今,倪文灝經歷了新的輝煌,但他已經意識到今后要直面光榮背后的平凡,一如既往地往前走。
世博期間,倪文灝工作在城市未來館,但他并不知道世博過后自己的未來在哪里。為世博忙碌的日子里,他沒有心思去考慮,也不會為此發愁。他想得最多的是要向更多人說,世博會一定要看,丹麥的美人魚、法國的7件藝術精品送到了家門口,這樣的機緣百年一遇。他還想告訴大家,世博會是一次開心的聚會,不要因為排隊而讓游覽的好心情受到影響。他很珍惜特奧會、奧運會延續而來的世博緣分,希望用專業又貼心的工作給他人帶去快樂,為自己的青春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倪文灝期望,待到2010年10月31日晚上,中國向全世界宣布舉辦了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之后,他能夠自豪地說:“2010年,我就是那成功、精彩、難忘的一部分!”
倪文灝博文摘錄
我看到了希望
今年7月,我去北京參觀了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走進世博會”大型展覽,看到了與上海完全不一樣的場面:參觀的人很多,也沒有旅行社人員帶隊,都是市民自發前去參觀。當時覺得在上海之外的城市,市民居然也會有那么高的熱情,世博會很有希望。
或許有人對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持懷疑態度,但很明顯,有很多人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有工作人員,有志愿者,有很多很多人……通過這次展覽,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希望來自于汗水,來自于身邊和我一起奮斗的人!
2009年11月22日
和有責任心的人一起工作
一天的工作很累,特別是對于第一次從事如此高強度工作的志愿者來說。作為組長,我知道他們有時很想休息,但繁忙的時候我只能讓他們站在崗位上。我看到他們累了,就會走上去讓他們微笑,他們勉強擠出笑容后,又不得不站著為觀眾講解或者疏導客流。后來他們告訴我:“如果你當時讓我們休息,我們頂多會到休息室喝口水,馬上就會回來,人實在太多了?!薄澳阕鼋M長,我們能學到東西,累的時候我們會想到微笑?!蔽衣犃撕芨袆印?/p>
如何做到讓為數眾多的觀眾快樂地參觀世博會,這是每個工作人員、每個志愿者都在研究的課題。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那些平時的“老好人”會在工作中發火,身邊的志愿者會和保安吵架。后來我發現,凡是想把工作做好的人,凡是有責任心的人,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下多多少少都會發點脾氣。我很欣慰、很榮幸和一群有責任心的人在一起工作。
2009年11月22日
不出國門,吃遍世界
大家好,我是問不倒·倪,大家一定想知道,世博會上,除了一些高科技展品,是不是還會有來自各國的美味呢?那是當然了!
倪老師曾經在網上看到有網友發布了《世博會上可以免費品嘗的美食》。其實,文中大多數食品將來在世博園區都是要付費的。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世博會餐飲供應規劃,了解一下世博會上的經典美味吧。
餐飲服務設施在世博園區運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主辦方在園區公共區域共規劃了85000平方米的餐飲服務設施,其中浦東園區65000平方米,浦西園區20000平方米。世博餐飲以中西式快餐、美食小吃廣場和特色主題餐廳為主,日供餐能力分別為20萬份、6萬份和4萬份。
園區內的餐飲點分布在約40處,服務半徑100至250平方米,參觀者一般步行5分鐘可到達就餐點。另外配合適量的中西式正餐、咖啡、茶坊、面包店、甜品店、特色酒吧、外賣以及清真素食等。園區內有70個可口可樂零售店、45個伊利冷飲店、3個克里斯汀餅屋、3個元祖糕點店和9個便利店。在100余個外國自建館、租賃館、聯合館及企業館中,約60個館設有餐飲服務點。
2010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