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女科學家王紅艷的N個側面

2011年03月14日 15:58 佚名 點擊:[]

做科研,她嚴謹、扎實、勤奮,把握科學前沿;做母親,她柔和、周到、耐心,嚴厲寬松并存;做導師,她溫和、細致、嚴格,批評點到為止;做女人,她時尚、知性、親和,善良而低調

青年女科學家?嗯……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忙碌,嚴謹而嚴肅。交流起來,總會冒出一連串讓人頭疼的術語。不茍言笑,讓人莫名就有點距離感。

也許,這是女科學家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而初見王紅艷,不得不說,她足以讓人顛覆女科學家在人們心目中的這種刻板印象。

黑色短裙的暗花隨著光線搖曳,同色系的小禮服端莊大方。項鏈的白色吊墜安靜地臥在胸前,銀色的葉形耳墜和溫潤的玉鐲則在主人舉手投足間輕輕晃動。長筒靴是流行的棕色,配上染成栗色的短發,干練而優雅。精致的妝容,配上黑框眼鏡,盡顯知性魅力。那掛在臉上的笑容,讓人不由得就想親近。

穿得有范兒、性格開朗、極具親和力,幾乎是每個人見到王紅艷的第一印象。“你竟然是博導!”有學生這樣驚呼。

現在學習生物、醫學專業的女生很多,但真正能夠堅持做研究的并不多,做得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很多女性并非沒有學術悟性和專業能力,往往是在經歷婚姻生育、面對生活壓力和誘惑后,難以專注和堅持。

擁有一雙兒女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王紅艷教授以她的專注,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堅守在科研一線。回國3年,她在世界權威期刊上發表高影響因子文章,獲得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當選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科研成績斐然。

王紅艷的科學家之路看上去一路鮮花,猶如她靚麗的妝容,全是美好,她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女科學家的固有印象。但為人妻為人母的王紅艷,為了扎實做好自己的科研,為了兼顧家庭,要平衡好“女性”和“科學家”以及“導師”、“母親”、“妻子”等多重角色,她只有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光鮮靚麗的外表背后,是她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在自己致力的科研領域花費1萬個小時以上的付出。

沒有天賦 鄰家女孩科研“零起步”

“感謝男性,因為你們,讓我們女性有機會獲這個獎。”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紅艷的獲獎感言一出口,觀眾席上便傳出一陣友善的笑聲?!坝腥苏f:‘一個對某學科有所了解的人至少需要在該領域花費1萬個小時以上?!趭^是我這類沒有科研天分的人步入科學殿堂的階梯。生活是充滿美的,女性是美麗的,希望男同胞多發現女性的美?!睕]有例行的感謝領導、感謝同事、感謝家人。在眾多媒體和領導出席的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上,王紅艷用她簡短的箴言和俏皮話結束了自己的感謝,讓大家在記住“1萬個小時”的同時,也記住了這位簡潔而幽默的科學家。

全球理科學生中,女性只占30%,全球科研人員中,女性只占25%,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女性只占2.9%。女科學家中不少是從小就受到科研熏陶或者有科研夢想然后一路堅持下來的。但王紅艷說:“我沒有做科研的天賦?!?/p>

小時候的王紅艷是體校借讀生,學射擊?!澳欠N小口徑的槍?!蓖跫t艷比劃著說,“當時在縣里、市里都是第一,但到了陜西省就只得了第六名?!碧崞鹪浀纳鋼艚洑v,王紅艷調皮地莞爾一笑。也許因為射擊成績在省里的名次不高,父親決定讓她讀高中。雖然是體校借讀生,但王紅艷的中考成績還算不錯。當時中專線是240多分,王紅艷考了288分。初中老師和父親商量,讓王紅艷去讀中專。在上世紀80年代初,讀中專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能考上大學更是極其難,所以不少考過中專線的學生出于就業的考慮,更愿意讀中專。但父親拒絕了:“我們家又不是供不起,能讀高中就讀高中吧?!?/p>

高中在尖子班,成績還不錯,考名牌大學不成問題。1985年,陜西師范大學首次在王紅艷就讀的安康中學招收保送生?!氨K蜕?,又是第一次,當時很新奇啊?!睅е@種好奇,王紅艷“沒想那么多”就申請了保送?!拔野终f考不上就考不上。我當時是那種沒什么主見的人?!蓖跫t艷回憶說。后來,王紅艷成了這首批保送生之一,在生物系就讀。

畢業后,王紅艷回到家鄉,隨后在安康農校(現并入安康學院)做了一名生物教師。當時的王紅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后來還會讀博、會遠渡重洋深造,成為某個領域的權威,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女科學家”。

在安康農校做教師的日子,被王紅艷描述為“過于輕松”。除了上課,“該逛的街都逛了”。閑下來的課余時間,讓王紅艷覺得“無聊”。

正好當時學校有保送北京農業大學(現為中國農業大學)讀研究生的機會,需要參加單獨考試?!坝悬c閑”的王紅艷決定參加。但做好準備后,考試的事兒卻“黃”了,這多多少少讓人泄氣。“那就自己考吧,都準備這么久了?!蓖跫t艷準備考北京農大,“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不上了唄?!钡煞蛘f,還是考母校陜西師大吧。王紅艷聽從了丈夫的建議,兩三個月的復習后,成了陜西師大生科院遺傳專業碩士研究生。

一位沒有天賦的女性要進入科研領域,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

讀研的日子,在王紅艷的記憶中是“沒黑沒夜,蓬頭垢面地做實驗”。那個時候,看見文科女生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圖書館,優雅地拿著本書看,王紅艷羨慕不已?!白x書讀得太辛苦”的王紅艷畢業就想著工作。但丈夫提出了不同意見:“王紅艷,過不了幾年,你準又念叨誰誰誰讀博士了,你還是趕緊把博士讀完吧,咱折騰不起?!边@次王紅艷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當時中科院的風氣是出國,但取得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王紅艷卻不想出國,仍惦記著要工作。丈夫又站了出來:“王紅艷,你還是出去吧,過不了幾年,你就會說,人家都出國了。”在丈夫的支持下,王紅艷到美國費城Monell研究所做了博士后,出站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婦女生殖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室任研究助理。

就這樣,這個當年覺得“做實驗太辛苦”、“零起步”做科研的女孩,在不知不覺中讀完了博士,又出國深造。而時間也讓她與科研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7年5月王紅艷被復旦大學引進回國,任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聘為分子醫學遺傳學教授,2008年9月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和外事。

重大突破 勤奮是她的階梯

去年6月10日在世界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高影響因子文章,同時獲得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今年1月當選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一年之內收獲接二連三的榮譽,王紅艷的科研一步一個腳印。

王紅艷說,如果別人看好她,她會有很大壓力。因為不能讓別人“沒面子”。第一次在美國婦產科研究學會大會上作報告,王紅艷的導師很擔心,因為王紅艷并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學者,在獎項角逐中沒有任何優勢。在美國婦產科享有聲譽的導師,日常安排非常繁忙,但為了第一次的大會報告,導師專門抽時間讓王紅艷給自己反復預講。王紅艷作完正式報告,導師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沒想到你可以講到這個程度!我為你驕傲!”導師放心了。在美國,王紅艷連續3年(2004年-2006年)獲得美國婦產科研究學會大會報告“主席獎”。

工作中的王紅艷作風嚴謹,她基礎知識扎實,通過自己的敏銳觸角,把握科學前沿,取得了突破。2007年,王紅艷回國后,踏入了新的研究領域——神經管畸形。

我國每年有80萬至120萬名出生缺陷兒(1名缺陷兒/30秒),年花費數百億元。累計有近3000萬個家庭曾生育過出生缺陷兒,約占全國家庭總數的近1/10。神經管畸形,又稱神經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是一種嚴重的畸形疾病,世界上神經管畸形的發病率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而我國部分地區高達千分之六到千分之八,是我國排名第二的出生缺陷。胎兒神經管畸形主要表現為無腦兒、隱性或者開放性脊柱裂、腦膨出等。無腦兒一般會造成“死胎”或“死產”,或在出生后短時間內死亡。脊柱裂則可能使兒童出生后癱瘓、腦積水等。

由于VANGL2突變對胚胎發育的嚴重影響,攜帶該基因突變的人群很難發育至成熟,在出生的神經管畸形人群中找不到VANGL2基因突變就成為合乎邏輯推理的事情。數年前有人曾猜測VANGL2基因的突變可能導致神經管畸形,但科學界始終未在人類患者中發現。

王紅艷的研究團隊突破既有研究思路,決定另辟蹊徑:在嚴重的流產或停產神經管缺陷胎兒中或許有鑒別到人類VANGL2突變的可能。

正是這次思路的改變,經過兩年的努力,終于在因神經管畸形病流產的胎兒中發現了VANGL2基因突變,并證實了這些突變確實是導致嚴重神經管畸形的罪魁禍首。該研究結束了至今未能在神經管畸形人群中找到VANGL2基因突變的歷史。

研究摘要被遴選為2009年美國人類遺傳學大會口頭報告,并獲北美華人遺傳學會授予的“特別研究報告獎”。這一研究結果使得研究者需要重新審視出生缺陷的機制,尤其是遺傳因素在出生缺陷中的重要作用。也正是這項研究使王紅艷獲得了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但王紅艷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有科研天賦的,像天才一樣“創意一個一個冒出來”。對于現在的科研狀態,王紅艷自我評價是“還可以”。她說自己的成績取決于勤奮。

王紅艷有時候覺得自己挺不喜歡生物的,實驗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并不是說做了兩天,就有兩天的成果。很多時候,花了很多工夫,什么都沒有。王紅艷只能用“恨”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但“恨”過之后,還得繼續做,拼命做?!芭筒粫蠡凇笔峭跫t艷堅持的信條。

“國外的生命科學已經非常發達,我們如何爭取自己的生存之地,我們拿什么和人家齊頭并進?”也正是這樣的自我反思,讓王紅艷在遺傳學上不斷突破。

王紅艷近年來不斷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10年,王紅艷和團隊的論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期刊上,該期刊是同行評審性質的醫學期刊,也是一種目前全世界最受歡迎及廣受閱讀的同行審閱性質的綜合性醫學世界權威期刊。

王紅艷的一個心愿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爸袊磕暧?0萬至120萬名缺陷兒出生。每個人身上有30多萬個基因,如果我們能把每個基因的突變和癥狀都對應起來,就可以避免80%以上的出生缺陷,這是我們的目標。要達到這一目標并應用于臨床,路還很遠?!?/p>

在家里,丈夫經常說:“王紅艷,你必須承認,你不是一個天才科學家。”王紅艷說:“是的。”丈夫這時會得意地說:“你必須承認,你還是比較聰明的?!钡韧跫t艷小小自得完了,丈夫又會加上自己的總結陳詞:“但你最難能可貴的是持之以恒,是勤奮?!?/p>

“我相信‘一個對某學科有所了解的人至少需要在該領域花費1萬個小時以上’,勤奮是我這類沒有科研天分的人步入科學殿堂的階梯?!蓖跫t艷說。

教育兒女 再忙也要陪孩子

不少人聽說王紅艷有一個漂亮的女兒,會夸贊不已。當聽說她還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兒子,多半會在羨慕的同時,驚訝得合不上嘴。而聽說她每天都給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只能是敬佩加上滿腦子問號。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王紅艷怎么能照顧好家還能處理好如此繁忙的行政工作,并在科研上成績斐然?

早上7點,王紅艷就開始迎接忙碌的一天了。像打仗一樣把自己收拾停當,還得幫上小學的女兒穿戴整齊。有時候女兒偏偏在早上挑衣服,這件不穿,那件不喜歡,讓早上時間緊張得不得了的王紅艷抓狂不已。8點左右到達辦公室開始自己繁忙的一天:查收郵件、指導學生、開會。下午作為副院長的她有時會被“抓去”開會或者處理基金的事情。

王紅艷常說,除非是極有天分的科學“牛人”,否則做科研不可能朝九晚五,必須勤奮、多投入,才能有所成就。擔任副院長,行政事務占據了王紅艷一部分時間,所以她下班后的時間基本上都用來鉆研業務,深夜從實驗室回家是王紅艷的工作常態。她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上都在12小時以上。

科研和日常事務已經讓王紅艷馬不停蹄,但是她并沒有放松對孩子的教育。每天下午4點半,王紅艷直接把上小學的女兒從學校接到辦公室,讓女兒在辦公室做作業。如果能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作業,就獎勵買書的錢。這是媽媽和女兒的約定。

“做事不可以磨磨蹭蹭?!蓖跫t艷希望女兒從小就養成抓緊時間的習慣。再忙,她也抽出時間檢查女兒的作業,給女兒輔導。對此,王紅艷的弟弟揶揄姐姐:“請家教那么點錢都舍不得出。”而王紅艷則認為,母親輔導孩子和家教輔導孩子是不一樣的:“我一邊教她,一邊也在和她溝通,母親所承擔的教育責任,不是錢可以替代的?!?/p>

看到媽媽給姐姐檢查作業,上幼兒園的兒子也會湊過來,舉著小本子:“媽媽,我也有作業呢。”而對于兒子的這個需求,王紅艷通常是拒絕?!坝變簣@還有作業?”王紅艷有些無奈,對兒子的“作業”她從來不管,“隨便他怎么‘畫’?!彼幌M麅鹤舆@么小就陷入一本正經的作業中。

雖然對女兒嚴格要求,但王紅艷并不會為女兒規劃未來。因為媽媽在復旦教書,同事難免會逗女兒:“以后你也考復旦吧?!钡畠旱幕卮鹜ǔJ牵骸拔铱疾簧稀!蓖跫t艷也不生氣,從不給女兒灌輸升學的概念。女兒經常和媽媽說:“媽媽,我以后想當服裝設計師?!蓖跫t艷的回答肯定是:“這挺好的!”不過,她也會告訴女兒,如果有這個想法,就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要堅持。如果設計的東西沒人要,也成不了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在王紅艷看來,不管從事什么職業,只要對社會有貢獻,是靠自己的勞動吃飯,就是有意義的。

同事、朋友的孩子都在學鋼琴,但女兒說不喜歡,王紅艷干脆連鋼琴都沒買。倒是兒子在幼兒園學了鋼琴,天天回來在沙發上練琴譜。家里的阿姨看不下去了,說:“你們給孩子買架鋼琴吧。”王紅艷才把買鋼琴納入計劃。

女兒繼承了媽媽的漂亮、爸爸的帥氣,長得人見人愛??渌恋娜颂嗔?。王紅艷注意到了這點,為了不讓女兒飄飄然,她告訴女兒:“漂亮沒什么不好,但如果只有漂亮,啥都不知道就沒用了,就像個傻瓜。所以應該既漂亮,又懂得多?!迸畠阂步邮芰诉@個觀點。有一次,王紅艷的同事夸女兒:“這個小姑娘真漂亮!”女兒很鎮定地回答:“光有漂亮是沒用的?!蹦莻€同事吃驚了半天,這么小的小姑娘就有這樣的覺悟!

記者手記

美麗見證努力

王紅艷是美麗的,她的美麗源于她持之以恒的努力。

來北京領獎,王紅艷還不時念叨:“開不了組會了?!彼鶐ьI的小組有20多人,每兩周一次組會。王紅艷很溫和,給學生提意見,她從來都不說太多,她的觀點是:這么大的人了,道理不需要講太多,否則是浪費兩個人的時間。她要求學生自律、看榜樣。但對學生的科研指導,她絕對細致而嚴格。

王紅艷很敬業。采訪時還有一家時尚雜志約她拍照片。她按照攝影師的要求,換衣服、擺造型、移背景。有時候一個造型要來回折騰好幾次,一個姿勢要保持很久,而王紅艷一點怨言都沒有,一直微笑著。她很敬業地拍了兩三個小時。采訪結束,她送我出門時,我看到她用手輕輕扶著腰,而臉上依然掛著微笑。

王紅艷很低調。談起獲得的種種榮譽,她覺得自己只是安安心心做好分內的事,不會苛求也不會去炫耀。談起自己研究的突破,她說,國外研究人員也很聰明,相比而言,自己“連根毛都算不上”。王紅艷在采訪中略過了自己做科研的艱辛,也不提自己曾經花費的“1萬個小時”,她將成功解釋為團隊的力量,理解為“思路是正確的”。提及獲得第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我們好奇地問獎金歸屬。王紅艷說,在家的時候和丈夫商量,丈夫說:“要不捐給貧困學生吧?”王紅艷完全同意。但她卻不愿意我們渲染這段捐資助學,她說,如果自己認為是對的,那就去做。

王紅艷很豁達。小時候上學坐車要走一百多里地,一邊就是懸崖,別人都對路況很擔心,但王紅艷總是坦然地睡大覺。她說自己一直“很阿Q”。在學術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有人問她是不是下個目標是評上院士?王紅艷說,如果把自己陷到這些里面,環越套越緊,就太累了。自己該做什么,如果做到別人認為你值得這份榮譽,你就值得了。

王紅艷很親和。和我們聊家庭婦女、聊職業選擇。她說自己也臭美,每周會花一個小時做臉。我們一陣驚呼。王紅艷引用丈夫的話說:“女生就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應該多花點錢買東西。”我們起哄,她和我們一起大笑。

(張春銘)

對話

科學因女性而美麗

記者:有調查發現,近年來,“女性科技人才的科研成就低于男性。科技決策中女性處于邊緣化的狀態”。為什么性別因素會有如此大的影響?

王紅艷:這種現狀與三個方面有關。第一,女性自我價值觀和取向。在接受多年教育而且頗為年輕有成的女性中,很多人一旦結婚生子,有了優越生活條件的保障,往往不會認為自己為家庭和孩子而退居二線是人才浪費,注意力轉向孩子是個非常不錯的理由。第二,來自家庭和社會對女性的既有期待,社會分工對女性角色的約定。女強人被接受的程度遠不如既有高學歷,又有姣好容貌的“下得廚房,出得廳堂”的女性角色。第三,如果想校正這種不符合性別比例的分布偏離,離不開從上到下的政府政策導向,優先鼓勵和特別支持女性科研工作者,還需要優秀女性積極主動參與。

記者:您會為家庭和孩子退居二線嗎?

王紅艷:我不會的,我是屬于那種哪怕自己掙的工資和請阿姨的花費一樣多,也寧愿自己工作的人。我覺得重心全部放在家庭,對知識女性來說,信息來源太有限。知識女性需要在自己從事的領域有更廣泛、更鮮活的交流。但是工作也不能成為女性的全部追求,為人妻做母親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盡管需要付出更多,但這種付出換來的愉悅也仍然是值得的。

記者:您覺得同事、學生、孩子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

王紅艷:同事眼中的王紅艷可能是女教授中的形象別樣者,有點南方人的小資,骨子里還是透著北方人的大大咧咧,各方面比較順當。學生眼中的自己,我還真有點說不到位。他們覺得我工作很努力,這種努力也感染著他們,他們也流露出對我審美觀的欣賞。有女同學講以后做到我目前的狀態就很了不起,殊不知我與他們最大的區別是他們年輕有后勁,我已經基本定型。作為老師,我很希望自己的學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孩子眼中的媽媽總是很忙,以至于我女兒說以后不想干我的職業,但心里還是覺得媽媽當教授挺了不起的。

記者:有人認為您的科研之路很順利,很多人看到的只是光鮮的一面,您怎么看?

王紅艷:每個期望成功的人,肯定要有比別人付出更多或者透支精力的準備。我有時候不喜歡科研工作,因為我知道,自己在科研中的投入不一定能夠取得相對應的結果,這一點我是沒譜的。假如我投入別的工作,我基本上吃得準會有相應的成績。科研工作太辛苦,除非只是想混一混,否則,不辛苦就意味著自己會被日新月異的科研事務淹沒。任何別人看起來光鮮的事是需要當事人的內功修煉而成的,沒有發光的內力就沒有光環的產生。如果能力能被一件自己并沒有十分把握的事情所證明,這種激勵會反過來鼓舞自己不自覺地加快步伐,更忘我地投入到又一次的證明過程,而這早已把“不喜歡”撇到腦后了。

記者:您心中的女科學家是什么樣的?有哪些特質和共性?

王紅艷:衣食無憂可以造就靜心科研的條件;達到具有強烈的科研興趣、為科研假想被證實而興奮而快樂這種境界才是真正的“科學家”。我敬慕的女科學家是居里夫人,因為我喜歡她的美麗而且震撼于她的巨大成就。我期望女科學家具有與男性同胞一樣的敏捷思維,同時擁有女性善良溫柔的內心,讓科學也因為女性而美。我排斥以犧牲女性特征來換取“科學家”的光環。沒有健康的體魄和精力就難以在這條艱辛的道路上跋涉。

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春銘

上一條:文化表情 國家公關時代的形象“出口” 下一條:美國小學生的檢討書——從小培養為人處事準則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