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讓文化力量在高職校園涌動

2011年12月22日 16:24 佚名 點擊:[]

高校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載體。實現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高校責無旁貸。唐山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具有60年深厚辦學文化積淀的綜合性高職院校,在文化傳承創新和文化育人的發展道路上,始終緊密地融入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之中,不斷探索,奮力前行,讓文化的力量在校園充分涌動,讓文化的氣息在校園盡情彌漫,努力推動高職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共同脈動,共生共榮。

精神文化引領正確發展方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校文化的靈魂和核心,事關文化建設的根本方向。我們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牢牢把握在育人工作中的主動權和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作為團中央分類引導青年思想工作河北省高職院校唯一試點單位,我們發放調查問卷2500份,進行一對一訪談200多人次,摸清摸透大學生思想狀況,針對梳理出的學生思想發展中的5大類18個困惑點,采用面對面交流、實踐體驗、文化熏陶、典型示范等教育途徑和形式,有效傳播黨的意識形態和思想主張,潛移默化地滲透和傳遞社會主流文化價值觀念,進一步增強了先進文化對大學生的引領和教化作用。系統開展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廣大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和創新實踐能力。經過培訓的150名青馬學員,畢業后全部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管理和業務骨干。

高職文化代表了一種特定的社會文化價值取向。我們把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作為高職文化建設的有力抓手,強化文化建設的學習型取向,科學求解“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高職院”和“怎樣建設一流高職院”的重大問題。我們率先提出了建設“服務型”高職院校的發展目標,確定了“塑樹形象、增強團結、科學發展、爭創一流”的發展主旋律,緊緊圍繞高職教育改革、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建設等重點工作,采取切實措施,推動學院走內涵式、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努力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特質、文化發展脈絡和傳承形式。

高職院校精神文化具有服務性和職業性的顯著特征。我們將高職文化根植于產業、行業、企業和職業發展的深厚土壤中,大力弘揚“勤誠樸和”的校訓精神,塑造了“和諧、民主、求是”的優良校風,“崇德、尚愛、倡嚴”的嚴謹教風,“勤學、精技、創新”的濃厚學風,形成了“校企互容、服務社會”的辦學特色和文化內核,實現了廣大師生的高度政治統一和共同理想追求,引領了學校正確的發展方向,凝聚了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和良好氛圍,推動學院為河北和唐山在“渤三角”區域崛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務。

創新文化推動改革發展

創新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已經深深融入并強烈作用于高職院校辦學和人才培養全過程,并更加顯現出時代性、規律性和創造性的特征。

黨建工作和黨建創新是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是推進高校文化創新的重要領域和平臺。我們主動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教學組織形式、科研管理方式、內部管理模式等的深刻變化,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干部人才優勢,把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成果最大化地體現于基層工作實踐中。我們明確提出,把黨的基層組織建在“學業鏈”上,積極推進黨支部進班級、進公寓、進實習單位,在條件成熟的班級建立黨支部,在每個公寓成立臨時學生黨總支,在實習生黨員中建立網絡黨支部,努力實現黨的工作和黨的組織全覆蓋。今年我院承擔了新疆且末縣少數民族干部為期一年的培訓任務,專門成立了班級黨支部,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的黨建工作,促進與本校學生的文化交流融合。在全面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完善黨委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基礎上,大力推行系部黨政聯席會議制度,規范系部決策內容和程序,完善系部決策機制,進一步擴大了系部自主權,充分發揮了系部黨組織在本部門事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和保證監督作用,成為學院改革發展的堅強堡壘和文化傳播的主陣地。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最鮮明、最具特色的辦學形式,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為文化創新提供了豐富的載體、多樣化的實現路徑。我們主動適應河北沿海經濟強省和唐山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大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動車組技術專業,建立了中國北方重要的動車裝備制造業人才培養專業群。組建了唐山現代服務業職業教育集團,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校企合作建立了146個穩固的實習實訓基地,實現了學生專業實習實訓、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及就業創業的有機結合,搭建了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平臺,成為文化傳承創新的有效載體和途徑。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是高職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的產物,由此形成的校企文化融合理念成為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成果。我們以企業和職業崗位需求為指引,進一步明晰人才培養目標,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了學院“校企互通、工學交融、德能俱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且不斷發展動車專業“能力主線、學工一體”、口腔專業“雙向介入、共同育人”、生產過程自動化“教產結合、課崗對接”等多樣化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參照職業崗位任職要求,與行業協會、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將最新職業資格標準與企業新技術、新工藝融入教學,實現課程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的有機銜接。建立了365國大、蘇寧電器、杰冠口腔義齒等訂單班,推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模式,實現了學校教學活動與企業生產過程的緊密結合。合作企業將優秀專業技術人員派到學校組建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學校選派一流教師參與企業培訓和技術研發,新思想、新技術、新文化在校企空間流轉中傳播、繼承、發展,有效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形成了校企融合,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增添發展動力

高等職業教育不僅是以技能為主的教育,同時更是充滿人文關切的文化教育。作為高職教育活動過程的文化凝結與實現的校園文化,兼具價值引導、思想感悟、行為激勵、環境熏陶和人格塑造功能,更要體現時代特征、高職特點和學院氣質。

校園文化建設必須有載體依托。以活動為載體,結合建黨90周年、汶川抗震救災、唐山地震35周年等紀念活動,培養大學生愛國思想、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職業操守;以校史為載體,通過開展職業教育辦學60周年、建院10周年系列活動,傳承和光大學院厚重的文化積淀;以59個學生社團為載體,凝聚師生開展文化活動,傳播優秀校園文化;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動員和組織大學生廣泛參加“三下鄉”、志愿服務、社會調查等活動,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國情、接受教育、經歷磨煉、增長本領,促進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尊重和發展網絡文化。我們緊密圍繞黨建工作、教學管理、科研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加強網絡文化建設,設立書記、院長信箱,開設了網絡交流平臺,開展了職業教育辦學60周年、建院10周年慶?;顒?,舉辦了建黨90周年成果展和創先爭優成果展,唱響了網上主旋律,使校園網真正成為廣泛吸引大學生、為大學生關注和喜愛的重要文化媒體,成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

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凸顯人文關懷。要反映青年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念和成長歷程,形成既教育人引導人、又關心人幫助人的人本內涵。我們成立大學生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完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自我調適能力和人際關系協調能力。針對貧困家庭學生數量不斷增長的實際狀況,建立20萬元貧困生助學基金,設立勤工助學崗位230個,認真做好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工作,僅2011年用于貧困同學的補助就達到837.4萬元,惠及2423人次。就業創業是高職院校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們建立了完備的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千方百計拓展就業渠道,扎扎實實做好就業教育,努力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3年來,我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依托在學院設立的河北省創業幫扶工程定點服務機構、省女性創業培訓基地和唐山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做好大學生多層次的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營造了濃厚的創業文化環境,推動了大學生創業工作的順利開展。

上述提及的文化諸元一脈相承、有機融合,共同鍛造了優秀的高校文化,并形成了一股清新、昂揚、健康的文化力量,發揮著激勵和引領作用,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實現大發展大繁榮。

上一條:華應龍:做一位有文化自覺的教師 下一條:從特色辦學到文化強?!?甘肅省蘭州市學校文化建設采訪紀行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