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而過的黃河,大街上飄香的牛肉面。走進蘭州這個有著幾千年文化底蘊的歷史名城,其厚重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與這種氣息相通的,是眼下蘭州市中小學正在開展的學校文化建設的熱潮。11月中旬,本報采訪組一行走進蘭州多所學校,近距離感受這里的學校文化建設。
展示形象力,營造學校文化品位
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甘肅的省會,蘭州奮力實施“再造蘭州”戰略,加快率先跨越發展的步伐,近年的經濟發展增速明顯加快,全市教育事業更是快速發展,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
這個時候,教育該怎么辦?蘭州市教育局局長何泳忠的回答是:“在解決了基本辦學條件后,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豐富教育內涵,提升教育品質,彰顯教育文化,讓學校更具活力,讓教師更有責任感與使命感,讓學生更加健康與快樂?!?/p>
為此,蘭州市提出,以學校文化建設為抓手,把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作為提升學校內涵品質,推進學校發展的新航標?!斑^去,我們一直講學校要特色辦學。但是,如果不能將特色提煉上升為學校的文化,特色隨時可能會丟失?!焙斡局艺f,“因此,我們提出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就是要用文化將辦學特色鞏固擴大起來?!?/p>
2010年7月,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的頒布實施,為蘭州市深入開展學校文化建設提供了契機。2011年初,蘭州市學校文化建設被列入蘭州市教育規劃綱要的改革試點項目之一。蘭州市教育局隨之成立了課題組,組建專家隊伍,為各學校的文化建設提供專業支持和引領;同時下發文件,明確了全市學校文化建設工作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一批學校文化建設示范校。
2011年上半年,蘭州市確定了30多所學校先行試點,各校制定了文化建設方案。蘭州市教育局積極跟進指導,通過專家講座、編寫《學校文化建設應用實例》、實地巡回培訓、舉辦現場會等多種形式培育典型,總結成功經驗;下半年擴大范圍,采取“點上出成果,面上抓推廣,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方式加大文化建設力度,并竭力尋求學校文化建設的抓手,分層分類構建學校文化建設。
首先是強化學校形象力的展示。所謂形象力展示,就是教育的使命意義、意蘊、功能等以物化形態呈現,包括?;铡⑿7?、校旗、校歌等視聽覺形象,樓宇、長廊、花園等校園環境等。在蘭州幾所中小學校,記者目睹了各具特色的校園形象力建設。
在蘭州二十七中記者看到,校園整潔、素雅,教學樓內的樓道櫥窗里,張貼的是學校每年評選的學習、文藝、體育等“校園之星”的照片?!斑@樣的櫥窗布置,比一味張貼名人頭像、名人言論效果更好?!毙iL焦憲慶說。
作為學校形象力建設的一張“王牌”,學校從2009年開始,組建了一支由10多名高中生組成的國旗班。這些學生主要從高一新生軍訓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中選拔產生,學校體育老師擔任教練,每周利用課余時間訓練兩次。“每周一早上學校舉行升國旗儀式時,這些學生可精神了,他們步伐整齊、動作干凈利落,引來全校師生贊許的目光?!苯箲棏c說。
蘭州市暢家巷小學坐落在市中心的城關區,被群樓環抱,稱得上是一所“袖珍學?!薄蓷澖虒W樓中間圍個大操場,這便是學校校園的全部。
剛走進學校時,記者的心中不免疑惑:這樣的校園如何塑造形象力。但是,當記者走進教學樓時,心中的疑惑一下子消除了。樓道內、樓梯間、圖書室、美術室,甚至衛生間都被精心修葺過,處處體現對學生的關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校每間教室的墻上,都有一塊“贊美時空”,上面貼滿了小紙條,紙條上寫的都是贊揚學生的話。該校校長李建萍說:“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激勵,樹立自信,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校風?!?/p>
談到學校文化建設形象力展示時,何泳忠特別強調:“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校園不能向公園看齊,不僅要有良好的校舍設備等物質條件,更重要的通過教育元素的滲透使教育場所具有文化的內涵與教育的意蘊。應該根據學校的特點、育人的要求,著力營造儒雅、典雅、素雅的校園文化品位?!?/p>
塑造精神力,豐富師生精神家園
“學校文化建設不能只停留在校園環境、樓宇設計等層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力的塑造?!焙斡局艺f。
蘭州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另一個抓手就是塑造精神力。所謂精神力塑造,就是教育的思想、信念、靈魂、價值觀等上升為精神力量,主要內容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核心價值觀、發展愿景等的提煉和設計,以及校訓、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學校格言、教師誓詞、學生誓詞等的確定;同時將這些理念、愿景、校訓等作為全校師生的行動方向與自覺追求。
如何塑造精神力?何泳忠提出應當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挖掘學校的傳統文化。從整理挖掘校史入手,不斷發掘其內在的文化存在,認識前輩師生在學校發展史中留下的足跡與精神資源,豐富師生的精神家園。二是積極移植外來文化。學校要想辦法移植、吸取別家之長,借鑒別校之優,并把它嫁接到本校文化之中,為本校的文化注入活力,使本校文化更加優秀,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學校文化。三是努力生成新的文化。集中廣大師生的智慧,形成學校獨特的辦學理念,并將其逐步融入內化到師生的實際行動中,變成師生的共同精神追求和行動力量,從而進一步形成更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在學校文化建設精神力塑造方面,蘭煉一校堪稱成功的典范?!皟赡陙恚覀冊诶^承學校原有辦學特色的基礎上,經過不懈追尋和論證,構建起以‘立人教育’為核心的學校文化?!毙iL朱雪松說。
在專家的指導下,蘭煉一校將學校原來的特色辦學經驗進行提煉,最終形成了包括核心理念、發展愿景、核心價值、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一整套系統的“立人教育”的學校文化體系。
“學校文化建設精神力的塑造過程,就像穿珍珠,要對學校的歷史和之前做過的特色亮點進行梳理,然后用一根線將之穿起來,便完成了精神力的塑造。我們找到的這根線就叫‘立人教育’?!敝煅┧烧f。
蘭州二十七中是一所有著80多年歷史的學校,一直將“勤奮求實”作為校訓。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提煉出“師生雙成”的文化建設主題,意思是“既要高度重視學生的發展,又要高度重視教師的發展”。
暢家巷小學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提煉出“暢文化”的核心理念,鼓勵師生“暢育心靈、暢達生命”,持守“和暢”之理,孕育“順暢”之心,張揚“暢達”之愿,演繹“暢響”之情,在特色文化熏陶中演繹“暢文化”的燦爛。
落實執行力,形成特色文化品牌
形象力的展示和精神力的塑造,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暗珒H有這些還不夠,還必須以學校運行機制與制度的執行力作為第三個抓手。所謂執行力落實,就是通過教育制度與機制將學校的思想觀念、核心價值及物化形態內化成學校成員共同行為的動力,主要從學校的發展規劃、管理制度建設、學校禮儀形成、校本課程開發等方面保證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題得到落實。”何泳忠說。
在蘭煉一校采訪時,學校在“立人教育”文化建設的執行力落實上的一系列做法,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長朱雪松說:“就學校層面來講,科學的理念很關鍵,但如果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的。”
朱雪松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學校文化執行力落實的主要做法,概括起來,主要是“三大載體”和“四個走進”。
“三大載體”是指滲透“立人”文化的班級文化建設、以學會服務為特色的少先隊活動和個性色彩濃郁的學生社團活動?!靶@小導游”是學校眾多特色少先隊活動中的一個。記者在學校采訪時,“導游”是一名三年級女生。個子不高的她,腰掛擴音器,頭戴微型麥克,用標準的普通話大方地講解著學校的“立人”文化。
“四個走進”是指讓“立人”文化走進校園環境建設、走進教育教學實踐、走進校本課程建設、走進師生精神世界。朱雪松說,在課堂教學方面,學校通過改革評價機制,推行課程督導,強化深度教研等,構建起“樂問善思”的樂學課堂。
在課程文化建設方面,蘭煉一校提出,用課程文化豐富“立人”文化,用“立人”文化滋養課程文化。學校形成了以“獨輪車”、“書藝”、“古詩文誦讀”、“國防教育”等為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并編寫了教材。
為了讓“立人”文化真正走進師生的精神世界,蘭煉一校將社區和家長及學校周邊資源引入學校,先后成立了“家校愛心社”、“家長義工隊”、“校園綠化隊”等。
蘭州二十七中在落實學校“師生雙成”文化執行力方面同樣做得非常扎實。在學生成人引導方面,學校開設了以加強學生個人修養、學會做人為目標的校本課程,通過心理輔導、專家講座、學習輔導等手段,幫助學生成人成才。在教師制度建設方面,學校堅持以班主任為核心,倡導團結合作,打造和諧的教學團隊。
目前,蘭州市學校文化潛在和巨大的教育功效已在廣大中小學日臻顯現,并已成為廣大師生的自覺和自信,學校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全市中小學內涵發展、品質提升的新航標。
全市現已形成了以蘭煉一校的“立人教育”、暢家巷小學的“暢文化”、蘭州二十七中的“雙成文化”、蘭州十中的“思行文化”、蘭州四十九中的“愛生文化”等為代表的學校文化精品。
當記者的采訪將要結束時,何泳忠說:“學校文化對學校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建設學校文化要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不斷挖掘積累,不斷發展完善,從辦學特色入手,一步步做起、一點點積淀,從而向著文化強校的目標邁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