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訊(記者華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高各級各類教育質量”。針對這一表述,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俞步松日前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急需樹立正確科學的發展觀,要從傳統的“學科本位”“企業本位”“能力本位”向“素質本位”轉變。
俞步松長期研究國內外的職業教育,他解釋說,學科本位是高職院校沿襲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種教育思想,學科知識和理論是其中心;企業本位是注重用人單位的需求,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和產品專業結構來設計課程;能力本位是以能勝任一種崗位的職業要求為出發點,使受訓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的能力與資格。他認為,高職教學由學科本位向企業本位、能力本位模式的轉換,突破了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限,但仍有不足,即很難適應勞動市場的變化和重新選擇職業。
俞步松認為,需要建立“素質本位”的高職教育發展觀。他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經驗中總結,認為“素質本位”在內涵上除了知識、技能和適應崗位的能力外,還包括基本職業素質如合作能力、公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在技術應用領域中的創新能力,在外延上,“素質本位”又可分解為品質、知識、能力、審美和身心五方面的素質?!拔覀儗W校的調查表明,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中,用人單位最看重人品,主要是誠信品質、吃苦耐勞和敬業奉獻?!彼硎荆呗毥逃蛩刭|本位的轉變,實際上體現了從工具理性向工具理性與人文關懷和諧共生的高職教育文化觀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