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學生圍成一圈,經過激烈討論,然后用各種顏色的馬克筆畫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乘風破浪的帆船、“神七”載人航天飛船等,再附上文字說明,50分鐘后,各小組爭先恐后上臺展示成果、暢談感受……很難想象這是成都紡專的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
高校思政課是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課堂、主渠道。然而長期以來,思政課主要采用以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單一教學模式,偏重于說教,效果欠佳。如何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活起來,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學生真正受益?這是成都紡專思政部全體教師長期思考的一個問題。
近年來,成都紡專以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為契機,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行動導向、任務驅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在專業課程中得到廣泛推廣,思政課能否采用這種方式?在主動探索中,成都紡專思政部教師進行了大膽嘗試。在課程設計上,通過布置工作任務(如:繪制一幅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依靠力量”的思維導圖)——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分享體會——教師點評等教學環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思、在“做”中悟,課堂在學生的快樂參與中真正活了起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自始自終是“導演”,學生是“主角”,教師的最大任務就是讓學生的“演技”得到盡情發揮。
“以前的思政課主要是老師講,我們只是被動接受。”成都紡專學生王陽(化名)說:“現在不一樣了,通過自己的思考和體驗,我體會到了思政課包含的很多深刻道理和學問,對這門課程更感興趣了?!蓖ㄟ^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教學效果明顯,如今在成都紡專,思政課已經成了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
“通過融入新方法、新手段,讓學生在參與與體驗中堅定理想信念,收獲成長,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學校黨委書記王允昌說:“這一教學方法營造了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了職業教育特色,很好地達到了教書育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