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定位

2014年03月29日 18:45 佚名 點擊:[]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要將理論課教材與世情、國情、輿情、校情和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毫不動搖地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知育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靈活運用情感交流藝術,真正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當代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建構政治問責,砥礪師生德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職責是什么?是黨的指導思想和國家意識形態的傳播者,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指導者和引路人。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中開宗明義地提出要“抱定宗旨、砥礪德行”。鮮明的政治傾向,造就了五四愛國青年的熱血沸騰,讓我們的民族找到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精神支柱。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在撥亂反正的轉折節點上,還是在科學發展觀的和諧構建中,建構“政治問責”,是執政黨贏得億萬人民群眾支持、信賴的重要法寶。

在信息化、多元化時代,各種思潮相互交融,人們在主張個性獨立、關注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極易出現人性異化、價值觀錯位和物欲膨脹等現象,青年大學生的“主體中心化”和意識形態的“懵懂困惑”,再次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考問。面對復雜多變的政治生態環境,“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信仰、高度的政治覺悟、嚴明的組織紀律”更應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職業操守。建構“政治問責”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政治倫理的真實體現。在政治文明化和民主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其傳播的政治理念是一種責任與擔當,是國家政治倫理道德、政治權力正當化的深入解讀。這就要求每一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務必時刻牢記人才培養中的政治責任,旗幟鮮明地唱響時代主旋律,不可人云亦云,而應該不斷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去偽存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

探討課堂藝術,堅定政治信仰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旻在《情感智力》一書中提出:一個人的成功=20%智商+80%情商。我們暫且不去論證其比例分配的科學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教師對學生傾注的情感的多少與學生信其道是成正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傳播黨的指導思想和國家意識形態的主陣地,關鍵在于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引導。我們在觀摩已故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平民教授”方永剛的政治理論課教學錄像時,深深被學生的“爆棚”場景所震撼。對比時下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學生的“翹課”、“瞌睡”等萬象,更應該從課堂教學藝術中反思,青年學生需要的不是枯燥的說教、課件的浮華,而是教師在“探求真理、矢志不渝,不辱使命、甘愿奉獻,師德高尚、知行統一”中的人格魅力與學術感染力的滲透。我們不可以一味地要求學生信奉什么,但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可以從身邊的“小情、小愛”著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以情感人、以知育情、以意育行”中來,讓創新理論深入淺出、有血有肉。課堂中,對于傳播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我們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而不是閃爍其詞、聽之任之。通過加大感情投入,與學生開展雙向平等交流,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與學生實現情感共鳴。記得在給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時,學生對當時缺乏配套教學生活設施的新校區環境極為不滿,針對現狀,我將“原理”中的辯證法與校園環境連在一起讓學生展開辯論。抱怨連篇的學生與充滿愿景的學生“針鋒相對”,既給了學生“發泄”的平臺,也贏得了學生的寬容與理解。而今學生早已走上了工作崗位,卻與老師保持著密切聯系,那種視我為友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借助信息平臺,拓展課堂空間

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大班制教學格局。百余人的大講堂要真正做到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走進學生心靈,不拓展課堂空間只會給人留下虛華空洞的陰影。如何規避,最佳途徑就是借助信息平臺將教師的信息空間向學生曝光。要發揮信息平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補充功能,我認為關鍵還在于過程的監控與跟蹤。為此,在QQ群或博客中,教師可以不時向學生拋出問題,通過剖析問題或關注網絡輿情來提升大家的政治敏銳力與洞察力。課堂中,就大家普遍關心或心存疑慮的問題集中分析。通過網絡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對話,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解決大課堂無法解決的個別問題,而且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作用。

找準定位、定準主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堅守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準則;融入情感、創新理念,理應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的一個方向和趨勢。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30多年來鮮活事例融入到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中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必然被青年學生追崇與喜愛。(作者吳鋁鋅單位:湖南工業大學)

《中國教育報》2012年5月14日第6版

上一條:黃石理工學院著力提高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 下一條:“公正”是一種能讓社會凝聚起來的力量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