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兩高”報告披露,去年各級法院依法宣告825名被告人無罪,一批重大冤假錯案被糾正;各級檢察機關對偵查活動違法情形提出糾正意見72370件次,決定不批捕100157人、不起訴16427人,同比分別上升9.4%和96.5%。
為這樣的“增長”叫好!
防止冤假錯案,是司法公正的底線,也是法律尊嚴的底線。濫用強制措施、違法取證、刑訊逼供;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既是對法律的無視,更是對公民正當權利的踐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句話最深刻的落腳點是“每一個”。因為,司法工作萬分之一的失誤,對于當事人都是百分之百的傷害。
有部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男主角蒙冤殺妻入獄數年后,監牢新進來一個囚犯,無意中說出當年殺害男主角妻子的隱情。而此時的男主角,人生已徹底被改變。我們期盼,這樣的故事不在我們身邊上演。
每個公民都應該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一旦國家公權出現執行偏差,受影響的不只是一個人、一個家庭,還會引發社會對公平正義的信心、對司法能力的質疑。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是大話套話空話。實現這12個字,需要更高素質更加純潔的司法隊伍,需要維護司法公正的執法理念,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配套機制。
堅持依法冶國,路漫漫,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