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如何“演”好思政課這出“戲”

2014年01月20日 15:46 佚名 點擊:[]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指出:提高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關鍵在教師。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的傳播者,這就對教師素質提出很高的要求。特別是新課改以后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思政課課堂都是一支粉筆、一個老師、一塊黑板這樣單調乏味的完成一節思政課,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課改后不僅教材內容在隨著時代的步伐的不斷的更新,而且最主要的是涉及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師生之間由原來的“你講我聽”的模式轉變成為一種新型的平等和互動的關系。因此,作為思政課教師,應該重新定位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來取代原來的“灌輸者”角色。在我看來,思政課教師要想演好這出戲,就必須扮演好以下幾個角色:

一、做好編劇

高校思想政治課的第一本書就是《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書的內容包括了如何適應大學生活,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怎么樣愛國,怎么樣遵守公共秩序和大學生應該具備法律常識等內容,它是一門指導學生如何求知、如何處世、如何做人的思想性、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很多同學認為這些東西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東西,不用學也會,因此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對課程進行“生動化”的處理,在課前備好課,做好每一課的課堂設計。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學設計和編劇藝術確實有某種相通之處??偸钦f演員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那作為思政課教師也是一樣,如果想要講好課,必須充分的準備課前備課,這樣才能胸有成竹。

在準備階段,也就是備課階段。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寫劇本編劇的角色。在教師手中有一個劇本,那就是教材,我認為,教材只是教學活動中的“原著”,教師在教學處理過程中,應把“原著”中“死”的內容盡量“激活”,把它場景化、表演化,即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能在課堂中展現的學習過程、思維過程,就像把原著中的故事轉化為一個個能表演的場景一樣。比如說在上《思想道德修養》這本書中的道德部分,我們教研部開展了各系的道德小品比賽,今年的道德小品比賽中,其中有一個小品讓我印象深刻,兩個小偷到寢室去偷東西,結果在寢室接到了那個大學生病危父親的電話,他們家很窮,孩子懂事孝順,結果感動了兩名小偷。通過這樣的比賽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參與其中,在具體的場景中活動、思考、領悟,通過自身感悟而內化為自身行為,加強道德學習。另外,教師在教學處理過程中,為了教學的需要,在忠實于原著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科學加工,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這些對教材的加工和改編必將導致教案編寫的劇本化。既然有活動,就必然有場景,有矛盾、有沖突。讓學生在具體場景中實踐、探討、發現,讓學生在矛盾、沖突中求異、質疑、創新。

當然,教案畢竟是教案,有別于劇本。首先,劇本中人物的言行舉止是設計好了的,而在我們的教案雖然這樣寫了,但是在課堂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其次,劇本中人物的言行舉止必須達到預定效果,而我們只能預計可能的效果,只能期望達到預定效果。

二、做好演員

很多人都說老師是沒有固定臺詞的演員,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活動的舞臺就是三尺講臺,可是要想上好思政課,教師就必須要面對學生,就像演員要面對觀眾一樣。而且思政課教師也和演員有很多相同之處:演員是以演技打動人們的心弦,教師是以語言啟迪人們的思想;演員在舞臺上,教師在講臺上;演員面對成千上萬的觀眾,而教師同時要教育幾十上百個學生。演員和教師都同樣肩負著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

可是目前思政課的上課現狀并不樂觀,很多同學都把思政課當成了放松課、休息課,認為只要期末考試的時候背一背就能考過,上課睡覺、玩手機現象十分普遍。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在反思這樣的課堂時就不難明白,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源于思政課教師講得不夠激情,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暑假在進行新任教師培訓時,我有幸聽了一堂由大連海事大學賈鳳姿教授講的示范課。賈教授的講課方式給我很大的啟發,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像演員到了舞臺一樣,要充滿激情。要讓自己的“觀眾”——學生喜歡自己的表演,做你的忠實觀眾,你的粉絲,甚至是鐵粉。

要想達到這種效果,首先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做好備課就好比一個演員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劇本,只有備好課才有在舞臺上胸有成竹的表演。其次,要在你的課堂上傾注感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礎。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劑。有人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睕]有演員與觀眾的情感交流和互動,就不會有深入人心的表演。

三、做好導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怎樣去解放學生?這告訴我們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是課程學習的組織者、學習過程的指導者、教學資源的開拓者。一名教師就像導演一樣,成功與否不在于她的學生考了多高的分數,也不在于某個學生得了什么特等獎,而在于激起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每一位學生特別是所謂的“后進生”和“問題生”都喜歡你導出的課,都想成為你導的影片的主角。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要做好導演的角色,只有導演有效引導、精辟講解,演員投入表演、靈活地勝任角色,才會演出更多優秀的作品來。對于思政課課堂教學而言,教師的導演角色是比較辛苦和勞累的,導演有時候會不厭其反地去引導,去講解,甚至去示范,教師也應該如此,尤其新課程改革后學習越來越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等特點,許多時候需要教師有效地甚至過多地去講解。但講解明白并不意味著教學任務的結束,作為教師在必要的引導講解、示范后,更多地要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去感悟、去思考,讓知識、道德、思想在體驗中得到內化。教師要導而有方、導而有度、導而有時,才能更加勝任課堂教學中的“導演”角色。

上一條:如何讓思政課堂“活”起來? 下一條:思政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