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以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效性為目標,切實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與建設,著力推進以項目化、網絡化、專題化為主要內容的“三化”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市級教學團隊1個、市級精品課程1門、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
一是探索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項目化教學改革。主要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依據教材基本內容和學生所學專業,結合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由教師設定課堂項目、校園項目和校外項目三類參考項目任務,課堂項目主要是進行分組話題、課堂辯論和項目匯報,校園項目主要是開展校園調查和社團活動,校外項目主要是參加社會服務和社會調研。學生通過項目任務的實施,體驗“學、做、行”一體化,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提升的教學目標。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設定項目,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變為探究式、互動式教學方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改革理念,消除了學生的厭惡心理和抵觸情緒,培養了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是全面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化教學改革。主要在三個方面:其一,實現課程教學資源網上共享。依托學校數字化校園平臺,將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校級精品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教學資源全部上網,開辟了學生學習、師生溝通的新空間和新渠道。其二,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網絡平臺。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單列32學時2學分,實現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化。平臺按照“學時固定、環節必修、模塊選修、積點完成”的原則,設立自主學習、成果展示、師生互動等6個核心區,對應實現教師教育、自我教育、社會教育等3個教育環節、9個教育模塊的學習任務,集在線學習、移動閱讀、互動交流、在線輔導、適時考核、過程監控等功能一體。教師通過平臺組織實施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平臺分區完成學習任務,使思想性和教育性、靈活性和多樣性、開放性和可控性達到了有機的統一。其三,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化考試改革。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自主開發建設網上考試平臺,實現題庫建設、在線考試、網上閱卷和成績錄入等功能的有效整合,推進了考務工作的現代性和規范性,既提高了教師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又節約了教學成本投入。
三是積極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化教學改革。主要是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為解決教師研究不深、精力不夠、普遍開花的問題,集中整合教材有關內容,合理確定教學專題,變教師自主備課為集體備課,建立教師教學AB角制,兩名教師交叉班級授課,更好地實現了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促進了優勢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使教師成為相關問題研究的專家,讓學生感受教師不同的授課風格,提高了教學的學術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教師和學生的普遍認可。
通過上述教學改革工作的扎實開展,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20余項;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加受到學生歡迎,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持續提升;三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社會影響擴大,市內外10余所本專科院校來校學習交流建設經驗。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喻永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