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劉洪宇的網頁,悠揚的音樂沁人心脾。
在網頁的左上端顯示,劉洪宇上傳的文章有1922篇,視頻285個,其好友是10166名,留言有4667條,微博有270條,相冊8個,而總訪客有4721651。在這個網頁上,還能看到其工作動態、教學PPT,如果與他互為好友,還能看到更多劉洪宇愿意開放的內容。
劉洪宇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他所做的網頁依附于湖南“職教新干線”這一平臺。
這一平臺始于兩年前,是湖南省教育廳的頂層設計,是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推動。湖南省教育廳為應對慕課的到來,專門啟動《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運用世界大學城網絡學習空間,建設以“職教新干線”為引領的“湖南職業教育新干線”網絡學習平臺群,研究制定并推行統一的空間應用技術標準,使這一平臺成為湖南乃至全國最大的政府牽頭開發的慕課平臺。
目前,湖南職教新干線上匯聚了4萬多名教師個人空間課程資源,并且以教師空間帶動學生空間,在湖南職業教育界,幾乎做到“人人有空間”。截至2014年10月,在湖南職教新干線上,已經建成網絡學習空間105萬個,網絡空間課程3850門。已建設機構平臺299個,發布教學視頻200萬個,師生互動9720萬人次,文章瀏覽5.5億人次,視頻瀏覽3504萬人次。
“這給我們應對慕課的到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边@一舉措的推動者、湖南省教育廳巡視員王鍵在做未雨綢繆之事。
職教新干線是什么?
慕課大潮來襲,這一次,湖南職業教育大踏步走在了高等教育的前列。
王鍵所理解的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他預言: 慕課將炸開大學的圍墻,炸醒昏昏欲睡的課堂,把老師和學生炸到世界幾百年來最深刻的教育變革浪潮中去跳舞。
“這不是名校名師名課的慕課,而是根據職業院校學生特點進行全過程教學干預的在線課程,實現了優質課程資源跨校跨界使用,并在湖南職業教育中得到了快速推廣應用,有效推動了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蓖蹑I認為,目前湖南職業教育信息化能走在全國前列,是找到了抓手。
王鍵眼中的慕課不同于傳統的透過電視廣播、互聯網、輔導專線、函授等形式的遠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興起的教學視頻網絡共享——公開課,更不同于基于網絡的學習軟件或在線應用。在王鍵眼中,在慕課模式下,大學的課程、課堂教學、學生學習進程、學生的學習體驗、師生互動過程等被完整地、系統地在線實現,包括coursera、edx等在內的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都只是其華麗的外表而已。
很多人認為,職業院校的慕課無法實現,而在王鍵看來,在實踐操作訓練中,學生能隨時隨地有選擇性地學習那些解析了技能操作程序、步驟的課程資源,隨時獲取教師有針對性的在線指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MOOC跨越時空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幫助職業院校推動了課堂教學的翻轉,優化、整合了以使學生樂學、愿學的資源,提高了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把學生推到了教學雙邊活動的主體地位,實現了‘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這種線上線下學習的有效結合,提高了課程教學效果?!?/p>
職教新干線改變了教與學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大一新生劉宇告訴記者:“我們到學校,第一件事是軍訓,同時進行的是在‘職教新干線’上開辟學習空間?!碑斎?,這一切操作是在老師的指導之下進行,如果要熟練運用,需要練習兩個星期。
注冊自己的空間之后,上課時,劉宇在空間教室里,就可以找到全校老師的空間,可以看到老師的教學課件,可以向老師提問。而老師也可以通過空間給學生布置作業,修改作業。
對于職教新干線,劉洪宇的一段話引人深思,他說:“有了這個平臺,學校的教學模式完全改變了。比如我和學生講創新,一個光棍節,淘寶的銷售額能夠達300億元,我把這個案例和美國社會科學家熊彼特的創新理論相結合就能讓學生親身體會到什么是創新。反過來,學生給我留言也讓我學了很多新知識,比如‘高大上’等詞語,也知道了他們的一些想法?!?/p>
其實,劉洪宇的這門創新課是選修課,修滿有學分。學生很喜歡這門課,在空間上報名就超過了900多人,最終,他選擇了100個學生?!爱吘菇淌胰菁{有限?!眲⒑橛钫f,“不過,我會在空間分享我的教學課件,感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去下載學習?!蓖瑫r,很多學生跑到空間上給他留言,這增加了學生與老師間的互動。
而在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余瀅看來,“職教新干線是一個展示每個教師自己的個人空間?!彼谶@個平臺上發明了針對高職生學習特點的“挑戰式教學法”。
高職的孩子更愛操作,手機玩得比較好,所以老師也就會有導向性地引導學生學習,正好空間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利用這一平臺,去年,余瀅在教授“鐵路貨運”課時,把290個學生分為兩個班,以班級為單位,以擂臺為形式,每期提出問題和方案的團隊作擂主,其他團隊進行挑戰和應戰。
兩個課堂,一個是自主課堂,由班級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擔任主持人,以慕課的形式,先帶學生們看微視頻,再看閱讀資料,之后再做測試,最后再主題討論(挑戰應戰);一個是面授課堂,老師解決疑難知識點。因為進度不同,老師通過系統抓取學生在自主課堂所不能掌握的東西,然后融合到面授式課堂的知識點中。
這個挑戰式教學法使得兩個班學生的優秀率提高了大概20%。
“更好的是,有了空間之后,我們的教學就變成24小時都可以進行了?!庇酁]說。
網絡的便捷,使得教與學的組織形式、內容、方法等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在湖南職業教育界,以湖南職業教育新干線為平臺,很多院校有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比如,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組織的“院長話題”,由院長親自主持,定期在網絡上為學生答疑解惑;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提出的增值學習,通過學習過程中的互幫互助,在空間實現了“人人為我師,我為人人師”。
除此之外,這個平臺還面向城鎮居民建構了有針對性的“培訓平臺”,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輔導。如,湖南生物機電職院的“農民培訓平臺”,將先進、科學的農業知識推送到長沙市望城區光明村的農民空間,教師定期在線為農民答疑解惑;郴州職院的“百企空間”,為5000多名企業員工提供了網絡學習平臺,組織員工在線技能培訓;湖南工藝美術職院通過劉愛云大師開設“湘繡博物館”空間,使國家級非遺項目湘繡得以傳承與保護;岳陽職院的“老年頤養院”、湖南外貿職院的“食品監管平臺”、湖南水利水電職院的“水文化主題空間”、常德職院的空間“植物醫院”等,均為社會學習者、用戶提供了跨越時空的優質服務。
“多維度的空間教學模式,顛覆了‘一師一課堂’的封閉式傳統教學。教育者的多元性,進一步強調學習者是教學的主體,促進了個性化學習。同時,職業教育也拓展了向社會服務的功能?!蓖蹑I很有感觸地說。
職教新干線解決頂崗實習難題
職業院校學生的頂崗實習一直被社會詬病為“放羊式”管理,這是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非常頭疼的一大難題。在教育教學規定上,頂崗實習一直是教學的一個環節,然而由于頂崗實習學生的量大,地域又分散,有效管理有很大難度。
然而,在湖南鐵道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韓先滿看來,學校在“職教新干線”這一平臺上開發出來的“微信課堂”管理系統讓這一難題得到了解決。
韓先滿介紹,“微信課堂”是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服務平臺,通過搭建學院自主開發的后臺管理系統與數據庫,構建起頂崗實習教學、管理、信息交流平臺,是針對該院學生頂崗實習區域分布太廣、難以管控和不方便集中授課而開發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方法。
學生在實習時到崗如何?有什么問題?過去,學校指導老師只有到現場才能得知。現在,學生每天要在微信平臺上報到,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平臺向學校反映。
該院信息中心主任沈堅勇介紹,學院去年1064名頂崗實習學生全部采用該教學法管理,學生日點名簽到率在90%以上,學生“微信課堂”組織小型討論會40余場,學生和實習單位普遍反映管理效果顯著。
微信課堂會每隔一個星期搜集一些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探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加入。學生可用文字、語音發表意見。此外,通過實時拍攝圖片,方便老師圖文并茂地解決一些技術難題。
韓先滿認為,“微信課堂”突破了頂崗實習學生分散的地域限制與時間限制,每個學生教學進度都可以由自己自由掌握,照顧到不同企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教學需求,學院教學緊跟企業需求動態調整,實現專業教學與現場實踐學習的緊密結合。
據介紹,目前“微信課堂”在湖南全省的職業院校進行推廣。
其實,對于湖南職業教育新干線這一自上而下的推動平臺,剛開始也遭到很多老師的反對,特別是那些45歲以上、對網絡不熟悉甚至抵觸的中年老師,更是如此。
“然而,時代不可逆。如果要應對教育信息化的潮流,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著手?!蓖蹑I說,“當然,這一平臺還任重道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