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教研室是信息工程學院下屬四個教研單位之一,主要負責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虛擬現實技術等方向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一、師資隊伍
物聯網教研室現有教師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3人,講師級職稱教師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8人,另外,企業工程師聯合教學。
二、教學、科研
物聯網教研室一直致力于加強教學改革和研究,每學年均制定有工作規劃。同時積極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專業分別和中興教育、江西聯微、廣州粵嵌合作。
三、專業介紹
(一)、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1、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大數據采集、清洗、分析、處理及可視化等各類不同崗位大數據工程師
2、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2.5+0.5模式,第一年,學校承擔規定的公共基礎課程的授課任務,企業教師承擔專業基礎課;第二年,企業承擔全部的專業核心課;第三年上半年,企業資深工程師帶領學生進行企業級項目實戰訓練并推薦工作,最后半年帶薪頂崗實習并編寫論文。
3、崗位能力
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大數據處理能力、大數據挖掘能力及大數據平臺、云平臺運維能力。
4、職業面向
1)就業崗位:大數據處理工程師、大數據系統運維工程師、大數據應用開發工程師、大數據可視化工程師、大數據分析分析工程師
序號 |
職業崗位名稱 |
典型工作任務描述 |
1 |
大數據處理工程師 |
大數據獲取、清洗、轉換、上載,以及數據存儲、備份和恢復 |
2 |
大數據系統運維工程師 |
大數據系統的搭建與運維 |
3 |
大數據應用開發工程師 |
搭建大數據應用平臺、開發分析應用程序 |
4 |
大數據可視化工程師 |
利用圖形化的工具及手段揭示數據中的復雜信息 |
5 |
大數據分析分析工程師 |
運用算法來解決分析問題,并且從事數據挖掘工作 |
2)就業范圍:就業面向中國9大IT集群城市,國內外軟件企業、服務外包、電商企業及企事業單位等,如微軟、百度、微創、思創、美團網、攜程網、銀行、學校、醫院等。
3)就業前景與就業保障:
前景:我國每年大數據程師目前每年人才的缺口在20萬左右,人才的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保障:簽訂就業協議,明確就業薪水。
5、課程設置
專業基礎課 |
專業核心課 |
專業實踐課 |
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計算機應用基礎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數據庫存儲(mysql) |
Java桌面項目實訓 |
網頁設計技術(HTML5/CSS)、 Linux系統基礎 |
大數據的Python基礎、zookeeper、網絡編程 |
Python分布爬蟲web應用項目實訓 |
圖形與圖像處理、操作系統基礎、Linux操作系統 |
Hadoop大數據平臺基礎、數據清洗、JSP動態網站開發技術 |
離線大數據應用分析項目實訓 |
IT職業素養與就業指導(含模擬面試) |
數據計算框架與處理技術、數據可視化技術(Spark, Scala)、J2EE企業級框架技術 |
在線實時大數據分析項目 Java企業級項目開發 |
就業與創業指導 |
軟件交付與實施 |
企業商業項目實踐 |
(二)、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針對目前人才緊缺的智慧城市建設方向的物聯網應用領域,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適應物聯網產業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掌握傳感器與傳感終端設備檢測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及應用、RFID應用技術、物聯網工程項目設計與工程施工、物聯網應用系統的運行與管理等專業必備知識,能勝任智慧城市建設的工作崗位,包括智能交通、智能電力、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服務等,具備物聯網系統工程設計、工程設備安裝調試、物聯網應用系統的運行與維護及相關企業的產品營銷、技術服務與設備運維、管理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專業特色
我校與中興教育管理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辦學,成立中興班。
企業化人才培養體系,學業與產業接軌;企業工程師與職業化培訓管理團隊;項目式教學,體驗真實完整工作流程;企業化考核與評價標準。
1)入學即簽訂入職及就業服務協議。
2)企業特色職業素養課程貫徹始終,提前開展職場演練。
3)優質高端實習就業資源,更多就業機會。
4)就業前開展面試模擬、就業指導,一對一指導更有信心。
3、主要課程
該專業主要開設課程有:計算機網絡技術、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數據通訊與網絡技術、單片機與傳感器、物聯網識別技術、物聯網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嵌入式接口技術、物聯網系統集成、物聯網工程規劃、網絡組建與綜合布線技術、智能家居創新系統設計(中興指導)、畢業實習(中興企業指導項目制作)
4、就業方向
電子產品測試工程師、硬件產品測試工程師、物聯網產品開發工程師、電子產品開發工程師、嵌入式開發工程師、物聯網項目實施工程師、物聯網系統集成工程師。
5、崗位能力:
具備物聯網應用體系維護管理能力、物聯網信息處理能力及智慧家居設計能力。
6、教學保障
物聯網綜合實訓室主要承擔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數據通訊與網絡技術、單片機與傳感器、物聯網識別技術、物聯網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嵌入式接口技術等課程實訓。
(三)、云計算技術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采取訂單式培養,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術等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質、良好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與素質。具備分析解決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實際問題和技術的應用能力,可勝任云計算系統規劃設計、云計算平臺搭建、云計算系統部署與運維、云計算應用開發與服務等崗位工作,德才兼備的創新創業型技術技能拔尖人才。
2、核心課程
Windows系統管理與網絡服務,Linux系統管理與網絡服務,數據通信技術,虛擬化技術,云平臺搭建與實訓。
3、崗位能力
具備構架設計能力、部署能力及云平臺管理、運維能力
4、就業方向
云計算系統工程師、云計算軟件工程師、云計算運維工程師、云計算調試工程師、云計算測試工程師,云平臺實施工程師,云平臺架構師,云計算高級售前。
5、專業特色
1)校企混編多元化師資團隊
教學經驗豐富的院校師資負責基礎課程的教學,專業課程由項目經驗豐富的中興高級工程師企業師資團隊承擔,多元化師資培養學生綜合化能力。
2)行業級實驗實訓基地,還原真實應用場景
引入先進通信設備組建現網高端實訓室,供學生開展專業實訓及行業認證實訓。
3)仿真企業式教學培養模式
企業化人才培養體系,學業與產業接軌;企業工程師與職業化培訓管理團隊;項目式教學,體驗真實完整工作流程;企業化考核與評價標準。
4)全鏈條就業服務體系,就業更有保障
(1)入學即簽訂入職及就業服務協議。
(2)企業特色職業素養課程貫徹始終,提前開展職場演練。
(3)優質高端實習就業資源,更多就業機會。
(4)就業前開展面試模擬、就業指導,一對一指導更有信心。
(四)、虛擬現實(VR)應用技術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順應互聯網+時代對虛擬現實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需要,面向新聞媒體傳播機構、文化傳播公司、影視制作公司、游戲軟件公司、動漫設計與制作公司、廣告公司、政府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大型企事業等領域,培養具有良好專業素養,系統掌握虛擬現實技術專業基本理論知識、數字影視技術、游戲動畫技術、網絡傳播技術的基本技能,能夠從事動畫制作設計與開發、游戲軟件設計與開發、影視制作、廣告設計、網絡媒體設計與開發等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幫助學生高薪就業或有效創業,助力造就一批成功的創業者,為虛擬現實行業和企業發展培育出一批中流砥柱的高端人才。
2、主要課程設置
主干課程包括三維建模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虛擬現實交互設計、Unity3D游戲開發、數字媒體--UI設計、數字媒體技術導論、 數字影視后期制作、虛擬現實技術基礎
3、崗位能力
具備軟件開發應用能力、場景建模及系統集成能力
4、職業崗位面向
VR游戲公司、VR影視公司、VR動畫公司和專業VR公司的原畫工程師、場景建模工程師、角色設計工程師、物理特效工程師、交互設計工程師、高級編程工程師、游戲測試工程師、聯調測試工程師;廣告傳媒、城市規劃、園林設計等公司的VR策劃師、創意師、設計師、程序員、測試員等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