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盯上人民幣
□林 峰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經濟,但目前看效果一般,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居高不下。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他們想通過擴大出口,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
那美國為何盯上人民幣呢?原來,在中美貿易中,中國一直是順差,就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一直比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多。于是就有美國人認為是中國企業搶了他們的飯碗,讓他們失了業;人民幣幣值低,是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讓人民幣升值。今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幣升值;3月,美國130名國會議員聯名上書美商務部和財政部,要求對中國施壓以迫使人民幣升值。他們以為,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以后,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價格將提高,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價格會下降。這樣,中國商品賣得就少了,美國商品賣得就多了。
真的是這樣嗎?事實并非如此。從2005年到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21%。但同期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增長了約8倍。實際上,成本低、價格低才是中國出口多的原因。此外,中國的出口大部分是低端產品,美國出口的大都是高端產品,兩國貿易存在互補,中國企業并不與美國形成競爭。而美國對中國實行很多出口限制,像計算機的核心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等不賣給我們。也許這才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真正原因。而失業人數增加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也跟人民幣無關。
因此,人民幣升值既解決不了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也解決不了美國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