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3日是靖國神社例行春季大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人雖沒有親自前往靖國神社,但卻“自掏腰包”獻上了祭品。結合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安倍不斷右傾的行為,《日本時報》發表前英國駐日大使修科塔茲(Hugh Cortazzi)文章指出,安倍一昧想讓日本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但他和自民黨的一系列做法卻讓日本變得越來越不正常。全文編譯如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經常被人引用的言論就是他要讓日本再次成為一個“正?!钡膰?。這么看來,安倍似乎是認為當前日本的戰后架構,包括在同盟國軍事占領時期實施的日本憲法與《教育基本法》都是不正常的。
安倍在其《致美麗的國家:我對日本的愿景》一書中稱,盟軍當時的意圖是為了束縛住日本的手腳,讓日本無法再次崛起為一個世界大國。而日本現在確實是個世界大國,它擁有著現代化的軍隊并也是亞洲強國之一。毫無疑問,日本在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都十分強大。
為了變得更“正?!?,安倍想讓日本在與美國的戰略同盟關系中變得更為“平等”。他不喜歡在他看來美日同盟中,日本低美國一等的姿態,因為目前在同盟中,美日雙方對于彼此的責任也并非對等。但是,雖說日本在依賴著美國的核保護傘,但這點也同其它無核民主國家依賴美國的核保護一樣,沒有什么不同。其實,當前在任何亞洲的沖突中,只要涉及美國,日本都無可避免地被牽扯其中。如果說硬要在美日同盟的條約中做一些更為“平等”的改變,那也只是起到了粉飾的作用,毫無實質意義。另外,安倍還想讓日本能夠在聯合國的維和行動中能夠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
安倍似乎認為,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他有必要修改憲法第九條。此舉在日本國內是極具爭議的,同時在日本的亞洲鄰國們看來,這也是一種挑釁的行為。通過修改憲法第九條的解讀,日本的自衛隊能夠得以發展。但是,在修改了憲法解讀之后,日本亦有可能通過對憲法第九條給以進一步的澄清與解釋,讓日本在聯合國維和中能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安倍相信,總的來說,日本憲法與《教育基本法》都令日本無法成為一個“正?!钡膰?。但日本這兩部法律的制定都是為了確保日本可以徹底成為一個民主國家,都能幫助日本發展民主進程與民主體制。因此,日本憲法與《教育基本法》都有助于讓日本在世界眾多的民主國家之中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自民黨提出要修改日本憲法,大概是為了讓日本變得更加“正?!?,但似乎在其它民主國家眼中,修憲只會讓日本變得更加不正常。在自民黨的修憲草案中,不少關于人權的條款都被淡化了,而在許多日本以外的國家看來,這些條款正是日本憲法一大強有力之處。另外,在自民黨的草案中,還有一些條款是規定民眾有尊重國旗國歌的責任,而且還必須服從“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自民黨的修憲草案讓人回想起日本反民主的戰前體系。
另外,安倍似乎認為,對于讓日本變成“正常”國家,《保密法》也是不可或缺的,盡管其它國家都有法律來保護信息安全,例如英國的《官方機密法(Official Secret Act)》,但日本的《保密法》與這些法律都有不同。
在這部日本《保密法》中,一些定義都是模糊不清的,日本可以對之從嚴適用,進而限制新聞自由。這部法律必須以清晰的條款來防止日本像當年戰前政府那樣處理對其政策的批評,以及追捕日本和外國記者。
但是,日本在某些方面的做法確實讓它看起來不正常。幾乎每一個國家和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人們對于自己文化和家鄉的自豪也是自然而無可厚非的。但是一些日本人卻過于強調在自己特質,而忽略了自己與他人的共同之處。也很多文章都論述了日本加拉帕戈斯綜合癥(Japanese Galapagos syndrome)以及“日本人論(Nihonjinron)”的情況。
那些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的日本人其實會損害到自己的長期利益。如果不是故意的話,強調作為一名日本人有多么獨特,并癡迷于種族的同質性,實際上都是種族主義的表現。
而現代日本另一個讓自己看上去不正常的方面是,最近幾年來,日本國際化的速度似乎有所減緩。在泡沫經濟時期,西方很多人抱怨稱有太多的日本公司和日本人,而今天大量的中國公司和中國人的出現則應喚醒日本的擔憂了。
但那些有著國際思維,樂于在國外求學與生活的日本人有怎么樣了呢?在日本教學或者演講的外國人時常感到沮喪,因為日本的觀眾很少有提問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英語方面的限制——這也是一個將日本與其它英語能力更好的亞洲國家相分離的因素。另一方面的原因則在于一些日本人害怕提問會使他們在人前脫穎而出,而這是不符合日本人的習慣的。
安倍的自民黨似乎并不主張鼓勵提問與個人主義。順從與一致看起來才是他們對于日本民眾的要求與期望。從憲法與國際層面來講,日本是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而日本對于“正常國家”的訴求,卻因為強權與限制自由而被逐漸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