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省情教育 >> 璀璨文化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江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35項)

2010年03月24日 11:11 佚名 點擊:[]

興國山歌、南豐跳儺、婺源儺舞、樂安儺舞、萬載縣儺戲、永新盾牌舞、吉安縣鯉魚燈舞、弋陽腔、青陽腔、廣昌孟戲、婺源徽劇、宜黃戲、贛南采茶戲、萍鄉春鑼、武寧打鼓歌、于都嗩吶公婆吹、萬載得勝鼓、全豐花燈、石城燈會、豐城岳家獅、婺源三雕、萍鄉湘東儺面具、瑞昌剪紙、瑞昌竹編、湖口草龍、南昌市瓷板畫、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鉛山連史紙制作技藝、歙硯制作工藝、金星硯制作工藝、萬載花炮制作技藝、萍鄉煙花制作技藝、萬載縣夏布織造技藝、樟樹藥俗。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這里介紹江西歷史文化,并非要將它與其他地域性文化一較高下。恰恰相反,討論中國的任何一個地域文化,都必須明確一個基本點,那就是不能脫離中國文化這個母體。我們在研究地域文化時所能做到的,只是探求中國文化這個母體內各個子系的聯系與差異,發現其個性與共性,揭示它們與母體之間的關系。而討論江西歷史文化,也必須將其定位于中國文化這個母體之中。

由于中原地區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各地文化以及傳入中國的境外文化,都是在這里匯集與沖撞、改造與融合、變異與發展,同時向各地區輻射。因此,研究任何地域文化,都不能不考慮它和中原文化的關系。

這道理看似簡單,但在具體操作時卻往往有意無意地被忽視。而對于研究江西文化來說,這個基本點又尤為重要。雖然我們在前面反復論及江西先民在贛鄱大地上的開創性貢獻,但絲毫不能否認江西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比其他許多地域文化更為一脈相承。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現在研究江西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中國的整體文化,或者說是在研究中國的主體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不了解江西文化,便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的實質。

目前影響較大的一些地域文化,大多是在春秋戰國時開始形成的。如齊魯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三晉文化、關中文化等。這些地域文化的形成,與當時中國的多元化政治形勢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們又都是中國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的源頭。多元化的政治中,大都市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早期國家大多是由都市為核心并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它對周圍地區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成為該地區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及消費娛樂中心。如臨淄、曲阜、洛(雒)陽、姑蘇、會稽、成都、咸陽、晉陽、邯鄲、大梁、郢等,皆是。雖然隨著時代的推移,這些都市或存或亡或盛或衰,但其潛在的影響及文化積淀卻是長存的。

春秋戰國同時也是中國由多元政治到一元政治的過渡期。齊文化、魯文化演變而為齊魯文化,吳文化、越文化融合而為吳越文化,巴文化、蜀文化聯姻而為巴蜀文化,等等,反映了統一的趨勢,最終由區域的統一擴大到全國的統一。江西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真正融入到中華文化的母體之中。在中原文化和贛鄱先民傳統文化的結合過程中,江西產生出了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地方特征的地域文化,并為中國文化的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

江西的歷史和人文有著輝煌的過去,我們需要不斷地彰顯先人們的偉大業績和精神,并從中發掘其現代價值并加以繼承和發揚。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對今天的江西人來說,重要的是繼承前人的優秀傳統,而不是沉浸在古代的輝煌中自我陶醉,更不能自閉于一切先進思想和文化,甚至借歷史自欺欺人,忽視傳統文化中因循守舊的因素。

上一條:江西文化的活化石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