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7月中旬,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斷然決定了三件大事: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準備起義;組織湘鄂贛粵四省的農民,在秋收季節舉行暴動;召集中央會議,討論和決定新時期的方針和政策。
為徹底清算并糾正黨在過去工作中的嚴重錯誤,制定新的方針,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著名的八七會議。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并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這次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黨指明了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八七會議后,毛澤東受黨中央的派遣,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趕赴湖南,組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起義的部隊主要有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安源工人武裝和瀏陽、平江的農軍,起義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共5000余人。毛澤東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任起義軍總指揮。9月9日開始,起義軍先后從修水、安源、銅鼓等地向長沙進攻。但由于敵強我弱,起義軍受挫。9月19日,毛澤東在湖南瀏陽文家市召開前委會議,決定改變原來直取瀏陽、攻打長沙的計劃,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井岡山進軍。9月29日,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約1000人到達江西永新縣的三灣村,并在那里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確定了“支部建在連上”的黨建工作原則。經過改編,起義軍從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黨在部隊中建立了各級組織,特別是把支部建在了連上,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之后,起義部隊開始向井岡山挺進。從此,這支革命武裝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開始了創建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