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和建設蘇維埃共和國政權的艱苦探索和實踐中,為我們黨和國家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蘇區精神。
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弘揚蘇區精神。1951年8月,毛澤東為革命根據地人民題詞:“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STRONG>1996年9月,江澤民在視察贛南老區時題詞:“發揚江西老區的光榮傳統,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STRONG>2003年8月,胡錦濤在視察贛南老區時也指出:“革命前輩們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培育起來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對我們堅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永遠是我們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2003年12月,李長春到贛南考察時明確提出了“蘇區精神”,他說:“蘇區精神是我們黨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是我們黨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是寶貴的精神財富?!?/STRONG>
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將這種精神概括為:星火燎原,信念堅定;反對本本,開拓進取;執政為民,爭創第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同中國革命精神系列中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樣,蘇區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在推進革命、建設、發展中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先進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新階段,我們重提和弘揚蘇區精神,其意義不僅僅在傳揚,更重要的是要用蘇區精神來激勵全國人民頑強拼搏、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奮勇前進,以堅強的意志和決心,以創新的精神和勇氣,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