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銅鼓縣排埠鎮毛澤東化險福地
從銅鼓縣城出發,朝西南方向行15公里處,有一個邊陲重鎮叫排埠。歷史上,這里商賈云集、會館林立,湖南的鞭炮、煙草,江西的木竹、白酒等,都經此地集散。
仲夏時節,我們踏著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沿著紅色圣地之旅,尋訪偉人毛澤東遇兇化險福地——月形灣。
崇山峻嶺,密林起伏,樹影婆娑,蟲鳴鳥叫……車在山中行,景從車外過。陡然間,耳邊似乎響起偉人濃重的湘音:“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飶]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p>
湘音平仄間,一幕幕偉人和這座大山之間發生的故事畫面由此展開——
1927年4月至7月,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全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同年9月7日,中央特派員、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在中共瀏陽縣委書記潘心源的護送下,巧裝成安源煤礦采購員,從安源出發,奔赴銅鼓領導秋收起義。一路上日夜兼程,繞過敵人重兵把守的萍鄉,在9月8日進入瀏陽張坊鎮七溪村時,毛澤東被張坊團防局的團丁抓住,并被押往民團總部,當時團丁并不知道被抓的是毛澤東。
一路上偉人坦然自若地邊同團丁閑聊,邊盤算著如何脫險。恰巧,其中有一個團丁是湘潭人,于是毛澤東提出:拿幾塊銀圓給團丁換自己的自由。押送的團丁都同意,可隊長不同意。無奈之下,毛澤東只好設法逃脫。
來到銅鼓瀏陽交界地的一岔路口時,見此處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毛澤東急中生智,猛然從衣袋里掏出一把銀圓往路邊一甩,然后往左一拐朝山上狂奔而去。團丁們爭相搶完銀圓后才開始追趕。跑至一拐彎處,毛澤東順勢滑進路邊的水溝里,借著茅草、灌木作掩護,將整個身子躺在水溝里。團丁追趕過來,見已踏入銅鼓境內,怕遇上當地農軍,胡亂搜索了一陣,便端著梭標走了。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沙石路,我們來到當年毛澤東脫險藏身處,只見郁郁蔥蔥的林木遮天蔽日,藤蔓縱橫,幽深的峽谷中,一股山泉潺潺流下。
“就是在這里,毛澤東巧妙逃脫團丁追捕,躲過生平最大一次劫難。”在一塊石碑前,隨著導游的介紹,我們的思緒再次飄到80余年前的那一幕。
待團丁走遠,毛澤東從水溝里爬上來,正好碰上一個打柴人。打柴人將毛澤東帶到山腳下的吳家祠,為其安頓好住宿和晚飯,翌日又帶路送毛澤東到銅鼓縣城。分手時,毛澤東再次問打柴人姓名,打柴人不肯講。
據導游介紹,偉人遇險的這段經歷是偉人在接見美國記者斯諾時自己講出來的。
事后,毛澤東托人多方尋找救命恩人,才知打柴人名叫陳惟德,萬載人,是銅鼓紙工會的一名會員,后來參加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地方工作。據說,毛澤東不忘舊恩,還給陳惟德寫過信呢!
偉人遇兇化險是唯一的,而月形灣毫無疑問也是唯一的?!胺陜椿?,遇難呈祥”福地由此而生。
偉人的足跡,革命的烽火,為排埠鑄造了永恒的光榮和不朽的歷史豐碑。數十年來,排埠人秉承著偉人艱苦奮斗、奮力拼搏、開拓進取的精神,以斗志昂揚、埋頭苦干、求真務實的姿態,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讓外人看到了一個和諧富庶的山區小鎮的美麗容貌。
既有金仁、佰泰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又有華輝等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更有泓邦超高壓電纜附件等省重點調度項目……排埠人誠信的品德、優質的服務,讓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爭相向排埠拋出橄欖枝,民營企業挑起了排埠的財政大梁;
以高陂、永慶為重點的山羊、土雞、土鴨養殖專業村,以排埠、三溪為重點的肉豬養殖村;永豐、梅洞的有機水稻,黃溪、排埠的有機毛豆,永慶、華聯的有機茶葉……通過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農業發展格局正在排埠逐漸形成;
被授為宜春軍分區國防教育基地和銅鼓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毛澤東化險福地、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思想雛形誕生地萬壽宮,建于明末清初現存104間房子的客家民居邱家大屋……依托江西省歷史文化名鎮的牌子,排埠將轄區內著名景點以及農業觀光游等項目串成一條精品旅游線,吸引了大量省內外游客慕名前往。去年接待游客逾3萬人次,唱響了旅游興鎮新旋律。
排埠富起來了,而且,發展的步伐越來越急切、越來越堅實。去年,該鎮完成財政收入1030萬元;今年1至5月份,完成財政收入790萬元。
行走在排埠的鄉間村頭,我們感受到心齊氣順、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感受到風正勁足、破浪前行的發展勢頭。
昔日的福地,已經變成如今的和諧富地。
記者手記: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起點,排埠人躊躇滿志,他們將利用五年時間,依托毛澤東化險福地,對外樹形象、對內抓發展,以只爭朝夕、扎實苦干的精神狀態,將排埠打造成生態優美、產業優化、管理優質、和諧富庶的新型小城鎮,打造成銅鼓融入長株潭經濟圈的“橋頭堡”。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目標在排埠人的奮力拼搏下定可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