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省情教育 >> 紅色搖籃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上高戰役

2011年01月19日 11:07 佚名 點擊:[]

上高戰役”聞名中外,又稱“錦江會戰”。當時,日寇企圖拔掉駐守在上高的中國軍隊第十九集團軍這顆釘子,于元月份開始,盤踞在南昌的日軍,陸續將派往鄂西及武漢的部隊調返原駐地,并積極補充兵員,增加給養。2月中旬至3月14日集結完畢。其間,日軍積極進行渡河及夜戰演習,并有侵華日空軍第三飛行團主力先后飛抵南昌機場。日軍擬兵分三路,總兵力約6.5萬人,配有戰車40輛,飛機150架,以第十一軍團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為總指揮。

起因

1939年,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在南昌攻守戰中雖然失地喪師,但74軍在高安卻一支獨秀,盡顯鋒芒,其戰績得到了第九戰區的表揚,獲得了軍委會的嘉獎。1939年7月,軍委會的一紙委任書下來,王耀武走馬上任,成為74軍的第二任軍長。這時,74軍的編制也作了調整:57師正式歸屬74軍,師長由施中誠擔任;李天霞擢升51師師長;自視甚高,與李天霞極為不合的張靈甫調任58師任副師長,協助師長廖齡奇。74軍開始成為按照美式標準編制建軍的隊伍,全軍總兵力達31000余人。這期間,74軍的面貌在王耀武的手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觀。王耀武帶兵以“嚴”著稱,“嚴”到近乎“殘酷”的程度。士兵衣著不整,罰站;鞋帶、皮帶扣系不緊,罰站。他對軍官則以“打”為主。某日集合時,他正在講話,某營長卻不時偷看旁邊樹上的兩只嘻鬧鳥兒。王耀武發現后,當即扯出該營長,狠踢了三腳。每次提撥某人時,他必找借口先打罵而后宣布任命。盡管這種作法不乏封建軍閥的味道,但王耀武卻認為它簡單、管用,能培養官兵的服從意識。當然,他也不完全使用“打”、“罰”之法,他曾把自己的3個月薪餉拿出來供給傷兵改善生活,士兵非常感動,因而74軍的上下都能為他出死力,打硬仗。

轉眼到了1940年,這一年,根據美國“援華法案”的協議,蔣介石開始利用美方的貸款來購買美式裝備,武裝其中央軍的精銳,第1、第2、第5、第74軍作為首選的4個軍,首先實現了從頭到腳的更換。其裝備不僅在國軍中沒有部隊能達到,在日軍中也少有,王耀武攥緊拳頭對下屬說,“我們要打幾場漂亮仗為校長爭光,為這身橄欖色添彩?!碑敃r大部分中央軍的服裝還是灰色,74軍的墨綠色就顯得十分特別,它成為一種榮譽的象征。

國軍的精良裝備更加令日軍坐臥不安、抓頭搔腮。當時,由于華北共產黨游擊活動的開展,該地區日軍力量明顯不足,根本無力對待游擊隊活動。日本在華派遣軍總部遂決定從華中派遣軍中抽調第33師團去支援華北的“掃蕩”。

第33師團原駐贛北一帶,一旦調走該師團,南昌地區將只有一個第34師團擔負這一沉重的防守任務了,第34師團長大賀茂滿腹惶恐,他向第11軍司令官圓部和一郎建議,乘33師團尚未北調之際,發動對南昌周圍羅卓英等部的進攻,以減輕他將來守城的壓力。

羅卓英的19集團軍有近10萬人,圓部與羅的幾次交鋒都吃虧不小,如今19集團軍中的74軍又得到美式武裝,這更讓圓部心里無底,況且他已接到調令,即將離任,所以他并不十分愿意發動這場行動,但大賀茂卻是一百二十個堅決請求,這時候,日本在華派遣軍從上海調來池田直三少將率領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到達南昌,以彌補第33師團走后這一地區兵力空虛的窘境,這樣,南昌地區約有2個半師團的力量,圓部勉強認為可以一戰,遂批準了大賀茂的行動方案。

1941年3月14日,南昌日軍兵分三路對19集團軍發起了“鄱陽湖掃蕩戰”。北路第33師團15000人自安義武寧直撲奉新一帶中國守軍;南路池田旅團8000余人從義渡街出發欲渡錦江而從后背打擊上高等地中國軍隊;中路第34師團20000余人則兵發西山、大城,圖謀向西一舉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營壘,確保贛西的“治安”。

其實,早在日軍行動之前,羅卓英接受上次南昌攻守戰的教訓,對日軍可能采取的突襲計劃已有所預備。他將駐高安的74軍置于中路,將李覺的70軍和劉多荃的49軍置于74軍的左、右兩翼,突出在前,以便在退卻中誘敵,運動中殲敵。羅卓英的設想是:待敵被誘至萬載、上高、分宜以東,贛江以西時,集各部之力合殲之。

戰役之初是按照中國人的設想而展開的,但隨著池田旅團占領曲江之后,駐守上高、高安的74軍遂直接處在日軍的攻擊之下,王耀武吃驚不小,即令李天霞率部予以堅決堵擊。

經過

1941年3月15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圓部和一郎指揮2個師團、1個獨立混成旅團,由安義、南昌等地分3路向上高地區進攻,企圖攻殲國民黨軍第9戰區第集團軍主力。

3月19日,北路日軍第33師團占領奉新、村前后退回安義;中路日軍第34師團占領高安后,向官橋泗溪等地繼續攻擊;南路獨立混成第20旅團一部在獨城、經樓地區被國民黨軍第49軍阻擊,主力被阻止在灰埠,被迫渡江北上與第34師團會合。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于19日下決心:利用既設陣地,逐次抗擊,誘日軍進入上高地區予以圍殲。當即電令:“嚴飭各軍積秀對敵猛攻,務將深入之敵,殲滅于高安錦河南北地區?!睘榱嗽鰪娏_集團的攻擊力量,第戰區長官部抽調王陵基川軍陳良基傅翼兩個師由三都導區兼程南下。各軍懾于軍律之森嚴,又知援軍即將到達,士氣大振,奮勇爭先與敵搏斗,圍殲日軍第34師師團之戰于上高地區展開。

日中路軍第34師團本已陷入絕境,而第34師團殲滅羅集團主力奪取上高的野心卻未死,自19日經余程萬師阻止于泗水東岸泗溪附近后,20日第34師團又采取錐形突入之戰術,集中大炮十余門、飛機30余架,集中轟擊泗水西岸唐、港西羅地區,陣地被毀,敵軍遂乘機分由檔口、港西羅強渡,廖奇齡師一部奮勇堵塞缺口,激戰至夜,敵軍大隊擁至致塘坎附近,陣地被突破。廖奇齡乃率所部于21日午夜轉移于白矛山、莘樹下、苛舍之線與余程萬師的潘家橋、云頭山、磊家山的斜交陣地,及石拱橋、下坡橋徐樓的預備陣地相銜接,以確保上高城。是時,第34師團主力為斜交陣地所吸引,激戰竟日,仍未突破。

參戰各軍在薛岳、羅卓英嚴令督導下,無有奮勇赴戰。王耀武為切斷日軍第34師團后路,21日命李天霞蕭清錦江南岸殘敵,率部挺進高安。不料當晚獨立混成第20旅團亦集結所部,于22日昧爽亦發起攻勢,李師前鋒甫出石頭街即遇獨立混成第20旅團主力復由錦江北岸渡過河,經盧家圩來犯,以一股繞攻臘燭山,一股由石頭街西胡家南渡,抄襲李師側背,并以飛機9架、大炮4門自北向南轟擊。李師不敵,退守石頭街西南高地。王耀武接報后,立即變更部署:命李天霞師主力向左轉用;命控置在印塘附近的軍直屬野戰補充團急趨華陽,堵敵西犯。野戰補充團以1小時15華里的速度,冒天空9架敵機掃射和幫軍阻截,于7時許搶占據華陽及其東北無名高地。9時許敵軍大至,在10余架飛機轟炸配合下猛撲華陽、全團官兵浴血戰斗,敵軍死傷累累,陣地屹然未動。獨立混成第20旅團攻不下華陽,乃以主力轉向況家,會合白車頭南渡的千余人沿江急趨熊坊,意圖迂回我軍左翼,補充團當派第1營附迫擊炮1連向左延伸,與敵演成丁字形的遭遇戰。敵再增援反撲,并以一部繞襲熊坊南端,國民黨軍拚死抵抗,敵又未得逞,乃施放大量燒夷彈和毒氣。戰至前半時熊坊失守。李天霞乃派右翼的兩個團先赴援,午夜又收復熊坊。同時石頭街、雞公嶺亦為李師攻克。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陷入背水為陣的窘境。

雙方激戰至24日凌晨,粉碎第34師團對聶家及白茅山的攻勢。上午,第34師團又將錦江南岸調來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殘部3000余人投入戰斗,日軍第3加強團亦出動飛機70余架協虞,投彈1700余枚,廖師陣地大部摧毀,敵人兩度乘隙突入,均被擊退。午時,敵機輪番轟炸,敵步兵曾乘隙由下坡橋突入,賴步兵指揮官李翰卿率所屬軍士隊數度逆襲,反復肉搏,日軍死傷累累,終將敵人驅逐出下坡橋。至此日軍第34師團已攻擊乏術,陷入絕境。

原先羅卓英命令各軍以高安為前進目標,圍殲日軍。由于戰斗情況變化,于22日午,復命各軍改向上高東北地區前進。23日午,劉多荃、李覺兩軍分途進據石頭街、官橋街、楊公圩,迫近灰埠、高要,對第34師團包圍之勢已成。酉時,羅再下令各軍,再度縮小包圍圈,向敵人作求心攻擊。24日已時,李覺軍張言傳師收復南茶羅,復向畢家猛攻,進至介子坡、坑口冷一線。唐伯寅師亦進抵土地王廟,繼攻泗溪。王陵基軍傅翼、陳良基兩師亦展開于荷舍、雷市一線,由北向南攻擊前進。至此將第34師團壓縮在南北10華里,東西30華里的橢圓形包圍圈內。而畢家為大賀指揮部所在地,已置于國民黨軍猛攻之下,遂致日軍全線動搖。

第34師團為免于全軍覆沒的厄運,急忙向第11令官圓部求救,圓部立即命令人第33師團增援,并派其參謀長木下勇偕同作戰主任參謀山口中佐、大根大尉就地指揮各部,掩護第34師團逃回南昌。

第33師團接令后,即派其步兵旅長荒木正二指揮步兵215聯隊附一個山炮大隊為右縱隊;以步失214聯隊為左縱隊;自率師團主力為中央縱隊,于24日分別自牛行、奉新等據點出動,再犯五橋河、村前街,然后分別向棠浦、官橋急進。25日晨,第33師團猛撲正在向北翼包圍日軍的張方傳師陣地正面之坑口冷、介子坡、南羅茶猛撲,接應第34師團突圍。張師力戰不勝,陷入腹背受敵的危境,乃于黃昏撤至土地王廟附近,與唐伯寅師取得聯系。接著櫻井師團猛攻唐師涼山腦、桐子坑陣地。時李覺不在前線,張言傳以副軍長身份指揮作戰,鑒于形勢對本軍不利,乃自動率所屬兩個師向鳳凰圩、莊坊撤走,使第33師團進入官橋與第34師團會合。為接應第34師團突圍,獨立混成第20旅團24日后亦回到高安。26日,獨立步兵第104大隊西進,27日向龍團虛前進,占領收容陣地,掩護第34師團退卻。

26日晨,羅卓英對張言傳獨率兩個師脫離戰斗,已接獲非正式報告,但考慮到王耀武軍在上高東西正面出擊有進展,錦江南岸殘敵已大部肅清,而來援的川軍、東北軍又趕到戰場,中國兵力仍優于日方,遂決心施行第二次包圍戰,徹底殲滅第34師團。遂于已時,嚴令張言傳、唐伯寅兩師恪遵前令,于官橋附近盡力者截,防敵突圍與增援;命令余程萬師經潘家橋北攻擊前進;廖齡奇和宋英仲兩師以官橋為目標奮勇進擊;王克俊師于官橋以東攻敵側背;傅翼師向江家洲以南;陳良基師經常浦轉向東南,索敵猛攻,迅速聚殲殘敵,以竟全功。

27日,第34師團在第33師團和獨立混成第20旅團接應下,突出中國軍隊包圍圈,按師團司令部、行李、獨立山炮隊、傷員運輸隊、野戰醫院、后衛部隊的行軍序列,向土地王廟方向東進,殘兵敗將極其狼狽。羅卓英為徹底殲滅逃敵,于午夜下達總攻擊命令:各部于28日午,以官橋街、南茶羅為目標,猛烈攻擊,徹度殲滅殘敵。

28日子時,王克俊師經楊公圩向官橋挺進,適遇第34師團東退大隊,王師當即據楊公圩南北高地亙磨子嶺之線阻擊,鏖戰竟日,將敵遏阻于暇蟆碑、虎形嶺一線,自高安來接應的獨混第20旅團一部亦被阻擊于龍圖圩附近。擔任正面攻擊任務的廖齡奇師于是日追至長嶺亙蠻眉高地之線,咬住第34師團后衛,發生激烈戰斗。午間李天霞師一部趕到,展開于上羅象、山源李、方頭腦之線,襲撫敵右側背;余程萬師一部亦進抵龍形山,迂回官橋街南,殘敵乃退據市內頑抗,經廖師猛攻,面市內與敵格斗至酉時,全殲守敵600余人。同日,羅卓英于申時對外圍各軍亦下達南北夾擊,迅速解決楊公圩、龍圖圩附近殘敵后,即行勇猛追擊命令。

29日午,薛岳飭劉多荃督率王鐵漢、王克俊、陳良基三師為右追擊軍,沿湘贛公路經高安、大城追擊敵荒木支隊;李覺率張言偉、唐伯寅、宋英仲三師為左追擊軍,沿伍橋河奉新大道迫擊第33師團。是時獨混第20旅團2000余人正固守龍圖圩、楊公圩一帶襲擊我軍,日軍飛機前來轟炸,以掩護第34師團潰逃。王鐵漢、王克俊兩師攻之于東,張言傳、唐伯寅兩師壓迫于西,敵傷亡慘重。30日午,遂放棄該兩據點分股向東北潰去,其一股600余人逃至村前街附近,正陷入張言傳師主力陣地,當予迎頭痛擊,大部就殲。至此,外圍殘敵基本肅清,劉、李兩路追擊軍遂遵薛岳電令追擊前進。

31日子時,陳洪時挺進第2縱隊收復高安;4月1日酉時,王鐵漢師收復祥符觀;是日晨張言傳、宋英仲兩師克復奉新;未時王鐵漢師又克夏西山、萬春宮;3日各軍分途追擊至大城及干州街附近,由于日軍已龜縮進原陣地憑險固守,羅遂下令停戰斗。

意義

這一戰役,重慶國民黨軍統帥部公布的戰果為:斃傷日軍少將步兵旅團長巖永、大佐聯隊長浜田以下1.5萬余人,軍馬2800余匹,各種火炮10門,步槍千余支,粉碎日軍吹噓的“攻必克”狂言,國民黨軍為抗日戰史中難能者。日軍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1975年編著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一書字里行間透露了大賀茂此次冒險的狼狽相:“28日凌晨2時,負責野戰醫院警衛的炮兵第八中隊,終于在土地廟村西端遭到優勢的重慶軍攻擊,致使該中隊在處理了火炮后,全體壯烈陣亡?!睓丫畮焾F掩護大賀退卻,并遭到中國軍隊的痛擊:“28日渡過泗溪進入東岸,翌29日雖開始向后撤,但出發不久遭到據守盡,處于不能射擊的狀態。以后接到了空投彈藥,經過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重重苦難,于4月2日,返回了原駐地?!?/p>

上高會戰,中國軍隊擊斃日軍少將指揮官巖永、大佐聯隊長濱田,殲滅日軍16000余人,擊落敵機1架,繳獲日軍軍馬2800余匹,輜重物資無數,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將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蔣介石對擔任攻擊主力的74軍甚為滿意,特以軍委會名義授予74軍“飛虎旗”一面,此為國民革命軍中最高獎勵。

上高會戰的勝利,得益于中國軍官良好的戰斗素質和正確的戰斗指揮,來源于全體官兵勇往直前的戰斗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體現了中國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的民族氣節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這次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斗志!炎黃子孫奮勇抵御外侮的這段光輝業績必將彪炳史冊,百世流芳!

上一條:東固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歷程及歷史地位 下一條:抗日英雄易安華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