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了黨的實際工作計劃,決定集中精力領導工人運動,組織工會和教育工人。為此目的,中共中央成立了工人運動的領導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毛澤東是黨的創始人之一,不僅擔任中共湖南支部(后改為湘區委員會)書記,還兼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肩負起領導湖南工人運動的重大使命。
1921年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委派毛澤東具體指導安源工人運動。毛澤東以教書先生的身份和參觀礦山的名義,從長沙來到安源,開始進行實地考察。他下礦井,進工棚,廣泛接觸工人,和工人促膝談心,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又以“壘石成山”的生動比喻,鼓勵工人建立自己的團體,團結奮斗。經過調查研究,毛澤東認為:“安源工人群眾受到種種殘酷剝削,生活特別痛苦,是工人運動可能很快開展的地方。”
1921年12月初,朱少連等工友聯名致函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請求派人到安(源)幫助并指導一切”。接到安源工人的邀請,毛澤東率李立三等人再次從長沙前往安源。在朱少連等人的幫助下,他們深入礦區調查訪問,召集工人開座談會,提出組織工人自己的團體,名稱為“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在毛澤東的主持下,中共湖南支部確定了以黨為核心組織安源工人俱樂部的工作方針,同時決定派遣李立三進駐安源領導工人運動。李立三重返安源后,積極開展“打好基礎”的工作。他首先創辦了第一所平民小學,免費招收工人子弟入學。然后以平民小學教師的身份,在礦區工人群眾中公開活動,努力擴大群眾基礎。與此同時,李立三在安源建立起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吸納工人中的骨干分子加入。緊接著,創辦了第一所安源工人夜校,既進行讀書識字教育,又編寫通俗易懂的教材,在工人群眾中傳播馬克思主義知識,啟發階級覺悟,培養先進分子。在此基礎上,李立三于1922年2月領導建立起中共安源路礦支部,這是中國產業工人中最早建立的中共支部,也是在江西境內出現的第一個黨組織。5月1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