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如何在畢業后迅速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幾乎是所有大學生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國內某權威機構對大學生就業情況所做的一項綜合調查顯示:有沒有實習經歷,既是大學生就業的關鍵,也是入職后收入提升的關鍵。由此可見,對于實習這件事,絕不可以等閑視之。下面的故事記錄的是幾位大學生實習中的真實經歷,希望讀者們在感受他們實習生涯中的酸甜苦辣之余,能夠從中找到可資借鑒的東西。
酸 小林就讀于一所藝術類院校,學的是室內設計專業。大三這年暑假,經朋友介紹,他去了市內一家小有名氣的裝修公司實習。
實習前,小林信心滿滿地想著要拿出自己的真才實學,好好表現一番。然而,實習生涯的第一天,他就品嘗到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苦澀。老板安排給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坐在辦公室里,用電腦畫點再簡單不過的裝修圖。就是這樣的活兒,也都少得可憐。完成任務后,小林剩下的時間就坐在辦公桌前發呆。一連幾天,他都是這么打發的。
在和負責帶他的助理設計師小李混熟了之后,小林從他那里得知公司所做的室內設計實際上更多的是由業主說了算,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小李還告訴小林,公司里面招的那些水電工、木工的收入比他這個助理設計師要高出不少??瓢喑錾淼闹碓O計師收入居然比不過水電工和木工,這個發現讓小林感到很酸楚,也很茫然,一直以來所堅持的職業理想幾乎要動搖。他帶著困惑和班主任老師進行了溝通。班主任開導他:水電工、木工雖然文化不高,但有手藝能做事。你實習的公司所接的工程對技術設計的要求并不高,對干具體工作的水電工、木工卻很依賴,對比之下,哪個崗位重要不言自明。關鍵還是看誰實際作的貢獻大。
老師的這番話讓小林意識到,大學生的頭銜聽起來是很不錯,但走上社會更需要實干,有真本事走到哪里都吃得開,哪怕你只是個水電工或者木工。從這以后,小林便潛下心來鉆研技術,并積極主動地向那些水電工、木工師傅學習相關知識,像海綿吸水一樣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漸漸地,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明確的規劃。
甜 小韓就讀于一所綜合性醫科大學,學的是中醫專業。大三的暑假,在學校安排下,他去省內一家大醫院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實習。
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這些基本功的修煉必須依靠實踐經驗的積累,其間的辛苦自不待言。好在小韓原本就抱有潛心研習中醫的決心,對于這次實習,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并且在心里充滿了期待。
實習的前三周,他被安排在該醫院的內科門診,跟隨一位中醫老教授抄方學習,這個過程讓小韓受益匪淺。帶小韓的那位教授是個醫德高尚的老專家,見他勤奮好學,就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平生所學傾囊相授。最讓小韓感動的是,老教授絲毫不因小韓學識不夠深而輕視他,反而以平等的方式與小韓一起探討關于中醫的各種學術問題。通過這種暢所欲言的交流,以往小韓在學習中遇到的很多難題、困惑居然都迎刃而解。在不知不覺中小韓和老教授之間形成了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跟隨老教授學習的那段時光,小韓不僅在專業學習上進步很大,潛移默化中他也受到老教授良好醫德醫風的熏陶。
由于剩下的實習時間有限,小韓主動向醫院請求跟隨另一位著名的中醫老專家學習。遺憾的是那位老專家平時不帶學生,院方也愛莫能助。小韓不死心,纏著老專家軟磨硬泡,又不斷向醫院領導求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老專家最終同意帶他。這位老專家是個很負責的人,從開始帶小韓那天起,他看完一個患者,開出方子,就讓小韓抄下來,然后讓小韓再診斷一遍,并且試著開出方子。最后小韓拿自己的診斷與老師的進行對比來找出差距和不足。這種教學方式效果好得出奇,取得的進步之快連小韓自己都未曾料到。最讓小韓興奮不已的是,他終于找到了學中醫的感覺。
苦 小簡是一名讀工業設計專業的大學生,他所在的學校每年暑假都要求學生下去參加實習,并且在實習結束后還要提交一份由實習單位出具的鑒定書,作為對學生的考評之一。
大一的暑假,小簡的同學大都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一些服裝企業、設計公司之類的單位找到了實習機會。小簡卻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讓爸爸給自己寫了一份實習鑒定,然后拿到親戚辦的企業里去蓋章了事。有了這個東西做保障,他出去游山玩水,舒舒服服地過了一個假期。開學后,他把假實習鑒定書上交給學校,就這樣蒙混過關。大二大三的暑期實習,為了圖省事,小簡直接去了親戚辦的企業。正因為是親戚辦的企業,為了不讓小簡吃哪怕一丁點的苦,那位親戚特意安排他在辦公室里悠閑地待著。就算偶爾安排個老師傅帶他到車間里轉一轉看一看,那也是走馬觀花,沒什么實質性內容。于是,小簡很輕松地過完了實習生活。
畢業后,小簡進了一家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這時候小簡終于嘗到了不認真實習釀成的苦果。由于實習經歷基本空白,他連最基本的與人相處之道都不懂,工作中常常得罪人。更糟糕的是由于缺乏實習增加了掌握工作流程的難度,他不得不花更長的時間來適應。如此一來,小簡就比和自己同一批進來、有實習經驗的同學慢了半拍。現在小簡決心亡羊補牢,抓緊一切空閑時間用心學習。
辣 小孟是一所職業技術學院園藝系的學生,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時他并不怎么喜歡。但幾年學習下來,小孟逐漸對這個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孟他們的專業課是以老師課堂講授相關園藝知識為主,偶爾帶學生去學校苗圃實踐操作為輔。但學校的苗圃面積實在太小,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因此暑假一回家,小孟就主動聯系到市園林管理處的苗圃實習。當小孟第一次走進苗圃的時候,里面種類繁多的苗木鮮花,讓小孟大開眼界。在這里,他認識了許多原來不曾接觸過的苗木品種,聽苗圃里的老師傅們講解具體的養護培育知識。每天走進苗圃,小孟東摸摸西看看,常常在苗圃里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由于正逢酷暑,天氣非常悶熱,陽光也是熱辣辣的,小孟每次從苗圃里出來時全身都被汗水打濕,成了“落湯雞”。盡管如此,他仍樂此不疲。
小孟學得很認真,師傅教得也仔細,經過短短十來天的努力,小孟就學會了扦插等多項苗木培育技術。小孟心里很清楚,如果僅僅靠在學校里提供的那點實踐機會,自己要想熟練掌握現在的這些技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實習期間,除了蹲在苗圃里苦練技藝之外,小孟也時常隨園藝隊的師傅一起到市區里的一些路段進行沿街苗木的養護工作,即使天氣再熱,小孟也始終堅持,在他眼里,這樣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錯過了實在可惜。經過近20天的實習生活,小孟整個人都變得又黑又瘦,媽媽見了很心疼,勸他別那么較真。小孟卻滿不在乎,他安慰媽媽說:我現在的實習的確比較苦也比較累,但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沒法學到的知識和技術,同這些沉甸甸的收獲比起來,吃點苦受點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小孟看來,這段實習生活,不僅讓他學到很多在學校里無法學到的知識和技術,而且進一步加深了他對園藝專業的熱愛,同時他也更加理解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