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我們向全世界人民緩緩地打開了一個畫軸,展現了中國的水墨山水:我們讓外國人感受黑白兩色的神奇,讓外國人看到中國古代繪畫意境中的抽象能力,讓外國人知道中國自古就不土。
這張水墨畫應該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的一張水墨畫,在上面表演的演員們小如芥豆,其比例在傳統的中國畫中乃為最佳,讓觀者稱奇。我知道,當這幅畫緩緩打開之時,畫面山河壯麗,氣象萬千,美得讓許多人熱血澎湃。
很可惜打開畫軸的方式錯了。這幅巨畫由中間向兩邊打開,展示千里江山。而中國畫的傳統是,無論畫軸長短,均從一頭起始,由右向左展開,從中間向兩側打開是外國人看地圖的方式。
以著名的《清明上河圖》為例,畫家由都城的郊區畫起,靜謐安詳,人煙稀少;逐漸炊煙裊裊,三兩人群;直至車水馬龍,市井喧囂。這是一個藝術表達的過程,由右向左,符合中國人漸進的審美。中國人從不喜歡一針見血的表達方式,國人含蓄,不僅注重內在,更注重表達。
遺憾的是開幕式上這幅大畫軸的表達太西方化了,將中國人所創造的神秘破壞掉了,一覽無余地由中間直接打開,寡然無味。幸虧是畫軸,如果是文字表達,可讓人怎么去讀呢?這個貌似不重要的錯誤實際上很重要。方式決定著表達,中國人自古喜歡緩緩敘述,逐漸達到高潮。如果上來就是高潮,觀者太難進入其中了。一幅由中間向兩邊打開的中國畫,會讓仔細觀畫者看成散(讀san)眼(與對眼相反),左右都難顧及,那后面就不可能再有高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