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地域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特點,適合運用于大中小學各學段的思政課教學。發揮地域文化優勢,以地域文化為抓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思政課內涵式建設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徑,也是增強文化自信、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地域文化資源的融入有利于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目標的一體化
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而地域文化就是獨特的歷史、獨特的國情在各地方所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地域文化資源的融入有利于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目標的一體化。大中小學生在不同的學段對于同樣的政治理論知識、觀點和教學目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學段的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會略有不同,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一體化的不足。而地域文化資源中蘊含著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例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親切感,也更易使學生從情感上認同和接受所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認同思政課教學目標。
百年來,南粵大地作為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形成了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如中共三大、廣州起義、紅軍長征、東江縱隊革命活動等在廣東各地留下了不勝枚舉的紅色文化資源。各學段各學校的思政課教學就可以用符合各學段的教學形式呈現廣東紅色資源,培養大中小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對民族對國家的熱愛之情、堅強的意志品質等,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
地域文化資源的融入有利于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內容的一體化
中宣部、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指出,要按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立足于思政課的政治性屬性,對大中小學思政課課程目標進行一體化設計。按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這意味著不同學段的教師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論需求,對他們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內在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學生發展特色等不同,大中小學各學段的學生具有多樣化的層次和需求,這更要求思政課教學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時而變。因地制宜意味著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要善于從身邊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因人而異意味著教師要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開展教學;因時而變意味著教師既要根植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要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嶺南文化以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為代表,蘊含了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改革創新精神、扶貧助困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等,這些文化資源能豐富思政課教材教學內容,有利于順利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課從統一的教材體系向多樣的教學體系轉化。如中國共產黨早期農民運動領袖彭湃,他深入海陸豐農村從事農民運動,在廣州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領導普寧農民開展反對地主武裝斗爭,建立海陸豐蘇維埃政府,但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監獄受盡酷刑后被殺害,犧牲前仍以家信的名義寫信給周恩來,字字句句充滿了對國家的一腔報國熱情、對個人安危的置之度外。彭湃為了革命理想無私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非常值得學生們學習。把這些生動鮮活的事例運用到各學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激勵大中小學學生愛國愛鄉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內容的一體化。
把握地域文化資源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的實現路徑
一要統籌地域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層次性。按照大中小學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小學階段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階段重在打牢學生的思想基礎,高中階段重在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大學階段重在增強學生的使命擔當,系統梳理地域文化資源的體系,設計不同深度的地域文化學習資源,體現大中小學思政課的規律性和層次性。
二要注重通過新技術推動地域文化資源更好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新時代,我們要推動新技術與地域文化資源的深度結合,不斷提升地方文化資源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育人效果。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的工具,如把AR(增強現實)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等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的教學中。有條件的高??梢越⑺颊n的AR、VR技術實驗室,對本地的中小學校開放資源,從而能讓不同學段的學生進行沉浸式學習,切身體驗地域文化資源的育人實效性。
三要培育大中小學教師將地域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協同性。相比同學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交流互動,思政課教師間跨學段的交流互動相對較少,因此,要充分發揮各學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特點和優勢,從全面、協同的角度大力共建共享地域文化資源平臺,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作者簡介:付緋鳳,五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山大學博士,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德育專項“人的現代化品格內涵與培育路徑研究(2023JKDY042)”]
來源:廣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