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數智化賦能高校思政工作高質量開展

2024年12月20日 08:36 王慧敏 點擊:[]

當下,數智技術(“數字化+智能化”)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全面滲透,推動行業生態格局加速轉變。高等教育在社會生產中處于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最前沿,為數智技術發展提供人才支持與實踐場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苯陙恚瑪抵羌夹g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重塑高校思政工作的面貌。高校思政工作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總體要求,著力以數字化提升思政工作管理服務水平及思政育人實效。

數智化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新變化

面對高校學生體量大和數智環境下接收信息龐雜、思想活躍、個性化強等群體性特點,高校思政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多變。

育人場域的變化。高校數字化轉型正深刻改變著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教學活動的形態,為個性化學習與有效教學開辟了新路徑。高校運用大模型技術訓練垂直領域智能體,研發出智能助教系統。在實踐教學方面,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前沿技術,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實踐實訓場景。構建虛擬仿真實驗室,讓學生在安全、無風險的環境中完成復雜的實驗操作;策劃線上博物館,讓學生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參觀珍貴的文物展覽。人工智能技術不僅為學生學習過程提供了便捷工具,還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評估、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實現學習成效的最大化。

學生學習工具使用習慣的變化。2023年年底,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高校學生發起關于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4.88%的受訪者曾使用過人工智能工具,這一數據反映出人工智能技術在學生群體中的高滲透率。其中,大部分學生將人工智能視為完成學業任務的重要輔助工具,從資料搜集到難題解答,人工智能以其高效、精準的特性贏得了廣泛認可。用戶的正面反饋進一步推動了人工智能工具在校園的普及與深化應用。

高等教育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高校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積極探索,建立數字化評價平臺,在師生綜合評價、教育資源分配、教育質量評估、綠色校園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為教育管理和服務賦能增效。建設大數據中心,通過智慧校園、云計算服務、可視化大屏、智能防護措施等方式落地,強化數據整合與分析,持續發揮數據效能。

數智化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數智技術在我國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應用,盡管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但仍面臨著一些困境和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數據挖潛和深度應用不足。當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數據應用多聚焦于可視化大屏的建設,數據分析的深度與指導性不足,缺乏能夠驅動決策與優化的關鍵分析指標。數據收集方面,高校與相關部門間的數據平臺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與接口,阻礙了數據的流通與共享,影響了數據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形成了數據孤島,難以實現跨地區、跨學校的資源共享與協同;數據挖掘方面,通用算法模型往往難以直接應用于高校特有的復雜場景,盡管通過投喂垂直領域語料進行預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適應性,但在具體應用中仍需校準,影響了分析效率與準確性。

育人效果難以評估,投入成本較高。盡管高校思政工作數字化建設已涌現出多元化的技術探索方向,但尚未形成一套受到廣泛認可且成熟的實施模式。眾多數字化產品缺乏系統化、科學化、可量化的評價體系,育人效果難以評估。行政投入作為傳統且穩定的支持力量,為高校數字化項目的持續建設提供了必要保障。然而,面對諸如虛擬仿真、智慧校園等前沿技術路線,高校需要投入巨大的先期投資成本及后期維護成本,面臨較大經濟壓力。

缺少思政垂類大模型。高校普遍缺乏針對整體思政工作的垂類大模型,限制了思政工作數據收集整合、處理與分析的能力,制約了思政工作數字化轉型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人工智能工具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其背后的價值觀問題不容忽視。在開發過程中,選擇何種語料進行投喂、由誰來進行訓練和調試,會直接影響AI工具的輸出結果和育人實效。

數智化賦能高校思政工作高質量開展的實踐思路

落實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深入推進高校思政工作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構建數字賦能高校思政新格局,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研究實踐。

加強頂層設計,密切關注高校思政工作數字化轉型發展態勢。一是為確保高校思政工作數字化轉型的穩步推進,建立常態化調研機制,定期收集、分析高校思政工作的最新動態與成效。通過全國性平臺,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合作,實現數據共享與經驗交流,共同探索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二是鼓勵有條件、有基礎的高校作為先行者,以項目制形式進行思政工作數字化轉型試點,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三是持續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與穩定。開展意識形態與風險研究,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并妥善應對潛在的風險與挑戰,守好高校思政工作數字化轉型的底線與紅線。

推進數據中臺建設,充分發揮思政數據乘數效應。一是構建統一高校思政數據中臺。通過數據整合與共享,實現“高校思政育人一張圖”,充分發揮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作用,為思政工作的精準施策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加強平臺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制定。加強數據治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時,推動數據標準的統一與互認,促進跨校、跨平臺的數據共享與交換。三是挖掘數據價值與應用建設。深入挖掘思政數據的潛在價值,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思政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數字素養能力。2022年,教育部發布《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提出要從數字化意識、數字技術知識與技能、數字化應用、數字社會責任、專業能力五個維度構建高校教師數字素養水平框架。建設高水平的數字素養思政工作隊伍,是推進教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一是常態化開展數字素養專項培訓,提升思政工作隊伍的數字技能與應用能力。二是研究制定思政工作隊伍能力提升的知識圖譜和技能圖譜,形成智能化診斷“體檢報告”。三是制定相應機制,為隊伍成員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與資源支持,鼓勵隊伍積極探索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持續增強其育人能力。

完善數字保護體系,保障數字資產安全與合法應用。思政數據安全不僅關系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還涉及師生隱私、學校、社會乃至國家安全。一是加強數字資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數字資產管理制度,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和傳輸,對數字資產的訪問權限進行精細化管理。二是構建標準數字保護體系,建立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加強數據安全監測,完善應急響應機制。三是保障數字資產合法應用,增強數據安全與數據隱私保護意識,明確應該保護什么數據、能合理應用什么樣的數據等。

   (作者單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上一條:如何發揮思政引領力 下一條:以“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提升思政引領力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