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绷暯娇倳浀闹匾v話系統闡釋了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把“思政引領力”擺在教育強國建設“六大特質”的首要位置,為新征程上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上個月江西省召開的全省教育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科教強省戰略,提出“要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江西省紅色資源優勢,持續深化‘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我們要以全國“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牽引,在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中增強思政引領力,為建成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創新主渠道,建好立德樹人關鍵課程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以國家一流課程為目標,建設好思政課這一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一是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要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重點講好新時代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建設,形成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二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三是打造富有地域優勢、行業高校特色的思政品牌。作為全國“大思政課”建設五大試驗區之一,江西省高校承擔了“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重要任務。紅土地上的高校,要發揮紅色優勢,以“紅色高校+數智技術+專題教學”為思政品牌,不斷改革創新思政課建設。依托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挖掘紅色理論、紅色思想、紅色歷史、紅色精神等資源,講好紅色故事。運用數智技術,建立紅色資源數據庫,形成系列數字化教學資源,并通過問題式導入、專題化講授、團隊化教學,將紅色數字資源融入思政課堂,提高思政課的“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有效性。
構建大師資,建強鑄魂育人教師隊伍
以國家級名師、名嘴為目標,不斷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建強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要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專業能力,強化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體系。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決定了思政課的政治方向。思政課教師必須在事關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問題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決定了道理能否講深講透講活。要通過集體備課、內部研討、項目攻關、參加培訓、請進來、走出去等形式,讓老師深度掌握教學內容,熟悉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師風狀況決定了思政課堂的最終教學效果。要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成為有效塑造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大先生”,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建立以教學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引導思政課教師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來。二是選優兼職思政課教師隊伍。實行思政課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制度,積極聘請黨政領導、科學家、老同志、先進模范等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通過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特聘教授制度,選聘優秀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社科理論界專家、各行業先進模范以及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院系黨政負責人、名師大家和專業課骨干教師、日常思政教育骨干等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講授思政課;通過建立健全兼職教師制度,形成英雄人物、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先進代表,以及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講解員、志愿者經常性進高校參與思政課教學的長效機制。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數量,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質量。
拓展新格局,建立思政教育協同機制
以國家級平臺為目標,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日常思政、網絡思政相互協調、互為促進的思政教育大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思政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還體現在專業課堂、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社團工作、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工作機制,對于高校整合育人資源,調配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做好“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充分發揮綜合改革試驗區的作用,切實解決好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和均衡發展等思政課改革創新重大問題。二是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鼓勵高校積極開展與中小學思政課共建,建立大中小學師資培育、聽課評課、教研交流、集體備課等常態化工作機制,利用“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試點單位”等平臺,統籌協調研究不同層級的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堵點問題。三是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建立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機制,結合學校、學院特色,深入挖掘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功能,將其融入課堂,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四是扎實開展日常思政教育。深入推進綜合改革,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持續擴大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成相結合,實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與思政課程同頻共振。五是不斷拓展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的空間和陣地。把思政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讓思政課與現實社會緊密耦合、與社會實踐充分互動,引導學生更好了解國情民情,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網絡育人功能,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政教育課程和工作內容革新、方法革新、樣態革新,培育網絡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塑造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網絡空間和育人生態。
(作者系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