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辦好思政課指明了前進方向。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提升整體育人效果,要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和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不斷破解痛點、堵點,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使思政課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破解突出矛盾
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边@為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提供了方法論指導。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就要增強問題意識,瞄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做到精準發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思政課發展環境和整體生態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但要認識到,思政課建設仍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面對國內外環境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思政工作的內涵不斷深化,外延逐步拓展,難度持續增加。一些地方和學校存在對思政課建設重視程度還不夠,開門辦思政課、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課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現象。
對于思政課重視程度不夠問題,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各級各類學校要自覺擔起主體責任,深入踐行“八個相統一”,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有針對性地創新優化學科體系、教學體系、話語體系、實踐體系。針對課程思政存在“硬融入”問題,要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挖掘利用好各種資源優化課程體系,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通過破解各種思政課建設中的各種矛盾,不斷推動思政課理念再更新、視野再開闊和格局再拓展。
堅持系統觀念,扎實推動協同發展
堅持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以系統觀念進行整體謀劃,遵循思政課教育教學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等,整合多方資源,協同多種要素,著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體系。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要堅持系統思維,采用系統方法,構建科學體系,把思政教育貫穿大中小學各學段,貫通人才培養全周期,形成不同學段、不同思政課程相互獨立又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要搭建一體化建設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大中小學各學段不同育人主體間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力求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地方與學校實際確立培養目標,并保持有序銜接。
深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效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闭n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目標都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完善課程體系,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在橫向層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拓寬育人途徑,實現思政課程顯性教育與課程思政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做到協調統一,破解思政課和專業課之間“兩張皮”現象,實現立德與樹人、育人與育才的有機結合,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成才,拓寬育人工作的途徑與方式,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成效。同時,要將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著力構建“大思政課”全面育人新格局,匯聚全社會育人合力,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培養時代新人。
堅持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穩步提升育人效果
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當前,信息技術給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要利用數字技術、人工智能賦能“大思政課”建設,聚焦內容支撐與力量根基,推動內容創優和教法創新,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引入思政課教學中,使數字技術和“大思政課”充分融合、相互促進,為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新勢能、開辟新賽道、塑造新格局。
持續拓展“大思政課”教學場域。推進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要將數字化教學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加強與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等實踐教學基地合作,打造“互聯網+思政課”,建立虛擬實踐教學場域,形成“行走的思政課”“場館里的思政課”,讓學生以“沉浸+交互”形式開展學習,實現聯通教育要素與數字世界、精神世界與生活世界,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
積極打造思政課教學數字化生態。抓住國家大力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的機遇,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構建數字化、協同化、常態化的優質資源供給體系,著力提高智慧教育平臺的吸引力和使用率,推動“大思政課”資源共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好“線上+線下”育人組合拳,貫通校內校外,聯通網上網下,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實時交互,以教育主體的多元化、教學過程的個性化、人機交互的擬人化等數字化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
2024-09-18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