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與責任講活了思政課
——記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賈鳳姿
賈鳳姿在與學生交流。(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劉立凱
“大學四年如果沒聽過賈鳳姿老師的課,那將是你人生的遺憾”、“每學期都搶不到,郁悶”……這是記者在評師網上看到的一些學生留言,他們談論的是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賈鳳姿。一個普通的大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何以在學生中有如此高的評價?日前,記者來到大連海事大學,近距離地了解賈老師。
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在大連海事大學,每個走進賈鳳姿課堂的人恐怕都會被火爆的課堂場面所震撼。由于選課學生太多,賈鳳姿不得不同一授課內容要分別講三次。即便這樣,能容納230多人的階梯教室仍然爆滿。
每次來到教室,賈鳳姿都是迎著學生們的掌聲走進去的。復雜的理論講得深入淺出,枯燥的內容被演繹得繪聲繪色,賈鳳姿上課從不看講稿,也很少站在講臺上,一般都是站在學生座位的過道里邊走邊講。不知多少次,下課鈴聲響了,但學生們的注意力依然在課堂上,他們央求賈老師把這部分內容講完。
為了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賈鳳姿著實費了一番功夫。在準備給學生講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原理時,她想用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公式來講解,為了了解這兩個公式就跑去聽大學物理課,一聽就是20節,而這方面的內容在她的課堂上卻只有5分鐘的時間。多年來,賈鳳姿聽過的課不但有大學物理,還包括中文、歷史、經濟學、哲學等多個方面。她說:“聽別人的課,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把自己的課講得更好?!痹谫Z鳳姿的課堂上,啟發式、參與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被綜合運用,大大增強了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同行看來,她總是緊跟時代和青年學子思想的步伐,激發起學生對思政課的濃厚興趣?!盀榱税颜n講生動,讓學生喜歡,從課堂設計到案例選擇甚至板書,她都精心設計?!瘪R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苑世強說。
政治理論的傳播者
賈鳳姿身體不好,幾年前做過一次大手術,肺部的一半被切除。有時上完一節課,她已是大汗淋漓。但她從沒因為身體原因影響工作,總是克服各種困難,堅持上好每一節課。即便是在手術住院期間,她仍然想著上課:“只要我能回到課堂,回到學生中間,我就活了。”
學校安排課時,她從沒有因為身體原因或任務量提過特殊要求,一直積極配合和服從學校安排。每年申報科研課題時,她都積極申報,即便在評上教授后仍然如此。同事都好心地勸她不要申報了,要多休息。可賈鳳姿始終認為,好的大學教師必須既是教書能手又是科研能手,只有以科研促教學,夯實基本功,才會使教學游刃有余。
多年來,賈鳳姿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項目10項,參與完成科研項目5項,在各級各類專業期刊發表幾十篇論文,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3年被評為大連海事大學教學質量免檢教師。
作為賈老師多年的同事和朋友,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劉國其稱賈老師是優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者和傳播者。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鄭少南則說:“她讓學生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魅力?!?/p>
待生如子的好媽媽
“愛生如子”,是賈鳳姿的教育理念。她說,愛是教育的靈魂,為師之道,必須熱愛學生,猶如父母之愛護子女。
賈鳳姿常說:“要先做母親,后做老師,要用母親博大的胸懷去溫暖每一個學生的心?!泵繉W期新生上課的第一天,賈鳳姿都會把手機號和家里的座機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們記住。她說,只要有需要找賈老師,無論何事,24小時都行。
1995年春節前夕,賈鳳姿去學生宿舍找人,聽到水房傳來嘩嘩的流水聲。她走進水房,看到一個學生正在洗衣服。賈老師關切地問:“學校都放假了,供暖和供電都停了,你為什么不回家過年呢?”那個學生兩眼含淚說:“我家在廣西,家里經濟很困難,往返一趟需要不少錢?!辟Z鳳姿立即把兜里僅帶的300元錢遞給了他:“快回家過年吧,你媽媽一定很想念你。”
2000級電子專業的兩個男生迷上了網絡游戲,經常不上課,賈鳳姿幾次讓學生捎信讓他們來上課,他們都沒來。于是,賈鳳姿上課之前先到宿舍或網吧叫他們回來上課。開始,他們很不情愿,說:“我媽媽都管不了我,你干嗎那么認真。”賈鳳姿說:“媽媽離你太遠管不著你,我一定要管。在學校,我既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媽媽?!弊詈螅瑑蓚€學生被她執著的愛感動了,開始每天早早來到教室上課,成績越來越好。
賈鳳姿對學生的愛,也博得了學生對她的愛。學生把她視為最親近的人,想家時就會給她打電話,有心事時會毫無保留向她傾訴,考試取得好成績時也第一時間向她報喜。每逢母親節,賈鳳姿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賀卡和在校生的許多鮮花。
學生成長的領路人
2005年7月,大連某報進行“我最喜歡的大學老師”評選。題目為:大學里是否有這樣一位老師,他曾指引你人生的方向?賈鳳姿光榮上榜。
賈鳳姿的家搬了幾次,但一塊粗糙地繡著“翰墨奇香”的匾卻一直跟隨著她。她的學生劉志強來自湖北農村,家庭經濟非常困難,加上個子矮小,上課時總是坐在角落里。賈鳳姿注意到了他,在講授哲學原理時間、空間客觀性問題時,她有意重點講述了空間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邊講,賈老師一邊用哲理和事例“點醒”著劉志強——人的身高也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漸漸地,劉志強目光里的冰冷開始融化,無精打采的他挺直了腰板。課后他含著眼淚走到賈鳳姿面前說:“謝謝老師,您給了我信心和希望?!睆拇耍瑒⒅緩娮兊脴酚^向上,勤奮好學。一年的寒假開學前,劉志強打電話給賈鳳姿說從老家帶了點東西,要老師去火車站接他。
賈鳳姿疑惑地開車來到火車站,那天天氣寒冷,風雪彌漫,此時的火車站廣場已經沒有幾個人,這時賈鳳姿看到站在風雪中已是雪人的劉志強,背著一個比他還高的東西。當劉志強把那個扁平的東西打開給賈鳳姿看時,賈鳳姿所有的疑問被瞬間卷涌而來的感動擊得粉碎。那是一塊匾,繡著“翰墨奇香”四個大字。
字是劉志強在家鄉縣城書法最有名氣的老先生家門口站了3天求來的;回來后他的母親用了幾個晚上一針一線地繡在布上;粗糙的鏡框是劉志強和父親連夜親手制作的;怕弄壞,劉志強背著它在火車上站了一天一夜……風雪中,劉志強身背匾額的鏡頭永遠定格在賈鳳姿的心中,對她來說這已經不是一塊普通的匾,而是一個家庭對滴水之恩的真誠感念,也是對一名教師最高的獎賞。
“我當了一輩子老師,有這塊匾就足夠了。”賈鳳姿說。
這,僅僅是賈鳳姿實踐“在教書中育人,在育人中教書”理念的一個縮影。
“信仰科學理論,智慧人生擔大任;忠誠崇高事業,躬耕播愛育英才”,這是大連海事大學黨委書記王昭翮送給賈鳳姿的評語。賈鳳姿則說:“我只是在三尺講臺上做了自己能做和該做的事情?!边@就是賈鳳姿——一位把全部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奉獻給她所摯愛的學生的心里話。
《中國教育報》2010年4月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