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毫不利己 專門利人 三十年捐資助學20萬超過工資總和

2010年06月20日 20:25 佚名 點擊:[]

——記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離休教師蔣國珍

他每月有2830元的離休金,生活卻極度儉樸,用全部收入獎勵和資助貧困學生,30年捐出的資金已達20萬元,超過了他全部工資的總和……

他是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共產黨員,江西省新余市羅坊中學80歲的離休教師蔣國珍。

蔣國珍,1930年6月生,l949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新干縣城關區政府、南昌地委宣傳部等單位工作,1954年進入教師隊伍。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后正式分配在新余市羅坊六元小學任教,1983年退休。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被評為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

蔣國珍自1979年將自己平反昭雪領取的9600元補助金全部捐獻給希望工程以來,三十年如一日,省吃儉用,一心一意愛護學生,誠誠懇懇幫助困難學生,激勵優秀學生,關注教育。據不完全統計,蔣國珍三十年來用于資助、獎勵學生和各種慈善事業的錢已經超過20萬元,超過他工資的總和。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地震,他先后向有關部門為災區人民捐3100元。

三十年如一日捐資助學20萬 超過工資總和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的言論和行動要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絕對無私?!?/p>

蔣國珍1957年被錯誤劃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在常人看來,20多年的不公正遭遇一定會讓他牢騷滿腹,可平反后他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共計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給“希望工程”。

平反后蔣國珍正式分配在羅坊六元小學任教,站在闊別20余載的講臺上,蔣國珍恨不得將自己的知識一下子倒出來,然而,他畢竟已是年已半百之人了,僅靠自己在課堂內外的滿腔熱情和嘔心瀝血,似乎還達不到他對自己定下的要求,他決心尋求一種新的途徑,播撒久藏在心中關愛的火種。

1983年8月,蔣國珍退休了,但他仍然離不開學校,每天總要到下山橋中學去看一看,看哪位學生在學習中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哪位學生學習好應該給予獎勵。那時,蔣國珍每月幾十元的退休工資幾乎全部給學生們發了獎。后來,蔣國珍對優秀學生的獎勵就成了一個固定獎項,老師和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之為“蔣國珍獎學金”。附近的下山橋中學和鎮里的羅坊中學是蔣國珍的獎學金設立學校,每到期末考試結束,蔣國珍都要帶著錢,親自給前50名學生發獎。開始是作業本、鉛筆刀、牙刷、襪子等獎品,后來又改成發獎金。雖然“蔣國珍獎學金”最高只有30元,但孩子們都非常珍惜,蔣國珍也從獲獎學生的喜悅中,得到了快樂。

隨著退休工資的提高,蔣國珍開始有計劃地幫助貧困學生。他希望身邊的每一個孩子都不因為貧窮而失學。如今,羅坊鎮設立了一個品學兼優學生獎勵,一年一萬多元。

松嶺村的李愛梅稱蔣國珍為他們全家“永遠的恩師”。1990年,李愛梅的大哥考取了南昌一所學校,正在為學費而無計可施的時候,蔣國珍送錢來了;1994年,李愛梅二哥又考取了大學,眼看開學的日期一天天臨近,可學費還沒一點著落。這時蔣國珍又走進他們家,給他們送來了學費;1995年,李愛梅也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這回李家父母不敢再麻煩蔣老師了,這個學他們也不打算上了。又是蔣國珍伸出了援助之手。就這樣,前后幾年,蔣國珍共資助李家三兄妹9000多元錢,讓他們一個個順利地完成了學業。

2005年,羅坊鎮大路村村民廖順根的女兒廖紅梅考上大學卻繳不起學費,蔣國珍主動承擔起她大學3年21000余元學雜費。如今,大學畢業的廖紅梅已經在深圳一家外貿公司工作。電話采訪中,電話那頭的她動情地說:“如果沒有蔣老師,我根本不可能上大學。我很感激他,同時也很難過,因為他對自己太苛刻了?!?/p>

新余市郵政局的敖辛倫不會忘記,當他1988年考取省郵電學校時,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悲痛、憂慮導致左眼失明,家里一貧如洗。就在他迫于無奈、準備放棄求學的時候,蔣國珍主動給他寫了一封信,讓他在極度痛苦中見到了曙光。時過多年,敖辛倫說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激動:“那天我去了蔣老師家,當時正是中午,他留我吃飯,還特意煮了面條給我吃。他給我講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并從身上掏出30元錢,叫我先去買點日常用品,要打起精神,準備上學。當我趕到學校的時候,蔣老師的匯款單也隨即‘追’了過來。以后的4年,蔣老師都按時寄錢給我。每次接到蔣老師的錢,心靈都有一種顫抖的感覺,覺得這不是錢,而是蔣老師的心和血。”

翻開蔣國珍老師那本發黃的筆記本,我們可以看到一連串的學生名字和數據:敖辛倫,1350元;皮秋根,3350元;廖小杰,4800元……20多年來,蔣國珍自己也不知道捐出了多少錢,但有心人粗略計算了一下,資助的資金已近20萬元,超過了他全部工資的總額。

蔣國珍老師說,捐助的錢大部分都來自離休金。去年捐款超過了工資1000多塊,一部分是種地勞動所得,一部分是政府和好心人送的錢物。逢年過節時,許多單位和部門給他送去水果、糕點、年貨等慰問品,可他從不獨自享用,不是轉送給別的孤老,就是換成錢助學。

生活極度節儉:一天一塊錢

我們到了蔣國珍老人家里,房子是一間不足3 0平方米的舊土房,家里的大家具是一張舊床和一張舊書桌,墻根一字排開幾個壇子,一個裝滿了曬干的生紅薯干,一個裝滿了蘿卜干,一個米壇,還有兩個籃子的芋頭,加上自己種的新鮮紅薯、豆角、南瓜等,老人講,這些足夠一年吃了,一般到初冬的時候就可以換新糧。

燒火的木柴是買的鋸木廠最便宜的柴,一年大概需要十幾塊錢,穿的是自己動手縫制或撿別人不穿的衣服,晚上點的是煤油燈。

我們問,您怎么不用電呢?蔣國珍老人回答,我不用電一方面是因為用電花錢,一方面是因為如果有電的話,會有人送很貴的電器,這些電器對我沒用,給我就浪費了,不如省下錢來資助其他更需要的人。

到了中午吃飯時間,蔣國珍老人拿出了放在被子里保溫的中飯——芋頭煮飯。我們看到,沒有油鹽,沒有蔬菜。老人說,我每天吃的是用紅薯蔬菜加一把米煮成的混合飯,早晨煮好了就是一天的伙食。極少買油鹽,平時基本不炒菜吃。平均下來,每天的伙食還不到一塊錢。

其實,蔣國珍老人幾十年如一日過著這種極度節儉的生活,不僅僅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更是為了節省每一分錢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也正因為如此,蔣國珍從不要求別人像他一樣活著。

有時候在外面開會或講課,中午大家一起吃工作餐,碰上他平時從來不舍得買的豬肉、牛肉,他也會稍微吃一點。他說:“大家一起吃我不反對。如果單做給我一個人吃,我就不答應。吃完后有剩下的,如果大家都不要,我打包回家也是可以的,不能浪費?!?/p>

一腔熱血 心系國家

“人的快樂和幸福,不是在個人方面的享受。只有一心為國家的人,為人民的人,他生命才會快樂,生活才會幸福?!?/p>

蔣國珍老師說,一直以來,無論順境逆境,我始終心向著黨,盼望成為黨的一份子。剛進入革命隊伍,覺得自己年輕,條件還不成熟;打成右派以后,又不敢向黨組織申請,但一直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1995年,在我65歲的時候,正式向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997年,67歲,我終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站在黨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和快樂。我現在80歲了,仍然堅持不懈地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努力在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蔣國珍老師門上貼了一副對聯“中國要保衛和平,世界應消滅戰爭”。老人說,對聯是自己寫的,中國是和平發展,不搞霸權,同時給我們講起了中國現在的經濟和世界形勢。

舊桌上有一本《大國關系與未來中國》的書,中間一頁折了角,蔣國珍老師說,晚上從地里回來或者下雨天都會看書,還會做筆記,有時也投稿,“不過很少被采用”老人挺不好意思。

蔣國珍老師喜歡讀書、看報,《求是》雜志是他最喜愛的刊物,《人民日報》、《江西日報》、《新余日報》、《半月談》等黨報黨刊也是他了解國內國際形勢的重要窗口。為此,他常常利用到學校講課的機會,借上一堆書報,用蛇皮袋扛回家慢慢看。

他說,“農民關心國家大事也很重要,這樣可以了解國家目前部署,對中央政策做深入了解,同時可以提出意見建議,讓國家知道農民在想什么,政策哪里可以更加完善”。

勞動,我很健康很快樂

我們到了蔣國珍老師家里,老人不在。村民指給我們看他正在下地勞動。我們一行人到了蔣國珍老人開荒的地里,老人赤腳正在種大豆。一頂草帽,一個鐵鏟,一個小凳就是老人勞動的工具。

老人面色紅潤,行動利索,看上去好像只有60歲。

后來我們慢慢了解到,種地除了可以供給自己吃用外,還可以將所得賣錢,老人說,去年,我種了一些芝麻、紅薯等農作物,吃不完的拿到市場上去賣,共賣了700多元錢,全部捐了出去。

有人告訴我們,蔣國珍老人無兒無女,曾經鎮里要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由政府贍養,但是老人不同意,堅持自己勞動。

蔣國珍老人言語、邏輯清楚,心態很好,他對我們說,我將一個月2830塊錢的離休金全部捐獻出去,我不抽煙、不喝酒,每天堅持下地勞動,靠雙手勞動養活自己,同時因為堅持勞動,我身體很好,現在還能挑100斤東西。這樣我很健康、很快樂。

坦然奉獻 甘心做一個“傻子”

“我心里明白他人所想,但是我不需要聽,不理會。用自己的錢捐助很坦然。”

蔣國珍說,有人說我很傻,神經不正常,說我無兒無女,卻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全部給了別人。我是這樣想的,正因為我沒有兒女,所以我把天下的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兒女。通過他們,我延續了希望和夢想。我拿錢供他們上學,也等于為國家作了貢獻。

我們了解到,受過他資助的學生帶著禮物來看望他,十有八九自討沒趣,往往被他罵回去:“你們不要來看我,如果有這個能力就去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也有個別學生受過他資助后音訊全無,蔣國珍老人毫不介意:“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工作也很忙。我資助他們從來就沒指望要回報。

如今,蔣國珍老師還兼任了渝水區羅坊鎮關工委委員,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仍然傾注心血,先后無數次來到下山橋小學、羅坊小學、羅坊中學等學校,結合自己經歷,向師生進行革命理想、革命傳統、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

采訪接近尾聲,我們得到一個好消息,今年下半年,羅坊鎮將成立蔣國珍老師捐資助學基金會,屆時,蔣國珍老師捐資助學渠道將更加通暢。我們期待蔣國珍老師這種無私奉獻、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能傳得更長、更遠。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上一條:高職教師職業成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 下一條:袁貴仁與2010年第3、4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研修班全體學員座談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