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追求個性,特立獨行,不能吃苦,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不少人對“80后”、“90后”大學生存在這樣一種感覺,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欠缺。而大學生們則表示,灌輸式思想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青年的要求,說教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他們也追求上進,希望思想得到升華,但需要一種能得到他們認同并易于接受的教育模式。
那什么樣的思想教育模式才能讓當代大學生認同并接受呢?2010年6月10日召開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第十九次年會上,天津中醫藥大學創建的以情感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關注和贊同。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對該模式予以肯定,并建議推廣。
新時期思想教育需要新方法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常抓不懈。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金鐘認為,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追求進步,思維更加敏捷,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部分大學生個性突出,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同樣應與時俱進,創新模式,建立符合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的教育體系。
天津中醫藥大學經過多年探索,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提出了寓情于教、寓理于情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為破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不顯著的難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從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人才中的導向作用。該校由此創建的以情感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體系,解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強的問題,具有示范作用。以情感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情與理的有機結合中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強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導向性和實效性,為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入行提供了理念和方法,發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主導作用。
天津中醫藥大學的以情感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通過“教學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三個子系統,讓學生在情感教育中,思想得到升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張金鐘告訴記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不顯著的重要原因是理論與實際不能有機結合,探索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的有效方法成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努力方向。而教學中注重“以情感人”是解決理論與實際結合問題的突破口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耙郧楦腥恕本褪菐е媲閷嵏兄v思想政治理論,就是用生動感人的事例說明思想政治理論,就是帶著深厚的情感實踐思想政治理論。
把“以情感人”融入教學
在理論課教學中,該校摸索出了“學生參與式教學”、“自主性學習”,對課堂教學“全過程綜合評價”等“情”和“理”有機結合、使學生心悅誠服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授課“一言堂”、學生考試“一張卷”、偏重理論的教學模式。教師們廣泛搜集能夠打動學生心靈的典型案例,制作圖文音并茂的多媒體課件,組織課堂討論,靈活運用小論文演講、朗誦、小品劇等方式深化課堂講授的效果,還組織學生到法庭旁聽真實案件庭審。在考試、考核方式上,將學習態度、品行等情感因素納入考核,將學習興趣、聽課態度、思考問題能力、參加社會實踐情況和筆試一起綜合評定,不僅考核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而且考核學生的立場、觀點和價值取向,及時將學生們關注、關心的社會熱點事件與人物,引入教學。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校建立的職業道德課和醫學倫理學課“實驗室”——生命意義展室,陳列著以學校錢亞勇教授為代表的數百位自愿為醫學事業捐獻遺體者的感人事跡和遺囑,用遺體捐獻者獻身醫學教育事業的精神,培養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大醫精誠精神。展室自2009年4月建立以來,參觀人數達1萬余人次,師生們紛紛寫下了情真意切的觀后感。學校將這些觀后感編輯成冊,并命名為《感悟偉大精神》,已編印兩輯,共52萬余字,第三輯目前正在編纂中。
把“以情感人”融入實踐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由抽象理論知識向能力、素質轉化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由接受教育觀念到自我思考、判斷選擇、內化踐行、不斷升華的重要載體。張金鐘提出,一是要在精神感召中構筑學生的價值觀,發揮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志愿者服務、勇搏勵志班活動、學生理論社團活動等第二課堂的作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實踐中的養成;在專業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注重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以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為內涵的人文精神的培養;在創新實踐中塑造學生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以學生自主學習、成長成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創造條件,激發潛力,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學校組織學生進入社區、農村、企業等單位走訪調研,在深入了解社會,感受模范人物的動人事跡中,更加明了當代青年人所應擔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舉辦了首屆學生“感動天中”校園十大人物評選活動,用來自學生中、活躍在學生中的先進典型,感動、激勵著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組織志愿服務小分隊,深入開展“三下鄉”志愿服務、義診送藥活動,全校90%以上學生參加各類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
把“以情感人”融入環境
張金鐘表示,營造和諧、暖心、動人的校園環境,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優良的品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性工作。
天津中醫藥大學注重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加強網上黨校、“天中情”等欄目的內涵建設,感動和激勵全校師生,發揮了潛移默化的凝心聚力和育人作用;校領導、老師給予學生們親人般的關愛,倡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營造出濃郁的人文關懷氛圍;在解決學生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完美人格和美好心靈,通過師生結對子、實施助困工程、心理關愛活動等,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讓學生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老師和社會各界的情誼,養成感恩回饋、奉獻付出的美好品格。
該校除設立各種獎助學金來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外,還經常組織談心,鼓勵他們刻苦學習、增長能力、回報社會,每位受助、獲獎學生都把自己在思想、政治、學習上的進步和真情實感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用于倡導同學間的交流。
“學校的幫助和關心不但解決了我生活上的困難,更給了我一種人間處處是溫情的信心,我更感覺到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我不僅要報答所有關心我的熱心人士,更要將這種愛播撒到各個角落?!币晃皇苤瑢W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網站“天中情”欄目中留言。
天津中醫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寓情于教,寓理于情,“虛”功實做,以情感人。在情與理的有機結合中,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育人上體現了“潤物細無聲”。從課堂教學、社會實踐、人文關懷平臺、校園氛圍營造等方面,闡述了該校加強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
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茍利軍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以情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很有參考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