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以愛心構建思政教育新模式

2010年11月17日 10:40 佚名 點擊:[]

“作為良師益友,周老師給我的物質和精神幫助,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敝袊痛髮W(北京)學生張文彪談到周子勇時動情地說。

從2004年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開展愛心育人“1+1”助學工程,構建了以經濟資助為起點,以支持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勤工助學、畢業論文為一體的大學生成長成才幫扶體系,探索出學生資助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新模式。

6年來,每年有60%的教師參加助學工程。截至2009年,共有383人次的教師參與資助,410人次的學生獲幫助,每年將近20%的新生獲資助。

自愿報名,師生結對,啟動“1+1”

2004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資源與信息學院院長朱筱敏在學生食堂吃飯時,得知一個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80元,朱筱敏非常吃驚。隨后,在教授會上,朱筱敏對在場的教師說:“我曾見到一個大一的孩子中午飯就買了兩個饅頭,就著食堂的免費湯。我們應該出一點力來幫助他們,一個月100元至少可以讓他們每天買點有營養的菜,吃飽了肚子安安心心地坐在教室里聽課?!?/p>

在朱筱敏的倡導下,助學工程當年啟動??紤]到年輕教師收入有限,最初只是向教授發出倡議。從2005年開始,許多副教授也紛紛響應,一些年輕講師也加入資助行列,助學工程成為面向全院教師開展的一項愛心工程。

助學工程以新生為資助對象,根據參加助學工程教師人數確定接受資助學生的名額,從貧困生中選出受資助的學生。每年11月底,助學工程啟動并召開師生見面會。教師每月向學生提供至少100元的生活費,至大一學習結束;大一以后,教師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向結對的學生提供幫助。

相互交流,不斷溝通,延續“1+1”

實際上,每月100元的資助只是起點,教師以向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等方式作為延伸,通過“一對一”的交流,指導學生成長,使助學工程有了育人的內涵。

盡管助學工程只是資助大一新生,但是大一結束后,大多數接受資助的學生已經與教師有了很好的交流與溝通,使得“1+1”可以延續。到了大二,多數接受資助的學生會向提供資助的教師申請科技創新題目。到了大三,教師會讓受資助的學生完成自己科研項目中一些簡單的實驗和數據整理,以勤工助學的方式給學生提供資助。到了大四,很多受資助的學生都會選擇結對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完成他們的畢業論文。

鄭志鵬是地質工程專業2006級學生,曾接受教師康永尚的資助。大二時,在康永尚指導下,鄭志鵬和另外3名同學申請了科技創新項目——“開發過程中地層結垢和酸化解垢機理分析與定量模擬”。

為了確保助學工程真正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學校想方設法搭建平臺促進結對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主動找受資助的學生聊天、談心,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各方面的狀態和困難,解答學生提出的各方面的問題,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

感謝師恩,成長成才,受益“1+1”

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助學工程最好的成績單。鎮晶晶現在是地球物理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研一的學生,她以專業排名第四的成績被保送讀研,資助過她的教師劉洋是她的碩士導師?!皬膭⒗蠋煘槲议_啟的知識之門中,我看到了人生別樣的風景。”

據了解,除剛入學的2010級學生外,受資助的296名學生中有172名學生獲得過各種級別獎學金。在受資助的363名學生中,2004級和2005級的115名本科生已經全部順利完成本科學業,其中33人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其他學生也在石油石化等行業工作。

教師通過和被資助學生的交流,不僅了解了該學生的情況,也通過這些學生了解整個班級的活動、學生思想狀態等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關心和指導。

助學工程實施以來,逐漸形成全校教師關心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F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不僅僅是黨委副書記和輔導員、班導師關心的事情,學校的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和課后都會穿插對學生的心理、學風等方面的引導,也會主動和輔導員聯系,交流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還會主動要求參加學生的各種班級活動。

上一條:專家建言多方面增強大學生思政課吸引力 下一條:提升每個學生的學校生活品質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