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項長期的戰略舉措,也是一項緊迫的工作任務。高校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利用多種載體、采取多種形式,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改革發展的各個方面,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不斷增強師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認知、認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陣地,著力強化教育引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環節。高校應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陣地,著力抓好“三個堅持”。一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積極應對世情深刻變化所帶來的全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有效化解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各類矛盾,提升高校內涵發展質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師生、貼近實際、貼近形勢發展需要,增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堅定性。二是堅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從人的思想活動特征、社會變革對人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價值取向結構,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理論結構、實踐要求等各個方面加強調查研究和理論創新,不斷深化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和認識,力爭推出含金量高的優秀成果,為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理論支撐和思想保證,增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性。三是堅持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模式,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把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力爭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增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效性。
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育人質量。教師是高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主力軍。高校應加大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可靠的師資保證,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方面,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建設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有效激發和保護教師投身于教育改革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建設,健全科學合理的教師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績效考核、公平競爭的體制機制,確保教師干事創業有崗位、實現價值有載體。另一方面,強化師德修養,“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大學生,爭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始終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評師評教的重要標準,主動挖掘各個工作崗位蘊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內容,并采取學科建設、哲學研修、課程培訓、教學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方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著力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能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師資隊伍,確保高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以校園文化傳承為載體,著力營造良好氛圍。先進的校園文化是高校不可或缺的軟實力。高校應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把校園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自身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傳統有機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于高校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時代文化以及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當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和規范師生的思想與行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牢扎根于師生心靈深處。加大校園文化的熏陶力度,達成思想共識,創造文明風尚,營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校園文化氛圍,著力在文化中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獨特魅力,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利用多種媒介、通過多種手段、采取多種方式,在師生中集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幫助師生準確理解和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強大力量。
以社會實踐活動為平臺,著力增強責任意識。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增長才干、磨煉意志的重要途徑。高校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全過程,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抓好選題環節,在突出自身專業特色和資源優勢的同時,提高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水平,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注重探索體現時代特征、符合大學生特點的新形式。抓好實施環節,在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踐行核心價值觀念、激發團隊合作意識、完善知識結構體系等方面下工夫,同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社情,更加有針對性、實效性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抓好總結環節,積極鞏固和擴大社會實踐優秀成果,形成理性共識,將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廣應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中,促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大學生的自覺追求與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