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仁智統一是孔教儒學的核心價值

2011年03月24日 10:29 佚名 點擊:[]

本文作者為香港孔教學院院長、世界儒商聯合會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湯恩桂

孔子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孔子思想的光輝,超越時空,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決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對人類精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鬃蛹腥A文化之大成,整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并將中華文化的精華濃縮在《論語》一書里?!墩撜Z》其實可以說是全人類的圣經??鬃咏⑵鹑祟愃枷胱钔暾捏w系,中國哲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提出仁學、人性理論、認識論、中庸論。在孔子及歷代儒家那里,仁愛是儒家學說的核心觀念,仁作為五常之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道德范疇。同時,在“五?!敝校爸恰币彩莻€重要的范疇。本人認為,“仁智統一”是儒家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也是當代中國最為重要的青年精神。

儒家的思想

儒家認為,人的仁愛之心來自于天地之心,既秉承天地之間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吨芤住拓浴分杏小皬鸵娞斓刂摹敝f。復卦有一陽爻出現,意味著萬物萌生,顯透著生生之意?!疤斓刂摹辈⒉皇侵v天地中有一個實體的“心”,而是講天地流行變化所顯透出來的生命精神,是天地之大德?!吨芤住は缔o》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碧斓亻g存在著“生生”之生命精神,萬物才得以化生,造就大千世界?!吧敝?,賦予萬物,內在于萬物之中,成為萬物生長之推動力量。宇宙“生生”之理下貫與人,形成心靈生命中的“仁”之品性。朱子說:“仁者,天地萬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為心?!保ā吨熳诱Z類》)

儒家認為,愛的內在根源,就是人具有仁性。仁是愛的根本,愛是仁的發用:“以仁為愛體,愛為仁用”(《論語·或問》)?!叭省弊鳛閮仍诘纳票举|,要通過“覺”的作用而在心靈生命中顯發為“愛”。而這種“覺”,乃是心的作用,是生命主體的意識。仁是內涵,借“心”之“覺”而顯發。如果沒有“覺”,就沒有心靈上的不忍與惻隱,“仁”就無法顯現,就變成“麻木不仁”。通過“覺”,才能使自己的心靈生命同外物、他人的生命精神互相感通?!坝X”還表現為人的主觀努力,“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仁作為愛的根基,存在于愛顯現之前,有此根基,愛才有不竭之源泉,若長河源遠流長。朱子云:“蓋仁之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發,而此體已具,情之既發,而其用不窮?!保ā吨煳墓募罚┻@樣的愛才是永恒的、無條件的,這樣的愛才具有倫理價值。

儒家的思想

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胡適等人倡導科學與民主,將“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兩位請進來,本人非常贊同。但是,他們把科學與民主同傳統禮教、傳統道德對立起來,特別是同孔子儒家思想對立起來,即是錯誤的。那些從來不讀《論語》的人,或者抱著政治偏見的人,聽信了陳獨秀的話,沒有加以認真分辨,以致謬誤流傳,貽害子孫。其實,孔教儒家早就有“選賢任能”的民主和“格物致知”的科學精神。

孔子是“仁”的代表,也是“智”的化身。孔子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有為的教育家??鬃幼钤缭O立“私學”,聚徒講學,提出“有教無類”,使平民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提出了系統的儒家教育理論??鬃佑械茏尤В呤t人。孔子開設德行、言語、政事、文學4門課程,傳授“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在人類歷史上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內容。孔子由此而成為萬世師表。

儒家非常重視科學實踐,《大學》有句名言:“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南宋朱熹將格物致知誤解為:“即物窮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機,是致知。”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到客觀事物的本身中去研究,通過時間達到對真理的認識。《論語·子路》講:“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這段話被人曲解為孔子鄙視勞動人民,輕視實踐,輕視科技。其實,孔子的意思是,士、禮、工、商應是社會的分工,當政者應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必親自從事耕作,以免自己的分內之事受到影響。孔子的主要使命不是培養種田能手,而是培養一批具有崇高道德的拯救社會的賢人君子。北宋邢邴《論語注疏》也說:“夫禮義與信足以成德化民,如是,則四方之民感化自來,皆以利器背負其子而至矣,何用學稼以教民乎?”孔子反對學稼,因為他對樊遲有特定的要求,他要將樊遲培養成治國平天下之才。

儒家仁智統一的思想

當代社會在倡導科學精神之時,出現了一個錯誤的傾向,即貶低人文精神。在儒家這里,有一種非??少F的思想,即仁智并重,仁智統一。《論語·里仁》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孟子·離婁》也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孔子和孟子都將以“仁”為核心精神、人文精神同理性認識、科學精神統一起來。仁與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說:“仁者安仁、智者利人”。(《論語·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夠明智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同時也能看到人道的價值??鬃佑终f:“未知,焉得仁?!睂⒅亲鳛檑`行仁道的重要條件。當然,孔子在這里所講的智,主要是指道德理性認識,但同時也具有認識客觀規律的含義。中國古代有“醫儒同道”的說法,中醫是科學和理論合一的科學,充分體現了仁智相統一的思想。宋代著名大儒范仲淹自謂“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所以,中國古代就有“仁心仁術”的說法。

最能體現仁智相統一的思想的理論是內圣外王的理論。內圣是以“仁”為核心的高尚的道德品性,而外王則是以生命個體對外產生積極的作用,產生利國利民的成果。在現代社會,科學與民主,都首先必須植根于人的質量之上,在人的善良動機之下去運用,才有正確的方向。同樣,內在的道德質量如果不借助科學民主外向發生作用,就不可能產生經世濟用的效果,就會流于玄與空談。

真正的孔子儒家思想非但不是科學發展的障礙,而且是科學發展的積極動力。這不僅在理論上,也可以從實際中得到印證。中國以孔子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在17世紀中葉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古代有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和造紙術四大發明。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史上,兩個時代特別重要:一個是獨尊儒術的漢代,是各門學科初具規模、奠定體系的時期;再一個是儒家復興的宋代,是傳統科學走向高峰的黃金時期。自清朝后期淡化儒家儀禮,及后來五四運動,及“文化大革命”打倒孔子儒家思想之后,中國產品占世界GDP的比例由33%不斷下滑至約5%。從橫向對比來看,尊重孔子儒家思想的韓國、日本、新加坡以及港臺地區,科學技術都得到了很快的發展,而祖國大陸在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時期,科學技術長期處于停滯狀態。

本人堅信孔子儒家思想有六大主要功能:能促進世界和平;能提升全人類道德素質;能與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榮;是中國56個民族、13億人民的精神軸心;能促進中國和平統一;能達致與世界各宗教文化平起平坐。

上一條:(敬業奉獻)賈克玖:生命因奉獻而崇高 下一條:新時代,大學需要什么樣的校規?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