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這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指導工人階級革命偉大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的學說,提出了社會歷史主體理論、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理論及利益理論等等。以人為本理念從多個方面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學說。
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主體理論。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任何階級和個人只有融入人民群眾并代表他們的利益才能成為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以人為本理念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歷史主體的思想,強調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強調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益,統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讓廣大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以人為本理念堅持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和社會實踐主體活動的統一,堅持人的實踐活動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堅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主體理論。
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將共產主義的本質描述為“自由人的聯合體”,并強調只有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物質精神財富極大豐富,才能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以人為本理念從更深層次上挖掘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一方面,強調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既著眼于滿足人的物質文化需求,又著眼于促進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關心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們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另一方面,強調只有隨著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加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滿足,人們的全面發展才能得以實現。堅持以人為本,既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又要求考慮現階段的具體情況,不提不切實際的目標和要求。以人為本理念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社會的設想,同時為實現這一遠大理想提供了現實途徑,深化了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利益觀。利益問題是馬克思主義關注的基本問題之一。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追求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理論都立足于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類的解放作為最高價值追求。以人為本理念從多個方面深化了對利益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在經濟建設中,強調創造更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政治建設中,強調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文化建設中,強調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社會建設中,強調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保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強調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這一系列重要思想,把馬克思主義的利益觀推向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