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七七事變73周年:我國須有憂患意識實現強國夢

2010年07月07日 23:00 佚名 點擊:[]

北京盧溝橋(資料照片)。1937年,“七七”事變在此發生。

晨星曉月,見證著盧溝橋曾經的傷痛;歲月滄桑,砥礪著中國人強國的信念。73年過去,回顧“七七”事變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是為了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發憤圖強,加快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1937年7月7日,駐扎在宛平的侵華日軍悍然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抗,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反抗外敵侵略的抗日戰爭由此全面展開。經過8年浴血奮戰,中國以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的巨大犧牲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國家之間的戰爭,往往是國家實力的較量。日本帝國主義者敢于發動侵華戰爭,是出于侵略者弱肉強食的反動邏輯,所倚仗的是當時明顯強于中國的經濟、科技等優勢。據史料記載,盧溝橋事變前的1937年6月,日本工業總產值為60億美元,是中國的4.4倍;鋼、煤、石油、銅的產量分別是中國的145倍、近2倍、129倍、124倍……由此上溯到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之后中國百年屈辱史,莫不揭示了一個事實:落后就要挨打。

73年后,中國早已告別積貧積弱的歷史,以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發展成就和獨樹一幟的發展模式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成功應對2008年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更加凸顯了中國發展勢頭之強勁,更加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景之廣闊。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甘落后、奮起直追世界發展潮流的成果。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73年來中國的發展充滿艱難曲折,未來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仍然任重道遠。當今中國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但人均GDP還處在世界百名之后,加快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只有堅持科學發展,實現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式的轉變,才能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居安思危,牢固樹立憂患意識,增強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發展,建設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強大祖國。

建設強大祖國,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近代中國百年屈辱的教訓和新中國60年建設發展的經驗從正反兩個方面告誡我們,強大國力是一個國家免受外來侵略和壓迫的根本保證,發展則是實現國家強大的根本途徑。今天,面對后金融危機時期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只有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才能解決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為社會和諧穩定、贏得國際競爭奠定堅實基礎,立于不敗之地。

建設強大祖國,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近10%的增長速度,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但同時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壓力日益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牢固樹立憂患意識,不僅要認識到發展的重要性,而且要認識到推動科學發展的現實緊迫性,把中央部署轉化為自覺行動,切實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使我國的發展盡快步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軌道。

建設強大祖國,必須悉心維護團結穩定大局,為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經歷過動蕩,才更懂得珍惜安寧。愛國就要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只有在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里,才能集中精力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國家才能強盛,民族才有希望。

昔日見證了侵略者罪行的盧溝橋,如今見證著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努力,未來它將見證的必定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成真的榮光。“七七”事變73周年之際,我們向偉大祖國獻上最美好的祝福,祝愿祖國的明天如夏日陽光般燦爛輝煌。(新華社評論員)

上一條:臺灣孩子需要一本正確的史書 下一條:美國為何力推電動汽車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