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圍繞釣魚島發生的爭端目前仍未平息。這場起因于日本巡邏船撞擊中國漁船的惡性事件導致兩國關系出現嚴重危機,讓不少人想起32年前發生的一起類似事件。當時正值中日談判簽署和平友好條約之際,突然發生的“釣魚島事件”險些讓談判夭折。
100多艘中國漁船出現在釣魚島海域
1978年4月,中國百余艘漁船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捕魚,日本海上保安廳進行了有組織的攔截。4月12日上午,日方報道說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出現了很多中國漁船,稱“共有108艘”。其中,16艘漁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范圍內。日本巡邏船以中國漁船進入所謂的日本“領海12海里內”為由,要求中國漁船退出。而中國漁民則在木板上寫出“這是中國的領土”、“我們有權在此作業”等字樣進行抗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鐘。此后,中國漁船多次進出釣魚島海域。
這就是有名的“釣魚島事件”。日本方面認為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采取這種大規模的宣示行動,而這一事件發生的一個背景就是中日正在商談簽署和平友好條約,不少日本政客借簽約要求中國承認釣魚島屬于日本。
事實上,中日之間的非正式談判在1978年2月17日就開始了,但直至3月結束,談判都進展得極為緩慢,這主要是由于日本方面意見不一造成的。期間,日本一些敵視中國的國會議員甚至提出將“中國承認日本對尖閣列島(即釣魚島)擁有主權”同簽約一事掛鉤。
3月23日,日本政府發言人在回答一名反對簽約的自民黨議員質詢時表示,“日本(對釣魚島)享有控制權,沒有必要和任何國家談判它的主權歸屬。政府認為中方的主權要求沒有什么意義”。3月26日,日本《每日新聞》報道說,日本的農林水產大臣同時也是日本右翼組織“青嵐會”領導人之一的中川一郎聲稱,很有必要將釣魚島問題和中日友好條約問題聯系起來考慮。4月7日,外相園田直和100名反對簽約的自民黨議員進行會晤,這些議員們特別建議將釣魚島問題的解決作為日中友好條約簽署的一部分。這也成為“釣魚島事件”的導火索。
日本借機向中國施壓
4月13日下午,日本外務省中國課課長田島約見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一秘宋文,要求中國漁船立即撤離釣魚島海域,宋文嚴詞拒絕,并強調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由于正值中日談判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之時,日本一些敵視中國的國會議員公開提出要中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日本政府也借機順應右派要求,向中國政府施加壓力。4月14日,日本外相園田直稱:《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推進肯定會受到此事的影響……我覺得是中國方面錯誤地判斷了事態,中方認為這樣一來會再開和日本的談判。日本還有官員放話說,只要中國漁船“侵犯”領海事件得不到最終處理,就不能恢復條約談判。甚至有人揚言要使用武力“立即拘捕來犯的漁船”。
4月15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耿飚在會見以田英夫為團長的日本社會民主聯合訪華團時說:“這幾天,你們日本的報紙、廣播,再加上蘇聯的挑撥,說這是中國有計劃的行動。我可以肯定地告訴日本朋友,我們不是有意識、故意布置搞的,恐怕日本政府方面有人要借題把友好條約的締結拖下去?至于釣魚島問題,是早已明確的,是我們的。”耿飚進一步強調說,這是偶然事件。
危機發生后,日本部分媒體也對事件進行了認真反思。4月15日,日本工人黨中央機關報《工農戰報》發表“通過戰爭掠奪來的尖閣列島,要通過締結友好和平條約友好地解決”一文,列舉事實說明釣魚島是日本借甲午戰爭非法從中國掠奪的,從歷史和地形看,該島屬于臺灣附屬島嶼。4月20日,《工農戰報》上又發表了“堅決譴責踐踏日中聯合聲明精神的福田內閣”一文。
事件的解決——擱置爭議
“釣魚島事件”雖然引起了中日關系緊張,但因雙方合理、即時的溝通而很快得到解決。香港《明報》1978年5月23日發表社論“鄧小平談釣魚島”,報道鄧小平5月19日接受美國合眾社編輯和發行人的采訪時說:日本對釣魚島享有主權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這就是說,中國對釣魚島享有主權的說法站得住腳。與此同時,中方在堅持原則前提下,采取靈活的處理辦法來平息危機。
在日本方面,事發后,首相福田赳夫和外相園田為處理這一事件定下了基調:福田要求他的內閣部長們小心處理“釣魚島事件”,即沒有他的批準,不能就事件發表看法;園田再三強調,外務省將把該事件同條約談判分開。園田后來還表示,“釣魚島事件”的解決“不是中日締約的先決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5月初福田赳夫訪美時,美國總統卡特曾問及中日談判簽約一事,在中日締結和約問題上展示了積極態度,表示“對日中關系的進展感到高興”。5月10日,園田就日本的外交政策發表講話:“美國總統預祝締約成功的激勵不會左右日本的外交。我們也沒有必要大肆渲染美國歡迎日中早日締約的態度。我們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方針辦,不能給國民以日本的外交受他國左右的印象……”5月27日,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宣布將重啟友好條約談判。7月21日,中日就締結和約進行事務性談判。8月12日,條約正式簽訂。
同年10月25日,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指出:“在中日兩國邦交正?;畷r,雙方一致約定先不觸及釣魚群島問題。在這次《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之際,我們也一致同意先不觸及釣魚群島問題。兩國政府在談判時也都認為還是避開這個問題為好,把這個問題先放一放也行……”鄧小平還指出,“我們這代人智慧不夠,這個問題談不攏,我們下一代人總比我們聰明,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1979年5月,鄧小平在會見來華訪問的自民黨眾議員鈴木善幸時又強調說,可考慮在不涉及領土主權情況下,共同開發釣魚島附近資源。同年6月,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本提出共同開發釣魚島附近資源的設想,首次公開表明了中國愿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模式解決同周邊鄰國間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的立場。(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