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創新創業網

           政策法規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16:04  文章作者: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次數: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宜職字〔2015〕117號

        為深化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江西省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育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以創新創業教育帶動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意、創業熱情,不斷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社會吸引力,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基,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二、 目標任務

        以創設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養成創新創業素養,普及創新創業教育,掌握高級創業知識和技能為目標,結合專業和崗位特點廣泛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努力培養一大批適應不同行業需求的創新創業型人才,有效提升我校辦學水平。2015年,全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進展,建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5個,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

        三、實施原則

        (一)全面滲透原則

        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滲透到各個專業、各門學科。除獨立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課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外,文化課教學也要積極滲透、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既要通過顯性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也要通過隱性課程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要把創新創業教育從常規課堂和實訓教室,拓展到社團活動和實踐教學的全過程中,從課程、課內、課外三個課堂教學層面和實驗、實訓、實踐三個實踐教學層面,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的優良氛圍。

        (二)全員參與原則

        要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要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列為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學校各部門要齊心協力,全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除創新創業教育課專任教師外,各專業課、文化課教師也都要有意識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要著眼于全體學生,積極培育每一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基本的就業創業技能,要積極為他們提供就業創業模擬訓練和實踐平臺。

        (三)全程引導原則

        要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有特定目的的系統工程,實施貫穿于高職教育各階段。要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教育發展的規律,對創新創業教育內容進行分層實施,要通過感性認知、理論積淀、創新創業指導、模擬實踐、項目孵化、畢業設計等環節進行全程引導。高職三年級畢業班學生要結合專業特點,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完成創業計劃設計,并通過考核答辯方可畢業。

        四、主要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要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專業服務面向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修訂實施各專業教學標準,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整體設計,構建創新創業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建立靈活的適應市場的人才培養機制,使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成為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

        實施畢業生就業和重點產業人才供需年度報告制度,完善并實施專業預警、退出管理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創業就業需求緊密對接。舉辦多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積極吸引社會資源和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投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二)深化課程改革,開展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要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特點,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要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條件成熟時,要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門通識課程,面向全體大學生在第一學年開設。要組織專業負責人和帶頭人、行業企業優秀人才,開發凸顯區域特色的、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的創新創業教育校本教材。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填鴨式理論教學,倡導積極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要改革考核方式,以理論實踐相互協調考核為主,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要將專業實習實訓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積極為學生創造、提供實體與虛擬結合的創新創業平臺。校內創新創業實踐類活動要以情境模擬為主要模式,通過建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嘗試開辦校園小超市、“跳蚤”市場、淘寶網店等。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要建好校外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創業示范基地和學生實訓實習基地。要根據專業特點梳理創新創業流程,促進專業創新創業,如不同專業創立各種“創業工作室”,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學生孵化創業項目。

        (三)改革學籍管理制度,改進學生創新創業服務指導

        要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探索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為有意愿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建立創新創業檔案和成績單,客觀記錄并量化評價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情況。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并在現有相關評優評先項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優秀創新創業的學生。

        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由校內教師與校外創業成功人士擔任導師,從途徑、方向、程序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創業咨詢和模擬創業指導。學生從入學教育階段開始,就要接受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樹立創業理念,在教師指導下,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和發展規劃,自主自覺學習,為日后創新創業打下基礎。要完善畢業生創業就業成長跟蹤制度,建立創新創業導師智庫。要積極聘請行業精英、優秀畢業生來校講座,給廣大學生傳播創新精神,傳授創業經驗,指點創業途徑,教育在校生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學習和職業生涯。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健全持續化信息服務制度,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網功能,為學生實時提供國家政策、市場動向等信息,并做好創新創業項目對接服務。

        (四)營造創新創業型校園文化,充分發揮學生社團作用

        要根據學校辦學理念,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型校園文化建設,提倡企業文化進車間,專業文化進教室,打造“創新特色專業”、“創業特色教室”。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如公眾微信和微博平臺、校園網、校報??⒍嗝襟w顯示屏、宣傳櫥窗、文化廳廊、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積極宣傳創新創業知識、創業文化和創新創業典型,特別是本校優秀畢業生的創新創業事跡,努力從細節上打造“創新創業型”的校園文化,不斷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視野。

        要大力宣傳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緊迫性、重要性,使創新創業成為學校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與行動自覺。要不定期開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簡報》,通過這個平臺,及時總結推廣創新創業的好經驗好做法,選樹學生,尤其是畢業生創新創業的成功典型,豐富宣傳形式,培育創客文化,努力營造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寬容失敗的氛圍環境。

        要積極鼓勵學生組建專業社團和創業團隊,鼓勵依托專業社團定期開展多種多樣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以校社團聯合會為總抓手,鼓勵學生在社團活動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鼓勵社團按公司模式運作,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運用能力。要加大對創新創業類社團的扶持力度,配備指導教師,并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五)開展創新創業競賽活動,探索建立創新創業長效機制

        積極舉辦全校性的教師、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評比競賽,選送優秀作品參加國家、省、市創新創業作品大賽,通過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專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講座論壇,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積極開展圍繞創新創業教育的征文、演講和職場表演劇等評比活動,舉辦富有職業教育特色的“SYB創業培訓班”、“成長面對面”、“周末大講臺”、“創業沙龍”、“學生技能藝術節”。鼓勵支持校際之間開展創新創業項目比賽活動。

        要建立立體化、開放化、個性化大學生創新訓練教學課程體系,開展創新創業原理、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培訓講座,做到課堂教學、課外科技活動、校外科研實踐活動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要完善創新創業活動運行管理體系,構建管理者、執行者、參與者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加強學生創新創業立項結題、創新創業競賽、學術活動等方面的制度建設,突出學生專業差異性、個性差異性和創新活動的層次性,營造寬松的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創新創業環境。要強化創新創業活動的服務體系建設,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為引領,實習就業處、學工處、團委緊密配合,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和贛西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孵化基地優勢,緊緊抓住互聯網+這一新模式,樹典型、立標桿,采用競教結合、研教結合、工教結合的“三元結合”方式,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順利開展。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完善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管理,學校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楊云山擔任組長,副校長高健群、杜貴芳、校長助理龔曉明為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辦公室和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部。

        (二)加強師資建設

        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多元化、專兼職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一是加強培養培訓,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師的培訓考核范疇。要有針對性地實施全員或專題專項培訓,組建創新創業教育“虛擬教研室”(掛靠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教研室),完善教師(含文化課教師)實踐鍛煉制度,建立專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交流平臺。二是組建兼職教師團隊。充分利用校友資源,聘請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導師,逐步形成創新創業教育講師團。三是開展教學競賽。每年度開展一次“專業教學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課例或案例比賽。

        (三)加強經費保障

        學校在保證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課程開發等經費的基礎上,將積極爭取利用省、市有關大學生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積極爭取緊密型合作的行業企業、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建立創新創業基金,作為大學生創業啟動基金和獎勵基金等。

        上一條: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辦和工作部職責 下一條: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


                     
        Copyright © 2012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實習就業處  版權所有
        實習就業處辦公電話:0795-3203296
          實習就業處郵箱:320329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