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團委 鐘澤宇 陳卓凡 楊雨 學生記者 鄒欣宇 魯思甜)科普“下鄉”,服務“上門”,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2024年6月24日至6月28日,我校經濟管理學院、機電與新能源汽車學院組織師生志愿者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機電與新能源汽車學院師生志愿者赴宜春市萬載縣白水鄉槽嶺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科技賦能,推進鄉村科技教育。在鄉村的教室里,實踐隊員們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孩子們進行了一次無人機與機器人的知識科普講解,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緊接著,團隊成員展示了無人機與機器人的功能。從無人機的航拍,到機器人的編程表演,每一個細節都讓孩子們驚嘆不已;隨后,團隊成員邀請孩子們親手操作無人機和機器人,共同感受科技與夢想的力量?;顒悠陂g,團隊在解說員的引導下參觀了“三館一碑一小道”,觀看著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件件歷史的遺物,感受革命先烈們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接著,團隊在龍牙百合粉非遺傳承人林大春的講解下參觀了龍牙百合文化館,了解了古代人民對食品加工的深刻理解與創新。最后,團隊來到了槽嶺村兒童活動中心,以關愛暖童心,陪伴留守兒童們一起上課、做游戲。同時,另一批機電學院師生志愿者來到了樟樹市經樓鎮、閣山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第一站,團隊來到了樟樹市經樓鎮中林村。團總支書記鄧都和劉浩儀同學于中林小學內給學生介紹了無人機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場景,并演示了無人機的飛行,引起同學們的連連驚呼,并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科學興趣。緊接著,李嘉豪同學給同學們進行防溺水安全知識教育,闡述了溺水的危害和相應的急救措施。隨后,中林村黨支部書記聶志堅帶領團隊參觀當地的食用菌產業基地,從鹿茸菇的生長環境的適宜條件、生長周期,到采摘、烘干、保溫、入庫等進行了一系列的講解。最后,團隊來到第二站——閣山鎮。譚常洲同學向村民們進行了移風易俗的宣講,呼吁大家應該婚事新辦,文明簡譜;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祭掃難辦,安全環保;健康生活,崇尚節儉。遏制不良習俗,倡導文明風尚,樹立時代新風。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展現了機電與新能源汽車院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培養了青年學子們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筑牢了青年學子們“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思想意識,并鼓勵青年學子與祖國的脈搏一齊,共繪鄉村美好發展藍圖。2024年6月25日,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團總支工作負責人彭煥有帶領學生隊伍前往“百合故里,紅色槽嶺”萬載槽嶺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紅色走讀實踐活動。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紅軍井和革命烈士紀念碑,了解到當年革命先烈們在這里開展斗爭的艱辛歷程,并通過學習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和影響?;顒悠陂g,志愿者們走近民眾,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小游戲,增加了互動和樂趣;志愿者們還向當地孩童進行了安全知識科普教育,教導他們如何正確應對緊急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孩子們積極參與,認真聽講,掌握了一些實用的安全知識;同時,志愿者們也對孩子們進行了作業輔導,為其答疑解惑,共同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此外,志愿者們參加了一場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的心肺復蘇講座,學習了急救技能,提高了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在走訪過程中,志愿者們了解到許多村民對網購充滿興趣,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如信息泄露、虛假宣傳等。為增強村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志愿者們耐心地向村民們介紹了一些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項。
此次三下鄉活動讓同學們切身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激勵著更多的學生走進鄉村,了解鄉村,關愛鄉村,共同參與推動鄉村振興的建設,培養繼承和發揚紅色精神的意識,為建設美麗鄉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