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職青字[2010]9號
關于組織開展我院2010學生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
各系(院)團總支:
為了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關于全省38所高校與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38個縣(區、市)結對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要求,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與理論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高舉服務大旗,特別是要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科技和文化的發展狀況,因地制宜地開展主題鮮明的社會實踐活動,實現實踐教育與服務社會雙向互動,力爭在形式上有創新、在內容上有特色,在成果上有突破。
現將今年暑假組織開展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關愛環境----讓生活更美好
二、活動時間
2010年6月20日——2010年8月20日
三、活動內容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圍繞與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樟樹市的結對工作、文化科技衛生、喜迎上海世博會、綠色低碳行等活動來開展。各系(院)志愿者可根據自己的優勢專業開展社會調查、科技推廣、企業幫扶、理論宣講、文化宣傳、法律普及、送醫送藥、支教掃盲、環境保護、社區援助和生態調研等多種特色實踐活動。做到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
四、實施步驟
(一)組織準備階段:(6月上旬)
(1)根據團省委的工作要求,我院團委組建一支大學生宣講隊前往樟樹市進行結對幫扶活動。按照團省委學校部的 “三個一”要求,(組織一個大學生宣講隊前往宣講、幫助或指導當地組建一支環保志愿者隊伍并開展活動,開展一次生態調研并提交報告)開展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結對工作。
(2)由護理學院、教育系、醫療系、會計系、信工系、經管系、藝術系、外語系、機電系各自行組建一支具有專業特色的“三下鄉”服務隊。
(3)設計活動方案:做好本次活動的計劃安排。內容包括活動的地點、服務項目、目的和意義,工作起止時間、要達到的實際效果等。并于6月8日前將活動方案及參加活動人員名單報至院團委。
(二)具體實施階段:(6月中旬——8月中旬)
各隊根據自己擬定的方案、計劃,選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地點、方式,做好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在活動中,各隊要請服務對象或單位開一張具有實踐活動證明的材料,對本次活動進行評議?;顒悠陂g,各隊要及時向學校反饋活動情況,提交調研報告,向新聞單位通報活動信息,擴大活動影響?;顒咏Y束后,各隊要在8月20日前認真撰寫好總結報告并交至團委。
(三)總結表彰階段:(9月中旬)
開學后,院團委將對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總結、評比,將評選出優秀服務隊4個,優秀個人30人,優秀指導老師3人,將評選優秀社會調查報告10篇,同時,將選送優秀個人和一些社會調查報告參加團省委、團市委相關的評比活動。
五、活動要求:
1、各系(院)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將社會實踐作為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2、各實踐團隊在設計活動方案中,需要不斷創新活動方式,深化活動內涵,注重活動成效。堅持“按需設項,按項組織,雙向受益”原則,進一步推動我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創新。
3、要鼓勵學生積極聯系《中國青年報》、團省委網站、宜春電視臺、《宜春日報》等新聞媒體,擴大我院社會實踐活動的影響力。
共青團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
2010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