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課程建設 >> 形勢與政策 >> 專家論壇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臺海局勢與兩岸關系分析

2009年07月09日 10:58 佚名 點擊:[]

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完成權利交接,執政8年的陳水扁下臺,馬英九開始主政。隨著民進黨“臺獨”政權終結,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系度過了“高危期”,出現重大歷史機遇。

一、對反臺獨斗爭的歷史回顧

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由于國民黨內部陷入分裂,雖然宋楚瑜和連戰的得票率合計近60%(宋楚瑜、張昭雄得票466.5萬張,得票率36.84%;連戰、蕭萬長得票292.6萬張,得票率23.10%)但選票過于分散,終使陳水扁漁翁得利,以近40%的得票率僥幸當選(陳水扁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后能夠當選,并曾經公開表示是自己運氣好)。在2004年的選舉中。由連戰,宋楚瑜組成的“連宋配”占據了一定的優勢。為了扭轉選情危機,陳水扁借助“兩顆子彈”實現了驚天逆轉,以及其微弱的優勢擊敗連戰,宋楚瑜(陳水扁、呂秀蓮得票約647.2萬張,得票率50.11%;連戰、宋楚瑜得票約644.2萬張,得票率49.89%)實現連任。

陳水扁上臺以來,其“臺獨”分裂的動作不斷、危險性、冒險性逐步上升,形形色色的“臺獨”活動層出不窮,比如:搞“中國化”、臺灣正名(將“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郵政”等正名為“臺灣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臺灣郵政”)炮制“文化臺獨”(將所謂的“中日條約”寫入歷史教材,宣傳“臺灣地位未定論”;將辛亥革命列入“中國古代史”;將孫中山先生視為“外國人”)、在國際上進行“臺獨”活動等。其中,最具危險性、危害最大的,就是通過憲改“公投,意圖以“憲法”、“法律”的形勢、手段和程序,謀求“臺灣法理獨立”從而改變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地位,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使臺灣成為所謂“主權獨立的國家”。陳水扁當局“臺獨”分裂活動逐步升級的標志性事件包括:2002.83日拋出“一邊一國”論。2003年9月開始宣稱要“催生新憲法”,要制憲”。2004年陳水扁在連任后,把通過“憲改”使臺灣“成為一個正常、完整的國家”,定為“臺灣國家的總目標”。2007年3月4日,提出“四要一沒有”(即臺灣要“新憲”要“正名”,要“獨立”,要發展,臺灣只有“國家認同”分歧問題、統獨問題,絕對沒有左右路線問題),徹底背叛了自己的“四不一沒有”(2000年5月20陳水扁稱,在任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更改“國號”,沒有廢除“國家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承諾。2007年4月,民進黨正式決議,舉全黨之力推動舉行“入聯公投”。陳水扁當局采用這種“切香腸”的手法,逐步推進“臺獨”分裂活動,使得臺海局勢不斷陷于緊張,進入高危期。

為了應對陳水扁當局不斷升級的“臺獨”挑釁行徑沒打擊其囂張氣焰,2005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將中央關于解決臺灣問題的大政方針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表明了全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這部主要法律的頒布實施,對于反對和節制“臺獨”勢力分裂國家,推動兩岸關系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針對2007年4月以后陳水扁當局將“臺獨”活動的重要轉向推動舉辦“入聯公投”,謀求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走向“臺灣法理獨立”的嚴重步驟,我們緊緊圍繞反對和揭制“臺獨”這一重要任務,采用相應措施,沉著應對,粉碎了其“變相臺獨”的圖謀。2008年3月22日,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同時舉辦的“入聯公投”的選票率皆因未過50%的投票率門檻而被否決,遭到徹底的失敗。

、民進黨的興起和沉淪

[1] [2] [3] [4] [5] [6] 下一頁

上一條: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國際背景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