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能每天都有太陽,但你的心中應每天充滿陽光,如此便能有一個陽光人生。
大學生活是一個脫離家庭準備走向社會的轉折點,是由學生走向成人的轉折點,是由感性走向理性的轉折點,是由學習走向工作的轉折點,更重要的是告別舊我走向新我的轉折點。在大學生活之際,有許多問題需要重新思索,重新定位。
找回真實的自我、塑造全新的自我,是大學新生活的起點。這就需要自我定位。大學生活需要有明確的方向和準確的定位。一方面,每個同學必須對自己的能力、興趣、現狀、長處和短處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另一方面,每個同學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都應該思考:我將來到底從事什么工作,我究竟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先確定了將來的目標,才能對現在作出合理、有效的設計和規劃。
在自我定位基礎上還需自我限制。人生苦短,如果一個人18歲之前被父母撫養,60歲后需得到子女贍養,那么中間只有42年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除了疾病、天災人禍可能占去的時間,至少得花三分之一的時間睡覺,其余三分之二的時間則要讀完學位、解決謀生、做出成就,還要談戀愛、生兒育女,還有社會交往、過年過節,在這段有限而短暫的時間里,大學生活4年是異常寶貴的,這就需要自我限制,把時間用在學習上。
大學里,尤其是重點大學的學生,經常犯一個錯誤,就是濫用自己的時間和才智。覺得時間有的是,因而慷慨地把時間用于各種瑣碎的、未必有多大意義的事情。把時間用于哪里,關系你與人生目標的距離。
人這一生能否活出質量,關鍵在于能否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和自己的關系,人要不斷通過正心完善自我,不和自己過不去;二是和別人的關系,人要慈悲喜舍,善待他人,不和別人過不去。完善自我是圓心,善待他人是半徑。如此,人生便得大圓滿。
所謂“慈”,時時擁有仁愛心;所謂“悲”,時時懷著同樣心;所謂“喜”,時時生出歡喜心;所謂“舍”,時時顯出分享心。因為慈,讓生命美麗;因為悲,讓生命廣闊;因為喜,讓生命歡喜;因為舍,讓生命延續。
作為孩子,一定要有感恩父母養育的心。生活中,首先要感恩父母,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墩撜Z》中說:“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鳥獸尚知哺乳之恩,更何乎是人。
善待他人的前提,一是感恩,你幫過誰,不必記牢,誰幫過你,一定牢記;二是寬以待人。
生活中,總有對與不對,仁者總能用博大的胸懷寬容不對。能忍一時氣,可保百年身,回旋余地大,只因能屈伸。
人際交往過程中,受別人歡迎的基本方法就兩句話:縮小自己,放大別人;放低自己,抬高別人。中國人相互見面,常用的禮節是鞠躬,為什么鞠躬,放低自己。
一個人的修養,還體現在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考慮問題。
一個人的厚道,首先是建立在嚴于律己的基礎上,其次表現在對人的一種寬恕、寬容、仁愛之心。《論語》中有一句:“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翻譯過來就是,孔子的學生子貢問,能不能有一個字讓我終生做事情都有用?孔子說,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寬恕的“恕”吧?!八 痹趺磳??“如”“心”。將心比心,“恕”站在對方的立場,你如果能夠做到這點,你就有一個博大的胸懷。何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都是有脾氣的,不發怒不可能,但問題是你為多大事而發怒。有一句話這樣講:每發一次怒,都是在修行的路上倒退一步。一個人對下屬,要努力做到“在責備中帶安慰,在批評中帶肯定;在訓誡中帶勉勵,在命令中帶幫助”。然后,要“以和藹之容處人,以謙讓之態對人;以恭敬之心待人,以贊美之言勵人?!?/p>
說話是一門藝術。人生下來,就開始學說話,但能說話不等于會說話。真正的會,是善于說話。說話是門藝術,也要不斷地學,要說該說的話,不要只說想說的話。在態度上,第一,說話要誠,不要花言巧語,巧言令色。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都是反復說了一個道理,說話要誠。第二,要和,和氣的和。無論對上、對下、對左、對右,要溫和親切、多用商量的口吻。第三,要禮,禮多人不怪。這個禮,不僅指物質,也指禮貌,多用禮貌用語,體現自我修養。第四,要稱贊,人都喜歡聽好話,贊揚優點勝于譴責過失。
人生是一所大學校,大學生活只是其中一段。人要有知識,更要知道,人不僅要聰明,更要有智慧。聰明可在課本上、教室里學,智慧要在生活中用心領悟。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人有覺悟,人與人的區別在于覺悟有高低。要事中會理,借事練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學而時習之,不是復習,而是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成為自己的感悟和行動,乃至成為習慣。成功人士有個好習慣:積極處世,樂觀進??;審時度勢,先謀后動;有取有舍,分清主次;利人利己,自覺覺他;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整合資源,協作借力;不斷學習,提升實力,超越自己。
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因此,學習是一生的事,當然更是集中學習的大學時期的事。不斷學習,有效學習,前提是有學習的動力。學習的動力哪里來,知道自己的不足,你就會學,叫“知不足而學”。怎么會“知不足”,你學了以后就會知不足,你不學,永遠以為自己天下第一。學而知不足,知不足而學,那是一個循環。
人生苦短,然而,最可貴的人生就是有覺悟。所謂“覺悟”,就是認清生命本原,悟出人生真諦,能借事練心,善事中會理,待人寬容禮讓,處世從容淡定,任何時候都相信愛、追求美、奉行善。何為“俗”?“人”吃“谷”。人處俗世,身不由己。但學思辨行,覺悟靠己。人生無法重復,人要努力使自己活得更自在、更快樂。為此,要找回一些人生的基本要素、尋求一種開闊的人生覺悟。生命總有缺陷,生活中有的人看不見、聽不到,肢體殘缺,但他們堅信生命有夢想,于黑暗中體味光明,于無聲中感悟音律,于殘缺中尋求完美。
由此想到孟子說過的一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之美、自然之美在于***,原始森林的美在于喬木、灌木、草木、苔蘚……美美與共。人生不也如此,世界不也如此嗎?
自古道:“大道不離身心”,離開身心無大道。人生也是一趟旅行,但不同的是,這一趟旅行是條單行道,沒有回程票。悲悲戚戚是一生,快快樂樂也是一生,糊里糊涂是一生,明明白白也是一生?;蚴菫t灑走一回,或是茫然過一生,就看你知“道”不知“道”。生命是充滿遺憾的篇章,因為她沒有機會讓你修改病句。人生之路漫長,通往成功、幸福只需關鍵幾步。道路,以道開路,道由心悟。
我們要胸懷理想,更要腳踏實地,沒有幻想和期望,如同鳥兒捆住了翅膀。而過高的幻想和期望,就像鳥兒不知飛向何方。
我們既要用肉眼觀世,也要用慧眼觀心,肉眼只是看見,用心才會發現?!办F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要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云走云飛,花開花謝,你要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所謂人生,就是為了提升心性而經歷的全部過程。
人生如水立方,我們要追求生命的長度,事業的寬度,心靈的高度。
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己,善待他人,努力學習,不僅知,還要信、行。生命中最寶貴的一課,是從經驗中學來的,“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p>
最快樂的人不一定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他們只是珍惜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每一樣東西,讓我們選擇這樣的生活。
希望大家有一個陽光人生,像那首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