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優秀學生黨員蔣小波
整整3個月了,提到“蔣小波”3個字,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許多師生,仍然止不住淚水。
蔣小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系大三學生,中共黨員。2010年4月11日,患胸腺癌的他在無償捐獻眼角膜志愿書上簽字。5月16日,蔣小波病逝,次日,他捐獻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給兩位患者,他成為湖南在校大學生捐獻眼角膜的第一人。生前用心關愛身邊每一個人的青年學生黨員,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繼續將關愛與光明長留人間。
“讓我為社會作點最后的貢獻”
人生有如交響樂,蔣小波把最激昂的曲調放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刻。
2009年9月26日,班級籃球賽上,蔣小波在球場上突然暈倒。醫院確診為中晚期惡性淋巴腫瘤,生命危在旦夕!怎么可能?他一向身體健康,家境困難的他一進校就利用課余時間兼職,大二入了黨,就在生病前的暑假,他還兼了三份工。
蔣小波出生于湖南益陽一個貧寒之家。父母先后下崗。父親在打工途中遭遇劫匪,被砍成重傷落下殘疾。哥哥當公司保安時,為保護財產與盜匪搏斗被砍成重傷,受到巨大的心理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癥,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每年需要治療兩個療程,每個療程要花費1萬多元。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母親在一家工廠做門衛的微薄收入和哥哥每個月200元的生活補助。
蔣小波危難之時,學校出面了。校黨委書記姜正國發出募捐倡議,先后5次共募集8萬余元,校長柏連陽前往醫院探望蔣小波并送去捐款。
病魔卻沒有因為人們的善舉和小波的抗爭而止步。
2010年4月,腫瘤開始壓迫小波的食道和呼吸道,他連進食和飲水都出現了困難,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彌留之際,小波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愿望:“我愿意捐獻自己的遺體來回報這個社會……我是一名黨員,一名祖國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一名曾接受過社會無限關愛的患者,所以我會堅持自己的決定,讓我為社會作點最后的貢獻!”
然而,病毒已侵蝕了他的大部分機體,小波身上唯一可用的只有他的眼角膜。
4月11日,在學校與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湖南愛爾眼科醫院的醫護人員來到他的病床前,幫他實現最后的愿望。
這時的小波已經無法支撐自己的頭部了,卻仍然憑著頑強的毅力,倚靠著媽媽,吃力地在無償捐獻眼角膜志愿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從而完成一場交替生死、延續大愛的生命儀式。那張憔悴不堪的臉上終于露出會心的笑容。他當時已經說不出話,當大家問及他為什么要捐獻眼角膜時,他只能在手機上摁出4個字:“愛與責任”。
5月16日,蔣小波因搶救無效離世。當天下午,湖南愛爾眼科醫院眼庫醫護人員按照小波遺愿將他無償捐獻的眼角膜取走。隨后,蔣小波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到19歲益陽女孩陳嬌嬌和53歲長沙男子唐林(均為化名)兩位患者身上。
小波的最后貢獻無疑是壯舉。據介紹,在我國,角膜病是僅次于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因此病致殘、致盲者約有400萬至500萬人,其中75%以上的患者可以通過角膜移植復明。但由于眼角膜供體嚴重匱乏,我國每年僅完成5000例左右的移植手術。
“人生最偉大的就是在你的生命結束后,卻還在為他人付出?!边@是小波寫在日記里的句子,他用行動實現自己的承諾。
“只要我們的信心還在,脊梁就不會彎”
談起小波“兩拒助學金”這件事,班主任賀娟忍不住淚水直流:“從第一學年開學之初他阿姨幫他交學費時,我就感覺小波的家境可能不是很好。問他阿姨時,小波在旁邊微笑著岔開了話題,他本人更是從不談及。第二學年,當我多次要他申請助學金時,他說班上還有更困難的同學,他們更需要。直到第三學年他生病住院,他才被動地接受了一次助學金?!?/p>
賀娟提及的這段往事,是蔣小波多年來自立、自強、自信的一個生動縮影與詮釋。蔣小波在日記里寫道:“我相信,只要我們的信心還在,脊梁就不會彎,我們的人生必將奏響一曲動聽的人生自強之音?!?/p>
讀高中時,面對窘迫的家庭狀況,小波曾一度打算盡早就業,然而,胸懷理想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參加高考,并且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從大一開始,在出色完成學業的情況下,他就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楊連喜既是蔣小波的同班同學,也是打工中的伙伴。“2009年暑假,小波在學校附近找了三份兼職,一份裝修材料推銷員,兩份家教,每天頂著炎炎烈日來回奔波。他對我說,‘20歲的我們,不應該再讓父母因為自己受太多的苦,如果我們苦點能夠讓父母輕松一點,這樣我覺得苦也是甜!’聽完他這句話,我當時眼圈就紅了?!睏钸B喜問記者:“小波那瘦瘦高高的身體里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能量與胸襟?”
余易因為長期與作為學生干部的小波接觸,走得很近,是小波的“易哥”。接受采訪時,這位校團委書記說著說著,神情就黯然了下來,“讀大學后,小波的生活費不僅沒有讓親戚出一分錢,而且每次回家都帶三五百元給他媽媽。第二年學費,基本上就是他利用暑期打工賺回來的。20歲出頭的大男孩,本應該在假期里與家人相聚,感受家庭的溫馨,小波卻在烈日下書寫自立、自強的宣言!”
即使在病中,蔣小波也沒有向命運低頭。在病床上,1.78米的帥小伙已經瘦成了皮包骨,多次的化療、病痛的折磨讓他痛苦不堪,但他強忍著痛,在床上支起一個簡易的木板堅持學習,還借來收音機了解國家大事。每次見到老師和同學,他總是堅持坐起來,努力微笑。當同學握著他滿是針孔的雙手時,他還往往會幽默地開上一句玩笑:“哈哈,你看,我的手都被扎成篩子了。”他多次堅定地說:“相信我,我一定會回來的!”他還多次請求醫院和老師讓他臨時出院參加期末考試,并通過短信鼓勵一些平時不太愛學習的同學,要他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他一直表現得很活躍,被同學們稱為‘魅力男生’、‘陽光波哥’。他非常熱心學生干部工作,先后擔任系學生分會文建部部長和副主席、校學生會心理部部長、校愛心社和淺草文學社副社長等職。”學校物理與信息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劉輝回憶說,每次競選干部,小波第一句開場白就是笑著問:“同學們,今天你快樂嗎?”小波的開朗、自信、自強,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感染著身邊的同學們。
“無論生活多么艱難,請一定要記住用心去關愛身邊每一個人”
為集體著想,為他人著想,敢于擔當責任,是蔣小波留給人們的又一個特征符號。
學生蔡韜現在一看到比賽的籃球服,心里就隱隱地疼。在2009年的籃球選修課中,小波被選為負責人。舉辦系籃球聯賽時,為了把活動辦得更成功,小波頂著烈日,一個人跑遍了從學校到商業街的店鋪,終于拉回了300多元的贊助。他用這筆錢購置了5套比賽服,余下的用來買礦泉水和必需的藥品以及沖洗相片。采訪中,記者告訴曾經出過贊助費的育才眼鏡店老板鄒秋桂,小波已去世。對小波印象深刻的她眼圈馬上紅了,感嘆道:“多好的小伙子,怎么就……”
為了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帶去知識和溫暖,在小波的策劃和組織下,愛心社忙了整整一個多月,搜集到了近1000本書和2000多件軍服。在收集現場,小波頂著烈日,面帶微笑雙手接過捐贈物品,并一一把它們分門別類堆好、疊好。中午時分,他還堅守在收集現場,把吃飯和休息的機會讓給其他同學,自己就在現場吃個饅頭充饑。他說:“我不能錯過同學們捐來的物品,這都是多么珍貴的愛心??!”后來,他又聯系到了東方醫院的車,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免費將物品送往新化的太平洋中學和金鳳小學。因為工作業績突出,他帶領的愛心社被評為湖南省“百優社團”。
“用真誠與溫暖把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無論生活多么艱難,請一定要記住用心去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毙〔ㄔ谌沼浝锸沁@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去年冬天有一陣子,女生宿舍經常發生失竊現象,學校便安排一些干部在女生宿舍門口留守。小波常被安排在下半夜,他每次差不多11點多就抱著被子往女生宿舍那邊去,然后第二天一早再回寢室。有次回來的時候,忘記帶鑰匙,他怕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同學,寧愿自己在外面多凍幾十分鐘……
到生命的最后時刻,小波心中惦記的還是他人。4月17日,小波的同學姜賢去醫院看望他。姜賢緊握著小波的手,努力勸說他堅持注射營養液。這時的小波只能靠靜脈注射營養液來提供能量,而小波卻開始拒絕繼續治療。
姜賢對記者說:“當時我勸了很久,小波一直搖頭。我還是不愿放棄勸說,他緩慢拿起手機,緩慢地在手機上輸入著,眼淚滴落在屏幕上。許久過后,他寫下了一條短信,‘我快沒治了,我不能拖垮雙親啊,放手也是一種愛吧’。他早已淚流滿面,我也失聲痛哭。我知道再怎么勸說,在他的這句話面前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我放棄了勸說,深深地被小波這種奉獻自己的精神所感動,更被他的這顆孝心所折服?!?/p>
在小波去世的第一時間,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數千名師生的手機和QQ群上幾乎同時發布他去世的消息。學校領導和數十名在醫院陪護的師生滿含悲痛前往小波的老家為他送行。北京、上海、武漢、長沙等全國各地愛爾眼科醫院的網站上也在5月16日刊發了紀念蔣小波的文章和圖片。
學生師生為他簽下了“小波,一路走好”的萬人挽聯,舉辦了他的先進事跡報告會,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寫下了數百篇懷念的文章。小波的同班同學一直為他保留著他的一排一號的座位,班級點名冊里保留著小波的名字;每月派出兩名志愿者看望蔣爸爸和媽媽;全體學生今年陪蔣爸爸媽媽過小年;即將成立物理系蔣小波學生黨支部;為小波建立了一個愛心賬號,相約大學畢業后每人都要自覺往這個賬號存錢,以完成小波的心愿;幫助他的家人,學校老師也決定向這個愛心賬號捐款……
中共婁底市委追授小波為優秀共產黨員,并號召全市人民向他學習;團省委追授他為“湖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湖南省教育廳追授他為湖南省大學生優秀共產黨員;教育部追授蔣小波“全國無私奉獻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一雙活著的眼睛,在這個世界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