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漂流,人們首先想到漂流瓶,漂流運動,漂流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時尚。在江蘇淮陰師范學院,有著另一種漂流時尚:筆記本漂流、圖書漂流、紅段子漂流、愛心漂流。筆記本漂流靈感于網絡,圖書漂流借鑒了歐洲人的做法,紅段子漂流、愛心漂流更是有學校自己的特色。
筆記本漂流——我有故事你享受
筆記本漂流活動是來源于漂流瓶的一種自由的傳遞活動。其中無數素不相識的朋友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傳遞自己的心情故事。
淮陰師范學院筆記本漂流程序是這樣的:幾本精心設計的精美的筆記本,從發起者手中出發,在校園中傳遞,漂流順序由本子持有者在報名人員中隨機抽定,自行聯系,每人只限參與一次,在拿到本子之日起5天內把本子交給下一個同學。漂流內容有:旅行小記,生活感悟,奇聞異事,向大家推薦一本書、一首歌、一部電影,繪畫、貼照片亦可。
當被問到此次活動的靈感來源時,筆記本漂流活動的創辦人之一、文學院的柳香梅同學坦言:“我曾經參加過豆瓣網組織的漂流本子活動,可以說這次校園漂流就是移植了那次活動的形式,添加了淮師元素,把范圍集中在校內,讓大學生寫自己的故事?!边@個想法得到了學校宣傳部的支持,“這個活動讓90后享受文字的魅力,把愛好與寫作完美結合起來?!毙麄鞑坎块L朱延華說。
從活動的策劃到開展,只用了短短一周的時間,校報、校園廣播、微博、短信、宣傳橫幅、宣傳欄立體宣傳效應,讓筆記本漂流活動在全校范圍內受到廣泛關注?;顒右潦迹陀?00多人報名參加?;顒觿撧k人之一、文學院的李瑋同學表示:“這個結果是我們所期待的,但也的確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開放的模式,新奇的創意是筆記本漂流活動的靈魂所在。
在和活動參與者的交流中我們得知,他們正是被“漂流”這種隨性的特點所吸引,享受隨心所欲的暢快?;顒右阅涿姆绞介_展,使更多的參與者開啟了塵封許久的心事。留言、漫畫、互贈禮物等交流讓學生在學會傾訴和傾聽的同時,更廣交善友。筆記本漂流活動到現在已經進行了3個月的時間了,其中經歷了一個寒假,再見到本子的時候上面又增添了一抹濃濃的年味兒。漂流筆記本就像一個大箱子,裝滿了快樂、煩惱、感慨、憂傷。翻閱厚重的本子,里面有太多的溫暖,承載了太多的祝愿。
圖書漂流——采蜜不會傷害花
圖書漂流,起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洲,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公共場所,撿獲這本書的人可取走閱讀,讀完后再將其放回公共場所,讓下一位愛書人閱讀。受到這一活動的啟發,淮陰師范學院圖書館自2010年4月開始圖書漂流活動,沒有借書證,不需付押金,也沒有借閱期限,是圖書漂流的特點。200本蓋有圖書漂流專用章的精美圖書在校園內傳遞,讀書者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感受到了分享的愉悅。
“圖書漂流”的游戲規則是“愛就釋手”,讀者一旦違背誠信而“愛不釋手”,圖書就會觸礁沉沒。圖書漂流是一張“誠信試紙”,測試著人的誠信指數。一本漂流的圖書折射出學生對公共物品意識的理解,圖書漂流是對誠信自律和文明閱讀的期待。在“信任危機”時代,我們不得不說,圖書漂流活動的成功開展是大學生素質的具體體現。
活動發起者、圖書館館長郭啟松在圖書開漂儀式上說:“圖書漂流,不僅是對知識的分享,更是對讀者誠信素質的考驗。好書共享,漂流知識,漂流文明,熱忱希望同學們以此為基礎,踴躍借讀傳漂,彰顯誠信本色。”采蜜不會傷害花。同學們都很珍惜這個閱讀機會,對書愛護有加。
紅段子漂流——革命傳統大家傳
“學在淮師千代永,科學發展萬年長,漂流忙又忙?!边@是該校老師創作的“紅段子”在校內漂流的一條短信。所謂“紅段子”是區別于“黑段子”、“黃段子”,通過互聯網、手機等媒介傳播的一種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信息?;搓帋煼秾W院開展“紅段子漂流”活動主要利用地處周恩來故鄉這一獨特紅色資源,圍繞“講革命故事,宣傳科學發展,開展創先爭優,弘揚周恩來精神”為內容,激勵學生提高思想水平、啟迪美好人生。
同學們通過微博、短信、飛信、QQ心情等形式,在拇指間傳遞紅段子,成為一種獨特的風潮。在茶余飯后,甚至在“臥談會”時,也會口口傳遞著“紅段子”。身為90后的新一代大學生,“革命“、”紅色經典”等名詞對他們來說是抽象的,缺乏真實感受。淮陰師范學院開展的“紅段子漂流”活動,以形象具體、活潑生動的方式,讓90后找到了自己的榜樣。
淮陰師范學院坐落于周恩來總理故鄉江蘇淮安,淮師精神是淮師人在50余年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主要的文化來源是民族文化傳統、時代文化精神、地域文化特色和校園文化個性?!凹t段子漂流”還緊緊追隨“淮師精神大討論”的腳步,以新穎的傳播方式傳承用周恩來精神辦學育人的理念,傳播“堅守樸實,追求崇高”的淮師大學精神,使革命傳統的“紅”深深根植于師生心間。
愛心漂流——感動之外是行動
學校的“愛心”漂流活動,也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劉老莊紀念林……都有淮師人的身影。該校工會主席李德友介紹,學校3年來募集善款近72.8萬元,捐給需要的地方;他們還多次走訪慰問淮安市城鎮特困家庭和學校困難教工,送去慰問金46萬多元。
志愿者活動、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漂流的是愛的奉獻;該校通過開展為特殊家庭送技術、送信息等活動,漂流的是“關愛家園”;通過開辦社區健康知識講座、開展社區趣味性文體活動等,漂流的是“康樂家園”。此外,義務支教也成為淮師“漂流”的新亮點。楊旭海,2005屆畢業生,畢業后選擇服務西部,遠赴貴州支教,榮獲中國青年志愿者銅質獎章;服務西部結束后光榮入伍,參軍一年就在各項軍事比武中勇奪16個第一,榮立三等功一次。2003年以來,該校有61位同學到廣西、西藏、陜西、貴州、綿竹等西部邊遠地區參加志愿服務。
古有流觴曲水,今有淮師漂流。如今,各式各樣的漂流活動已成為淮陰師范學院的一種特色,一種現象。活動開展以來得到多方支持,22000名師生積極響應,踴躍地參與到各種漂流活動當中。
“漂流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這與我們推進的以修定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知行統一,是完全一致的。真誠地希望,淮師漂流活動能夠走得更遠,并且能在廣大師生的支持下不斷推陳出新。”淮陰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鄭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