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是一個平臺、一個資源寶庫,然而,許多剛進入大學的學生還沒有認識到這點。要知道,這里不會像高中那樣有人給你“魚”,更多的情況是你要學會如何去“漁”。眾多的學術資源和實踐機會在等著你去發掘和利用,主動學習將會成為大學生活的主旋律。
要有求真的精神,切忌弄虛作假、追逐名利。在名利當頭的情況下,當前高校受社會各種不良風氣影響,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在校園里已經褪色不少??荚囄璞住⒄撐淖骷?、科研成果剽竊等不良行為已經嚴重腐蝕了校園。這些行為不僅僅是讓你學不到真正的知識,更為可怕的是你將喪失求真的科學精神,你在學問上將永遠達不到高峰,而最慘痛的結局也許會是你因此而喪失人格。因此,當代大學生應該把樹立求真的精神、反對學術腐敗和學術浮躁作為堅守的底線。
扎扎實實打好基礎。本科階段的重點在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尤其要注重“基本”二字。很多基礎課程的重要性會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日益體現出來。例如,如果高等數學學不好,工科同學以后進行學習和研究可謂舉步維艱;如果英語學不好,那么你今后也許無法把握本專業國際上最前沿的研究動態?;A的好壞決定了以后你學習和工作層次的高低,也決定了你發展的后勁。
在思考與質疑中理論聯系實際。大學階段的學習任務是繁重的,尤其是大學一、二年級,面對的是大量的基礎課程學習。除了充分抓住課堂上的黃金時間汲取知識,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聯系實際,積極思考。這種思考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對知識的一般性理解上,更重要的是應該學會質疑,激活思維。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的最終目標。大學課程具有專業特性,學習的過程就應當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日常生活的許多問題都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聯系起來的實際問題,通過這些實際事例,尋求和思考其隱含的科學道理,知識就會學牢、學活、學好。
持之以恒,勇于創新。作為學生,要主動抓住學習機會,持之以恒,培養興趣,堅持學習。每所學校在一些專業領域都有知名學者、優秀教師,應該抓住這些難得的資源積極求教。也許有的學生對自己選擇的專業不感興趣,甚至覺得這個專業沒有前途,自然也就沒有堅持學習這個專業的動力了。但是,很多學生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所選擇的專業。實際上,專業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也沒有高低差別。最契合你的興趣和最能激發你的潛能的,就是最好的。
創新是民族的希望,是中華崛起的根本保證。創新也是做學問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的重要表現。如果一門學科不發展、不創新,便會失去這門學科的學術光彩和實際價值,最終同樣會失去其在科學殿堂的位置。從某種程度上說,創新是學問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