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雖然不是人口大國,但在城市里單位面積范圍內人口密度還是很大的??删驮谶@擁擠的環境中,卻常常能“空”出一段文明來。因為經常去德國公出,所以我對這種“空”文明有著很深的感受。
五月的一天晚上,朋友開車帶我去離市區100多公里的一個小鎮上看一場演出,演出在九點多結束,開車來看演出的市里人不少,能有六七十輛車吧,演出結束后同時沿著公路往回開,在路的右側形成一條車流,很有規律地向前開著。車子的檔次不一樣,當然有的開得快,有的開得慢,但所有的車子都井井有條地緊貼公路右側開,竟然沒有一輛超車的,左側公路空出來一半,偶爾有一兩輛車從對面迎面駛過,之后便又長時間空空的,但沒有任何一輛和我們同向行駛的車去填補這個“空”。
德國街頭的公共廁所,都設有殘疾人專用蹲位,而且規定,這些蹲位只供殘疾人用,身體健康的人是不能用的。我在這些廁所里,經常會看到這種情況,好幾個身體健康的人在排隊上廁所,而旁邊的殘疾人專用蹲位并沒有殘疾人用,是空著的,但那些身體健康的人卻任其空著,誰也不會去進入到殘疾人的專用蹲位里去方便。
德國同事羅爾家住在一個小區的七層樓,七層樓一共住著三戶人家,德國樓房的走廊過道都很寬敞,記得在國內,不大的走廊過道上,擺滿了各家的鞋架、蔬菜、咸菜壇子等雜物,但我每次去羅爾家,卻發現走廊過道上空空蕩蕩的,什么也沒有,非但羅爾居住的小區如此,我到過的所有德國小區都是這樣。有一回,我去羅爾家,正趕上他家在清理屋子,家具什么的都擺在了地中間,我就對他說:“走廊過道那么大地方,為什么不把家具放在走廊里呢?”羅爾聽后認真地說:“那不可以的。走廊過道是公共空間,不屬于我個人,我沒有權利把家具放到那兒,否則就侵犯了鄰居的權利。公共空間的利益是大家的,所以大家必須共同遵守。”
文明的細節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德國,“空”也是文明的一種體現,因為它表達的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規則的敬畏行為???,是一種理念,一種高素質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