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底,省委教育工委組織開展了2016年度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立項評審工作。經專家評審組評審和委廳領導審定,擬定重大招標項目10項,規劃項目122項,青年項目110項(見附件)。現將立項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16年11月7日至2016年11月11日,如有異議,請聯系省委教育工委組織部,聯系人:朱易,聯系電話:0791—86765058。
編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依托單位
|
1
| 高校干部隊伍“亞廉”心理現象研究
| 劉天杰
| 宜春學院
|
2
| 加強團隊建設,促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研究
| 王紅毅
| 宜春學院
|
3
| 地方高校輔導員“獲得感”的影響因素與提升路徑研究
| 張惠
| 宜春學院
|
4
| 基于社區模式視閥下的高校學生宿舍黨組織執行力研究—以宜春學院為例
| 熊尚鵬
| 宜春學院
|
5
| 構建高?;鶎咏M織黨員思想建設長效機制研究
| 俞幼華
| 上饒師范學院
|
6
| “兩學一做”與高校學生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研究
| 余國林
| 上饒師范學院
|
7
| “四個全面”與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戰工作研究
| 余龍生
| 上饒師范學院
|
8
| 構建立體交叉的高校二級學院黨建工作新格局的研究---基于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視角
| 張靈
| 上饒師范學院
|
9
| 高校黨建工作服務地方精準扶貧模式研究
| 盧水平
| 上饒師范學院
|
10
| 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考核體系的實踐創新研究
| 文勝初
| 萍鄉學院
|
11
|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應用研究
| 張義良
| 萍鄉學院
|
12
| 基于紅色文化微平臺的基層黨組織“兩學一做”學習實踐研究
| 楊章偉
| 萍鄉學院
|
13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黨員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研究
| 李海濤
| 萍鄉學院
|
14
| 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提升路徑研究
| 陳穎
| 南昌職業學院
|
15
| 把“兩學一做”教育融入高校黨員隊伍建設研究
| 黃肅新
| 南昌職業學院
|
16
|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黨建宣傳工作方式的改革與創新研究
| 盧建飛
| 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
|
17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組織建設與傳承研究
| 龍農
| 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
|
18
| 江西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機制研究
| 王浩蘭
| 南昌航空大學
|
19
| 高校領導干部監督管理工作研究
| 余尚峰
| 南昌航空大學
|
20
| “黨建+”理念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 萬寶方
| 南昌航空大學
|
21
| 新時期大學生黨員身份認同現狀及強化路徑研究
| 江凡
| 南昌航空大學
|
22
| “黨建+”理念下江西高校組織員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研究
| 柯美春
| 南昌航空大學
|
23
| 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現狀及培育路徑研究
| 吳儒練
| 南昌工學院
|
24
| 民辦高校黨建與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有效整合的研究
| 張冬花
| 南昌工學院
|
25
| 高?!包h建+工建”工作研究
| 田紅敏
| 南昌工程學院
|
26
| “雙創教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設置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張興旺
| 南昌工程學院
|
27
|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應用研究
| 謝克非
| 南昌工程學院
|
28
| 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研究——基于“黨員公共精神培育”視角
| 卞桂平
| 南昌工程學院
|
29
| “反腐”題材影視劇傳播接受與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研究
| 何世劍
| 南昌大學
|
30
| 高校黨員隊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研究
| 肖三蓉
| 南昌大學
|
31
|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途徑與機制研究
| 劉兆平
|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
32
| 新時期推進高校黨員馬克思主義信仰養成教育的研究
| 鄒桂元
| 九江職業大學
|
33
| 自媒體時代高校黨員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研究
| 蔡錦峰
| 九江職業大學
|
34
| 完善高校機關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的思考和探索
| 戴永東
| 九江職業大學
|
35
| “兩學一做”融入高校學生黨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實現路徑研究
| 項忠平
| 九江學院
|
36
| “兩學一做”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研究
| 姚萍
| 九江學院
|
37
| 黨員干部主動參與網絡正能量傳播途徑研究
| 柳炳祥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38
| “雙創”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以景德鎮陶瓷大學為例
| 王海波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39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員黨性的培養與塑造
| 練崇潮
|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
40
| 結合贛鄱中醫文化創新獨立學院大學生黨建長效機制研究— —以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為例
| 邱家明
|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
|
41
| 習總書記青年觀及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研究——以個性化培養模式為例
| 胡曉玲
|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
|
42
| 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傳播模式與黨的建設內在機理研究
| 劉圣蘭
| 江西農業大學
|
43
| 高校教師職業發展激勵機制供給側改革研究
| 黃霞
| 江西農業大學
|
44
| 新時期高校離退休黨組織設置研究
| 黃小珊
| 江西農業大學
|
45
| 以中華優秀傳統家訓文化涵養黨員干部家風研究
| 黎瑛
| 江西農業大學
|
46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
| 姜木枝
| 江西農業大學
|
47
| 十八大以來黨對馬恩廉政思想創新研究
| 陳明華
| 東華理工大學
|
48
| 提升高校黨員隊伍建設工作科學化水平研究
| 陳原斌
| 東華理工大學
|
49
| 高校干部人事檔案審核研究:以贛南師大為例
| 李光銑
| 贛南師范大學
|
50
| 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制研究
| 肖池平
| 贛南師范大學
|
51
| 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創新機制研究
| 李坊貞
| 贛南師范大學
|
52
| 全面深化改革時期依規治黨與黨內優良政治生態建設研究
| 王紅光
| 贛南師范大學
|
53
| 高校青年教師黨員黨性修養常態化研究:基于我省高?!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的調查
| 葉蕪為
| 贛南師范大學
|
54
| 高?;鶎狱h組織互動機制研究
| 王金平
| 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
|
55
| 高校“黨建+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研究”
| 鐘蓉
| 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
|
56
| 高校大學生黨員培養工作的長效機制研究——以贛州師范高等??茖W校為研究對象
| 陳治仁
| 贛州師范高等??茖W校
|
57
| 獨立學院學生基層黨組織工作方法創新研究與實踐
| 張麗花
|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
58
| 中英“雙語境”下的紅色文化傳承與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方法創新
| 戴彪
|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
|
59
| 高校黨委落實疰工作責任制研究
| 王金海
| 江西財經大學
|
60
| 習近平關于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思想研究
| 劉曉根
| 江西財經大學
|
61
| 高校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及其優化策略
| 唐斌
| 江西財經大學
|
62
| 新形勢下構建高?;鶎狱h組織“兩學一做”長效機制研究
| 劉鋒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63
| 高校廉政文化表達的適應性研究
| 宋麗娟
| 江西服裝學院
|
64
|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
| 萬玉青
|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
65
| 中國傳統生態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教育的路徑研究
| 吉登星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
66
| 高校二級學院黨建與人才培養有效契合的實證研究
| 范玲俐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
67
| “扣子論”指引下高職學生公民人格培養探索與研究
| 陳國德
|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68
| “兩學一做”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團學組織服務青年團員隊伍建設工作的探索與研究
| 周建雯
|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69
| 新形勢下推進高校學習型黨員教育常態化建設研究
| 江蘭蘭
| 江西警察學院
|
70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協同機制研究
| 龍安華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71
| 中央蘇區時期黨員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機制及現實觀照研究
| 梁小軍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72
| 高校學生黨員發展標準策略研究
| 潘伊暉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73
| 高校中層干部校際崗位交流研究
| 張利華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74
| 壓力背景下高校黨員教師心理健康關注及干預研究
| 袁建勤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75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視域下加強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研究
| 王曉俊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理工學院
|
76
| 獨立學院“訂單班”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研究
| 吳麗華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理工學院
|
77
| 新形勢下江西紅色文化與大學生黨組織建設的契合性研究
| 鄒波
| 江西科技學院
|
78
| 大數據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 楊雪林
| 江西科技學院
|
79
| 民辦高校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機制建設研究
| 黃語素
| 江西科技學院
|
80
| 學生黨支部參與大學生宗教觀教育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 曾智飛
| 江西科技學院
|
81
| 網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研究
| 陳群
| 江西科技學院
|
82
| 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研究 ——高?!包h建+新生啟航工程”模式研究
| 周石其
| 江西理工大學
|
83
|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信仰體系的發展與創新研究
| 柳麗
| 江西理工大學
|
84
| 高校教工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潛力及其釋放
| 楊建永
| 江西理工大學
|
85
|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機制研究
| 饒先發
| 江西理工大學
|
86
|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導師制培養模式研究
| 徐龍
|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
87
| 基于“兩學一做”背景的高職院校黨員隊伍建設研究
| 葉芳
|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
88
| 心理資本視閾下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路徑研究
| 侯英梅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
89
| 新形勢下長效化推進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研究
| 李潤生
| 南昌師范學院
|
90
| 以“黨建+”為引領,推進高?;鶎狱h組織建設創新模式研究
| 夏啟國
| 南昌師范學院
|
91
| “兩學一做”視閾下的高?;鶎狱h組織研究
| 曾健
| 南昌師范學院
|
92
| “兩學一做”引領下的醫學院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探析
| 劉建明
| 江西醫學高等??茖W校
|
93
| 以“1+X+Y”模式進行學生黨建工作的探索
| 孫利娟
| 江西醫學高等??茖W校
|
94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背景下提升醫學生黨員質量研究
| 羅麗萍
| 贛南醫學院
|
95
| 新時期基于人才培養視角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路徑研究
| 廖信偉
| 贛南醫學院
|
96
| 以“三個四”為抓手的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 楊桂華
| 贛南醫學院
|
97
| 職業院校大學生流動黨員管理研究
| 周育輝
| 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98
| 習近平系列講話中的人本思想研究
| 陳智行
| 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99
| 新常態下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模式研究
| 余小軍
|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100
| 精細化理念下獨立學院體育專業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實踐研究
| 許時高
|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101
| 新常態下地方特色高職院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總支的建設
| 金小軍
| 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102
| 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在創新技能服務方面的研究作用
| 朱輝球
| 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103
| 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與實踐
| 劉金星
|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
104
| 不同覺悟黨員的差異化教育---關于階梯式“兩學一做”黨建探索
| 孫慶博
|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
105
| 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組織中黨支部建設的研究
| 姜俊卿
|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106
|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業余黨校創新工作研究
| 鄭富平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
107
| 高校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研究
| 文林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108
| “微時代”背景下高?;鶎狱h建工作機制的創新研究
| 涂雪峰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109
| “兩學一做”融入大學生黨員日常教育和管理的路徑與方法研究
| 李家榮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110
|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與實踐
| 賀美蘭
|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111
| 基于校企合作加強“兩學一做”經常性教育長效的研究
| 歐陽娜
|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112
| 高校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長效機制構建研究
| 李勝
|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
|
113
| “兩學一做”實踐中高校黨員的心理資本研究
| 高小艷
|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
114
| 井岡山精神與高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基于常態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視角
| 金博
|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115
| “黨建+”融入師范生師德建設的路徑探析
| 熊吉生
| 江西師范大學
|
116
| 高校非事業編干部選拔任用問題研究
| 郭亮亮
| 江西師范大學
|
117
| 紅色家風與大學生黨性意識教育研究
| 查紅伶
| 江西師范大學
|
118
| “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
| 晏莉
| 新余學院
|
119
|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理論淵源研究
| 許金華
| 南昌工程學院
|
120
| “黨建+”理念下獨立學院教工黨支部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外語系教工黨支部為例
| 彭小飛
|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
121
| 從嚴治黨下高校畢業生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創新研究
| 熊娟
| 省就業辦
|
122
| 高校黨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研究
| 魏建克
| 江西理工大學
|
編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依托單位
|
1
| 新建本科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南昌師范學院為例
| 王晨
| 南昌師范學院
|
2
| 書院制下的高校學生社區黨建工作研究
| 江桑榆
| 南昌師范學院
|
3
| 加強高校黨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 李英蘭
|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
|
4
| 網絡信息時代下干部隊伍管理新模式探索—干部管理系統設計
| 程海水
|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
|
5
| 以連心工程為依托的高?;鶎狱h組織服務群眾新模式研究
| 龔莎
|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
6
| “黨建+社團”:高職生入黨積極分子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研究
| 曾駿
|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
7
| 利用互聯網推進高?!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研究
| 伍忠
| 宜春學院
|
8
|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研究——以職業生涯規劃為視角
| 代祥
| 宜春學院
|
9
| 移動互聯網對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影響研究——以宜春學院為例
| 張國斌
| 宜春學院
|
10
| 高校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的探索與建構
| 韓鵬飛
| 宜春學院
|
11
|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的當代價值—基于高校干部隊伍建設的視角
| 陳偉華
| 上饒師范學院
|
12
|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畢業年級學生黨建工作研究
——以上饒師范學院為例
| 龔攀
| 上饒師范學院
|
13
| “三個倡導”引領大眾文化建設研究
| 陳一新
| 上饒師范學院
|
14
| 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與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機制研究
| 黃檢文
| 萍鄉學院
|
15
| 基于PDCA循環理論下提升高校青年黨員教師
“兩學一做”學習效果的研究
| 嚴五四
| 萍鄉學院
|
16
| “兩學一做”背景下我省本科高?;鶎狱h組織黨建工作現狀調查、存在問題及創新對策研究
| 彭新平
| 萍鄉學院
|
17
| 新形勢下高職院?!皟蓪W一做”教育與“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機制研究
| 郭諾明
| 南昌職業學院
|
18
| “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創新模式研究
| 王樂
| 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19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師范院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研究
| 徐瑤
| 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
|
20
| “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員成長積分制管理的研究
| 喻生華
|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
21
| 新媒體環境下地方性本科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創新型途徑探析
| 陶秋香
| 南昌航空大學
|
22
| 自媒體視閾下大學生黨員教育新途徑研究
| 杜為
| 南昌航空大學
|
23
| 高校常態化長效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下學生黨支部建設創新性研究
| 鐘華
| 南昌航空大學
|
24
| 江西省高校教師黨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的路徑探索
| 楊文
| 南昌航空大學
|
25
| 群團創新視閾下的高校共青團青年動員能力研究
| 賴曉琴
| 南昌工程學院
|
26
| 道路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思考
| 牛艷紅
| 南昌工程學院
|
27
| “互聯網+”視域下大學生黨員教育研究
| 蒯海章
| 南昌工程學院
|
28
| 新形勢下提升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研究
| 涂冰
| 南昌大學
|
29
| 黨建+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
| 沙易卉
|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
30
| 基于自媒體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研究
| 王玉偉
|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
31
| “兩學一做”背景下大學生黨員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研究
| 丁侃
| 九江學院
|
32
| 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模式探索研究
| 王一成
| 九江學院
|
33
| 列寧黨內生活科學化思想及其對高校全面從嚴治黨的啟示
| 趙文
| 九江學院
|
34
| “互聯網+”視域下高?;鶎狱h組織建設工作線上線下創新研究
| 張輝華
|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
35
| 新媒體視閾下高校黨建+工作“特色項目”
| 李明文
|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
36
| 在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務組織設置學生黨支部的實踐研究
| 聶銘潔
|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
37
| 基于黨建工作引領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
| 劉家金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38
| 基于社會責任視角的大學生黨員后續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 巫奇華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39
| 大學生入黨動機影響入黨動力的評價模型與策略優化研究——以江西省高校為例
| 袁穎芳
| 江西農業大學
|
40
| 項目管理視閾下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提升策略研究
| 肖軻
| 江西農業大學
|
41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機制創新研究
| 呂述華
| 江西農業大學
|
42
| “兩學一做”契機下合作學習與實踐型學生黨支部構建模式探索
| 曹人龍
| 江西農業大學
|
43
| 富媒體應用對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啟示和途徑優化探析
| 陳波
| 東華理工大學
|
44
| 新形勢下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有效路徑研究
| 謝曉暉
| 東華理工大學
|
45
| 大數據環境下學校精神助推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基于場域理論視野下的探究
| 詹建英
| 東華理工大學
|
46
| “蘇區干部好作風”—— 新時期新蘇區高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理論思考
| 周成莉
| 東華理工大學
|
47
| 依托大學生創新團隊的高校黨員隊伍建設探索
| 余祥
|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
|
48
|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途徑研究
| 賀小華
| 贛南師范大學
|
49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的大學生黨員廉潔素質教育研究與實踐
| 鄧幸俊
| 贛南師范大學
|
50
| 高校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研究
| 曾小鋒
| 贛南師范大學
|
51
| 高官腐敗與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問題研究——以1994-2015年度省部級高官腐敗案的分析為例
| 鄭青
| 贛南師范大學
|
52
| 江西高校輔導員隊伍黨員純潔性及影響因素研究
| 王桂清
| 華東交通大學
|
53
| 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視閾下贛南蘇區紅色文化的傳承創新研究
| 彭芳
| 華東交通大學
|
54
| 新媒體視閾下的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教育研究
| 楊濤
| 華東交通大學
|
55
|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獨立學院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研究與實踐
| 張艷青
|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
56
|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意識形態問題研究
| 陳滴滴
|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
57
| 互聯網+視閾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模式研究——以“兩學一做”教育為例
| 李春若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58
| 高職院校“五位一體”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和評價機制研究——基于江西部分高職在校生調研分析
| 齊潔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59
| “黨建+”理念下高校教工黨支部活力提升路徑研究
| 呂揚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60
| 民辦高校分類別分層次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研究
| 劉勇
| 江西工程學院
|
61
| “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背景下職教本科合作實驗班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研究
| 張建豪
|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62
| 新媒體視域下高?;鶎狱h建工作創新研究
| 劉衍誠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
63
| 新媒體視角下學生黨支部網評員隊伍的建設研究
| 張小紅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
64
| 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微黨史”資料開發與新媒體傳播利用研究
| 胡澎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
65
| 面向公安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質量模型研究
| 胡亮
| 江西警察學院
|
66
| 公安院校大學生執政黨認同研究
| 吳娜
| 江西警察學院
|
67
| 八一精神繼承弘揚與高校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互推研究
| 劉琳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68
| “互聯網+”條件下高校黨員隊伍紅色文化教育研究
| 楊海貴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69
| 社交媒體中大學生黨員意見領袖的意見表達研究
| 謝精忠
| 江西科技學院
|
70
| 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研究
| 戶文貴
| 江西科技學院
|
71
| 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困境與科學化路徑研究
| 劉清林
| 江西科技學院
|
72
| 習近平總書記的“黨性”思想研究
| 嚴九發
| 江西理工大學
|
73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背景下大學生黨員教育培訓項目精品化研究
| 曾媛
| 江西理工大學
|
74
| “家國情懷”的養成教育融入大學生黨員信仰教育價值與路徑研究
| 李丹
| 江西理工大學
|
75
| “互聯網+”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機制構建研究
| 詹筱霞
|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
76
| 高校學生黨支部開展“兩學一做”的探索
| 許艷
|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
77
| “互聯網+”下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創新研究
| 劉歡
|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
78
| 新媒體背景下獨立學院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研究
| 李萬達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
79
| 高校研究生黨建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研究
| 梁君思
| 贛南醫學院
|
80
| 基于“四段五環”模式大學生入黨培訓工作創新研究
| 田娟
| 贛南醫學院
|
81
| “黨管人才”視閾下高校高層次人才黨建工作研究
| 張燚
| 贛南醫學院
|
82
| 江西地方農業高職院?!叭ㄏ颉睂W生黨員精準培養與對策研究
| 李旭東
| 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
83
| 高職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與“工匠精神”培養融合路徑研究
| 許瑋
| 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84
| 高校教師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研究-以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為例
| 冷喜芬
| 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85
| 新常態下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培養新途徑研究
| 王謝瑋
| 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86
| 提高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有效性的路徑研究
| 喻衍紅
|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
87
| 文學經典視野下創新黨建工作途徑分析
| 黃茜
|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
88
| 新媒體視閾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 溫志超
|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
89
| 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在學風建設中發揮作用的途徑研究
| 文琳
|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
|
90
| 在音樂教育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高職院校為例
| 余媛媛
|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
|
91
| 結合“兩學一做”活動,推進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研究
| 付琍
|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92
|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的長效機制研究
| 張玉榮
|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93
| 兩學一做”對民辦高校黨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作用機制研究
| 郭偉民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
94
| 高校教師黨員“兩學一做”長效化保障機制構建研究
| 鄭先平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95
| 基于“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 韋國兵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96
| “兩學一做”教育背景下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常態化研究
| 桂偉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97
| 江西高校海外高層次歸國人才管理創新研究
| 衷欣
|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
98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黨建思想研究
| 熊標
|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
99
| 高校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研究
| 席元凱
|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
100
| 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研究
| 蔣華
| 井岡山大學
|
101
| 紅色基因引領高校干部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基于社會運行機制的視野
| 吳立忠
| 井岡山大學
|
102
| 井岡山精神與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育研究
| 石勁松
| 井岡山大學
|
103
| “兩學一做”與增強高?;鶎狱h組織“內涵式”影響研究
| 杜早華
| 井岡山大學
|
104
|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培養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韓再超
| 江西師范大學
|
105
| 優良家風與高校大學生廉政教育資源開發研究
| 江海英
| 江西師范大學
|
106
| 移動互聯網視角下的高校黨建思政教育思考
| 黃志剛
| 江西師范大學
|
107
| 高校研究生黨組織嚴格黨內生活常態化研究——以南昌地區高校為例
| 劉小明
| 江西師范大學
|
108
| “中國夢”視域下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策略研究
| 龍人燕
| 新余學院
|
109
| 新媒體視閾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 游青明
| 南昌工學院
|
110
| “黨建+”引領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 何仙林
|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