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院、部、所):
教育部日前已下發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工作的通知?,F將該通知轉發如下,請有意向參與申報的老師仔細閱讀通知,并在3月25日前將紙質材料和電子稿報送至科研處。電子信箱:kyckyciov@yeah.net。
科研處
2012年3月13日
附件: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
(人文社會科學)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轉發《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和《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2011-2020年)》精神,根據《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辦法》(教社科[2009]1號),我部決定啟動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獎學科范圍
本次評獎的學科范圍包括:(1)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2)哲學;(3)邏輯學;(4)宗教學;(5)語言學;(6)中國文學;(7)外國文學;(8)藝術學;(9)歷史學;(10)考古學;(11)經濟學;(12)管理學;(13)政治學;(14)法學;(15)社會學;(16)民族學與文化學;(17)新聞學與傳播學;(18)圖書、情報與文獻學;(19)教育學;(20)心理學;(21)統計學;(22)港澳臺問題研究;(23)國際問題研究;(24)交叉學科。
二、獎項設置和名額
獎項分著作獎、論文獎、研究報告獎和成果普及獎。所有獎項均設特等獎、一、二、三等獎。本次評獎的總額為800項左右。按照確保質量的要求,允許各學科的各個等級的獎項有空缺。
三、申報單位和申報限額
本屆評獎,地方院校和其他部委所屬院校以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為單位,教育部直屬高校以學校為單位(以下簡稱申報單位)集中申報,不受理個人申報材料。
本屆評獎實行限額申報。你單位申報限額為 項。請各申報單位堅持質量導向和精品意識,堅持政治標準與學術標準統一,把好學風關,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切實做好遴選申報工作。
四、申報資格
1.申報學校資格:申報學校應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
2.申報者資格:申報期間其人事關系在高校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均可申報(包括離退休人員)。每人限申報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必須由第一署名人申報。
3.參評成果資格與要求
(1)申報著作獎、論文獎、研究報告獎、普及獎成果的起止時間定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普及獎申報成果形式為著作類。
(2)多卷本研究著作以最后一卷出版的時間為準,在符合上述申報時限的情況下做整體申報。
(3)叢書不能作為一項研究成果整體申報,只能以其中獨立完整的著作單獨申報。
(4)個人論文集可作為著作類成果申報,但多人撰寫的論文集只能由其中某篇論文的作者申請論文類獎勵。
(5)圍繞一個專題,以個人或課題組名義發表于同一刊物同一標題的系列論文,可作為論文類成果整體申報。但圍繞一個專題,發表時標題各不相同的系列論文,不能做整體申報,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篇論文申報。
(6)研究報告,須提交實際應用部門(省部級以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中型以上企業等)證明其實際應用價值的材料。
(7)普及類成果,須提交關于社會效果影響方面的佐證材料,包括圖書發行量、書評、相關新聞報道、領導批示、受眾反響等等。
4.下列成果的申請不予受理:
(1)教材和教輔材料;
(2)已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霍英東基金獎、司法部法學優秀成果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陶行知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
(3)不能提交實際應用價值證明的研究咨詢報告類成果;
(4)未經第一署名人本人提出申請的成果;
(5)文學藝術類作品。
五、申報步驟
1.學??蒲校ㄉ缈疲┨幗M織申報人登陸“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網”(www.sinoss.net,以下簡稱“社科網”),下載并按填表要求填寫《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評審表》(以下簡稱《申報評審表》)。
2.申報單位對《申報評審表》和申報成果進行初審并簽署意見。初審主要審查:(1)申報資格是否符合上述規定;(2)根據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著作權是否存在爭議,有無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3)評審材料、申報手續是否符合本申報通知的規定;(4)《申報評審表》中,成果簡介引用的事實和數據是否準確、客觀,表達是否規范。
3.各申報單位對申報材料進行匯總、審核,從“社科網”下載打印《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一覽表》(以下簡稱《申報一覽表》),按要求填錄、確認無誤后加蓋公章,在規定日期派專人報送。
六、申報材料
1.申報材料包括:《申報評審表》和《申報一覽表》及其電子版文檔;申報成果及其他附屬材料。
2.各種材料的裝訂報送方式
(1)《申報評審表》一式8份(至少1份原件),統一用A4紙打印。
(2)著作類、普及類申報成果報送一式3份(至少1份原件),須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膠加貼標簽,標明申報單位、申報人和所申報的學科。
論文類成果一式8份(至少1份原件),包含刊物封面、目錄和版權頁,分別附在《申報評審表》后統一裝訂在一起。
研究報告類摘要一式8份,同成果采納證明或領導批件一起,分別附在《申報評審表》后統一裝訂;研究報告全文一式3份,須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膠加貼標簽,標明申報單位、申報人和所申報的學科。成果需要保密的,請特別注明。
(3)申報成果的各種證明材料或附屬材料一式8份,統一裝訂在《申報評審表》后;論文和研究報告類成果按《申報評審表》、成果、附屬材料的順序裝訂。
(4)經審核蓋章的《申報一覽表》1份?!渡陥笠挥[表》務必仔細審核,使之與《申報評審表》和申報成果一致、準確無誤。
3.《申報評審表》和《申報一覽表》電子版在申報單位審核匯總、確認無誤后用電子郵件方式報送至pingjzx@pub.hep.cn;并拷貝在U盤一并報送。
4.評獎結束后,無論申報者是否獲獎,所有申報材料一律不再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