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愛著自己的職業。當一個人的職業為他的服務對象迫切需要的時候,那么這一份職業的責任感、自豪感、價值感便會油然而生。
之所以要寫這封信,是因為近年來,你們表現出來的種種狀況,使我陷入了深深的不安和自責。同樣由于你們的表現,使我的同事對自己的職業價值感提出了質疑,對工作產生了倦怠感。
使我不安和自責、使我的同事們產生職業倦怠感的真正原因,不是你們的入學成績差,不是你們的接受能力差,更不是你們的調皮搗蛋,而是你們中有一些同學的自暴自棄。自暴自棄的表現就是自我輕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混日子,茫茫然,今天不知干啥、未來不知所以。
你們進入職業學校,是上天賜給你們的最有利于你們全面發展的良機。我的觀點,既是我對教育問題尤其是職業教育問題深入思考后的結果,也是我總結自己半生經驗的結晶。
在職業學校,你們的未來職業已經確定了大方向,你們在校期間的主要精力可以用來為自己將來的職業作準備,這是多么實惠的事情啊!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對自己的專業不喜歡怎么辦?即使如此,你不僅可以調整專業,你還可以選修或自學你感興趣的專業,這在職業學校是完全可以辦得到的。
進入職業學校,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學好專業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個人愛好。在沒有高考壓力的情況下,潛心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發展個人愛好,為自己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簡直是天賜良機。
不言而喻,大學生的就業崗位起點要高于你們,但是近年來的就業狀況表明,社會需要大批高素質有技能的藍領人才,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看好。
雖然你們的就業起點相對較低,但你們也有明顯的優勢,那就是你們可以較早地踏入社會,可以較早地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這對于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今天,學習不再是階段性的任務,而是一個人終生要做的事情。你們在實現了自立后,還有許多機會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進修深造,以彌補自己知識的不足。當你們經過了社會實踐鍛煉之后再回到課堂上學習時,學習的針對性和效果要大大增強。
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人的發展最理想的境界。天賜良機,你們擁有3年中職或5年高職的時間,可以用來全面發展自己。誰抓住了這個良機,誰就能取得絕不亞于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成就。對此,我堅信不疑。
然而,令我深感遺憾和焦慮的是你們的現實表現:你們的專業學習尚未開始,就給自己的身份定了性,到職業學校的沒有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你們的學業尚未完成,就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定了位,只能在社會的最底層做一些簡單工作;你們對學習充滿了倦怠感,認為專業知識對你們的將來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學生時代本該是快樂的,可是你們卻時時感到郁悶、無聊、糾結、苦惱,于是上課睡覺、夜里上網、繡十字繡等成了你們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
改變你們的這種現狀,喚醒你們的成長意識、發展意識,是職業教育工作的“內核”,職業教育的所有工作都應該圍繞這個“內核”而展開。分析了原因,我再試著開一個方子,接下來就需要你們好好調理了。
站直了,別趴下!
誕生于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00多年來,這句話被全世界的人們廣為傳頌。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使得我們可以來到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感謝父母;從作為一個“人”來說,我們更應該對自己負責。無論我們是讀高中、上大學,還是讀職校、學專業,我們的“生命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沒有發生一點變化。那種“進了職校,低人一等”的看法和想法,完全是不靠譜的。
有一句話說得好: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的。還有一句話也很有道理:一個人失去了財富,他幾乎沒有失去什么;一個人失去了斗志,他就失去了很多;一個人失去了勇氣,他就什么都沒有了。你們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你們幾乎沒有失去什么,只要你們不失去自己,只要你們還有勇氣,關鍵要看自己今后的路怎樣走?職校畢業而不斷進取奮發有為的人屢見不鮮。因此,上了什么學校不重要,學了什么專業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有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重要的是你們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有沒有走好腳下的路。
如果說在初中階段你們有過挫折、想過放棄甚至糊涂混日子、做過荒唐事,那么從此刻開始,把過去拋在腦后,開始新的生活吧!因為,不論你在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論你在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埋頭學,躬身做!
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取得成功。進入了職校,既然你們明確了職業方向,既然擁有了更多的發展自己興趣愛好的時間和可能,既然你們有了“全面發展”的條件,你們更應該把自己全面“發動”起來,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前進再前進。因為從職業的角度,你們已經取得了先機。職業學校為你們提供了良好的學專業、學技能的條件,如果你們不能充分地利用這些條件,無疑等于把“先機”拱手相讓。
畢淑敏說過: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我們可以不完美,但我們努力。套用畢淑敏的話,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我們可以不讀高中,但我們沒有放棄追求;我們可以不上大學,但我們未必不會成功;我們可能不完美,但我們一直在努力。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經寫道:“人生的全部過程頗有點像到歌廳唱歌,時間是個常數,其間只能唱有數的歌曲。有的人抓住機會,過足了歌癮,唱出了精彩,展示了才華;有的人膽怯自卑,始終不敢拿起話筒,眼看著機會從身邊溜走,等到想唱時,時間已到。在人生的‘歌廳’里,你是愿意干坐一個晚上,看著別人盡興,還是既欣賞別人的歌喉,自己也吼上幾嗓子過一把癮呢?”
我想對你們說:你們的“計時”才剛剛開始,你們還有許多時間,來吧同學們,拿起話筒,唱出自己的聲音,唱響自己人生的旋律吧!
挺起胸,進社會!
在職校的幾年,是你們一生中即將告別校園生活時代的最后一站,也是距離你們進入社會最近的一站。當火車即將進站的時候,旅客們會做什么?不言而喻,他們會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檢查一下自己的車票。行李,是自己下站后必須攜帶的,否則生活將會發生困難;而車票,則是你們出站的憑證。
你們的“行李”準備好了嗎?你們的“車票”拿在手中了嗎?如果你們既準備好了“行李”,又拿到了“車票”,那么,請你們挺起胸來,理直氣壯地走出“檢票口”,迎接你們的,將是五彩繽紛的新生活!
莫辜負,這天賜良機!
■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 劉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