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詩篇文字優美、飽含深情、富有哲理、膾炙人口、鼓舞人心,凝聚著詩人、作家的情感和心血,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成果,是青年學生高尚的精神食糧,曾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學生,追求理想,熱愛祖國,振興中華。
青年學生多讀名家詩篇,有利于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增加文化底蘊,提高文學素養,加深對問題的思考、認識和理解,能較好地激發起學習的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因此,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任課老師針對教學內容,挑選了一些名家詩篇,如當代詩人劉沙河的《理想》;艾青的《我愛這土地》;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以及散文《啊!友情》、田松的議論文《一個民族需要傳統》等。在學習相關的教學內容時,人手一份印發給學生,并請學生當堂朗誦,由此引入新課。
每當學生拿到名家詩篇后,愛不釋手,不少人立即朗朗上口,沉醉其中,以致于任課老師不忍心打斷他們,應該說,效果非常好。
作為一項教學方法改革嘗試,現在只是剛剛開頭,今后要不斷完善??梢試L試與學生社團活動聯合起來,開展名家詩篇閱讀、朗誦活動,將課內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張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