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決定。上饒師范學院黨委認真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總要求,著眼于“四項創新”,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學校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創新學習方式:架設全員學習“立交橋”
上饒師范學院黨委著力圍繞“請進來學、走出去學、坐下來學、扎下去學”做好學習這篇大文章,力求學習效益最大化。學校、院系兩級中心組堅持每周一次學習例會、每月一次專題輔導,重大理論和重要精神隨時學,采取專題宣講、集中輔導、班子成員輪流主講等形式開展學習活動,使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成為引領學習的“火車頭”,組織學習的“發動機”,促進學習的“助推器”。學校黨委還創造性地將中心組學習例會與黨校培訓學習合二為一,擴大中心組學習范圍,提高中層干部的理論素養和思想素質。
營造崇尚學習、求知成才的濃厚氛圍,關鍵是要構筑起推動全員熱情投入學習的“四通八達”的“立交橋”,積極探索學習的新途徑、新形式和新方法。一是實行開放式學習。聘請校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師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疑難問題作專題輔導報告。二是實行交互式學習。校黨委、行政部門經常與學校職能部門及院系的業務和管理骨干共同學習研討。三是實行反思式學習。校黨委班子注重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做到問政于師生,問需于師生,問計于師生,深入師生之中,傾聽群眾呼聲,反思工作的優與劣。
創新學習制度:開掘全員學習“動力源”
校黨委把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納入整體工作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指導和服務,在促進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上進行制度設計和機制創新。建立健全學習考勤、學習檔案、學習通報等各項制度,努力使黨員干部的學習形成長效機制。抓學習、促學習,領導干部是關鍵,他們在推動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引路效應”。通過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給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增添壓力,從而達到以壓力催生學習動力,以動力促進思想力、行動力、創造力的目的。
創新學習載體:建構引領學習“示范區”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還必須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學習載體,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學習中來。校黨委利用中心組學習例會這一有效載體,著力把中心組學習會打造成引領全校黨員干部學習教育的“示范區”,宣傳黨的思想政治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輻射源”,推進全校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加油站”,統籌謀劃學校科學發展的“思想庫”和“策源地”。學校建立了網上黨支部,達到了“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網線,學習不受限”的目的。
學校利用“名師講壇”、“鵝湖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平臺,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極力打造學習精品和學習樣板,大力倡導學以致用,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不斷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的貢獻率。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學校所處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抓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宣傳學習,借勢造勢,努力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服務“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主動對接。
創新人才培養:造就理論人才“孵化器”
校黨委從抓好“三個點”出發,力促理論人才脫穎而出。
一是找準結合點。校黨委把制定實施學習規劃與制定實施理論科研人才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規劃相結合,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理論專家和青年學者參加各類學習培訓等活動,使各種類型的學習會成為培育理論人才的“大熔爐”。
二是選好切入點。學校黨委十分重視干部隊伍的學習提高,要求學校各級領導干部努力成為學者型領導,為在全校大興學習之風帶好頭。一批政治堅定、思想敏銳、學識淵博、觀點前瞻的理論專家和學者嶄露頭角,脫穎而出,相繼成為中青年理論專家和學科帶頭人。
三是抓住激發點。校黨委注重選拔一批年富力強、理論功底厚實的骨干重點加以培養,有計劃地選派他們參加省、市各種理論研討班和理論宣傳骨干培訓,調動應盡力量投入省市組織的重大理論問題研究,激發廣大理論工作者的學習研究熱情。學校還把加強學習制度建設與建立人文社科項目申報立項制度緊密結合,鼓勵支持把科學研究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以成績爭得榮耀,以榮耀激發創造,以創造催生人才,從而形成良性發展的人才成長鏈。
《中國教育報》2010年9月2日第12版